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西藏十大名面

2024-07-04美食

西藏,被譽為「世界屋脊」、「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又被稱為「萬水之源」、「中國最後一塊凈土」、「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這裏有日光傾城布達拉宮、天堂湖泊納木錯、心靈凈土大昭寺、朝聖之路八廊街、天然氧吧魯朗林海、湖光山色羊卓雍措、三巖三湖巴松措、神靈之山岡仁波齊、冰雪神山南迦巴瓦、藏式園林羅布林卡、濃厚宗教紮什倫布寺、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等等。

這裏還孕育了雪域高原純凈的食材,有昌都營養價值極高的牦牛肉、那曲冬季進補的佳品高原羊肉、山南色澤灰黑,口感香甜的黑糌粑、阿裏口感醇厚的奶制品、日喀則亞東脆滑爽口的黑木耳、拉薩街頭各個藏餐館裏幾度沸騰後鹹香醇濃的酥油茶、林芝地區稱為舌尖上的奢侈品萬菌之王的「野生松茸」、以及讓人垂涎欲滴的藏式特色面等等。是一個蘊含歷史底蘊、神秘而充滿異域風情的土地,總是令人向往。下邊我們一起走進西藏的飲食文化,探索一下西藏的十大名面。打卡西藏,不容錯過的美味!

藏面,藏式面條,與酥油茶、風幹肉、糌粑被譽為「西藏四寶」,是西藏自治區的主要特色面。其口感獨特,與平原地區的面條略有所不同。初次品嘗可能需要適應其特有的口感,一旦吃習慣,便會深深愛上這種獨特的藏式美味。

制作藏面的面條,要提前壓制好,再煮熟晾幹待用。等要吃的時候,下到牦牛肉湯鍋中,再次燙熱即可出鍋搭配湯料和牛肉粒一起享用。

藏面既可以當正餐填飽肚子,也可以是小吃品其風味。說是正餐,藏面的量不算多,一般飯量大的人吃一碗不太容易飽腹。說是小吃,但也屬於面類,在茶館、面館都有售賣。

藏面的精髓,在於其湯。可以說吃藏面最大的享受是喝湯,清清淡淡的牦牛肉肉湯,加上少量的鹽和野蔥花,僅僅如此,便是一碗難得的美味。喝進嘴裏,又熱又香,湯鮮美面筋道,令人回味無窮。所以很多吃藏面的人往往都是沖著藏面的湯去的。熬湯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是單純的用牦牛肉、牦牛骨熬制的肉湯。同時吃藏面的時候,配一碟西藏酸蘿蔔,味道絕對霸氣,也是很多藏民喜歡的搭配。吃完藏面後,來一壺香醇可口的甜茶,中和一下藏面的辣味和蘿蔔的酸味。這款藏式套餐真是美味可口,妙不可言!

事實上藏面的妙處並不只是美味可口,做法也並不是那麽簡單,頗具講究。烹製藏面,面條必須是產自高原的青稞粉、藏小麥粉加堿粉一起揉制而成,配上高原特有的牦牛肉熬制而成的濃香老湯,加上肥瘦相宜的熟牦牛肉。高原青稞粉和藏小麥面粉加堿,既中和了肉湯和面粉的酸性,又增加了面條綿糯柔滑的口感,並且更易入味、更易消化,緩解腸胃負擔。

有一種說話,據說藏面其實不但但只叫藏面,也叫堿面,因在和面時會放一些食用堿面而得名。人們之所以將藏面稱為堿面,還因為食用堿在藏語中叫「補多」,面條叫為「突」,故而將堿面又稱為「補突」,而「藏」在藏語中讀作「蕃」,與食用堿的發音很相近,說的多了難免就將「補」和「蕃」混為一談,故而將堿面稱為藏面了,又因為這種帶有藏小麥和青稞面粉的堿面是西藏特有,稱為藏面更能清晰的體現它的地域特征和獨特的藏式風味,久而久之,人們便將錯就錯取其諧音,逐漸就將「堿面」叫成「藏面」了。

藏面作為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承載著深厚的藏族飲食文化。現如今的藏面主要以高原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這種小麥面粉需要在海拔3000公尺內的地區種植,因為這樣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能夠給予小麥最佳的生長環境,雖然成長周期長,但面粉的品質更加上乘。藏面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飲食地位,不僅是人們填飽肚子的主食,更是節慶、喜慶場合的必備美食之一。

巴達藏面,藏面的一種,起源於林芝市察隅,察瓦龍片區。察瓦龍人管這種藏面叫「巴達」,通常是在吉慶節日或款待貴客時食用。是當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面食之一。其制作技藝被列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一碗簡單的察瓦龍巴達藏面,其主要材料是小麥面粉、青稞面或蕎麥面、雞蛋和肉湯等。將面粉、青稞面或蕎麥面和雞蛋混合,和面後壓制成粗細均勻的面條,下鍋煮熟後撈出,淋上肉湯,配上辣椒油和香蔥即可。

這巴達藏面的「澆頭」肉湯,有牦牛肉的,有藏香豬的,還有自家現殺的雞做的,還有農家雞和藏香豬混燉一起的,澆在面上極其誘人。其面條勁道有彈性,肉湯濃郁鮮美,辣椒油的香辣味道和香蔥的清香味相得益彰。口感豐富,別有風味。美麗察瓦龍,「巴達」迎遠客,值得你來嘗一碗喲!

加加面,又叫一口面,顧名思義就是朝碗裏「不停地加面」,直到食客吃飽為止。是昌都芒康縣鹽井鎮的一大特色美食。

芒康位於西藏的東南端,與雲南相隔不遠,這裏因有千年古鹽田而聞名於世,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這裏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且和諧相處的地方。這裏的鹽井加加面極具特色,被譽為世界飲食文化遺產,據說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曾上過央視的【美食主張】、【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節目。

加加面的配方獨特,味道可口,多采用藏小麥、青稞面或蕎麥做面,藏香豬肉做臊子,配以蔥花等佐料。鮮美好吃,但碗小面少,一碗只有五六根,僅能遮住碗底,基本上一口就能吃完。因此有很多人說,加加面就是「一口面」。在面館每吃一碗,就從餐桌上裝滿小石子的籃子裏拿一顆出來用作計數,等臨走的時候按照石子的數量來結賬。這一傳統據說已經保持了將近幾百年。因為每一碗的量很少,普通人一般都能吃20碗至30碗,曾有人創下一次性吃完147碗的紀錄。

吃加加面的時候,還配有幾碟子小菜,都是腌制的白菜、蘿蔔等泡菜,精致爽口,脆爽開胃。很多人就為了挑戰此面不遠千裏到此品嘗。

據說,一口面是以四川的面、雲南的肉,加上芒康的多種配料,精心烹煮而成,相傳在800多年前,建立八思巴文的藏傳佛教第五代祖師,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贈之後返回拉薩,在途經鹽井地區時,當地便是以加加面來敬獻供奉活佛的。鹽井當地老百姓為了尊重活佛,調和上師食欲,廚師以小碗面敬奉。八思巴一下連續吃了好幾碗,並大贊其鮮美。從此以後,鹽井「一口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傳了下來,經過歷代不斷創新和發展,現已成為當地特色飲食品牌,其盛名享譽滇藏、西南、乃至全國,故而有「來鹽井,不吃鹽井一口面而遺憾終生」的說法。

加加面的傳說並不單一,當地還流傳著好幾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由於格薩爾王和後來的貴族常年征戰食量很大,為了避免一次吃很多東西,他們就每餐多次且頻繁添加,來控制進食量。故而「加加面"就由此而來。

加加面的口感特點,「筋、韌、鮮、嫩」是食客對加加面最直接的感受。面食勁道,入口醇香,鹹香中彌漫清甜。和其他的藏面相比,加加面的做法幾乎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在和面的時候需要多費一些工夫,要揉和、按壓許多次,出來的面如拇指般粗細,長十來厘米,筋道有味。

加加面的配料也極其講究,是用當地的藏香豬肉做成肉末,吃的時候再加在面條中,面條同肉末充分攪勻混合在一起。如今的「鹽井加加面」是當地人過年、祝壽必吃的食物,已成為當地的旅遊特色食品,已久深受藏人的喜歡,也深深吸引了各地大量遊客。如果是你,你能吃多少碗加加面呢?

安多面片,是尕面片的變種。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地區的特色面食。「安多」在藏語中是「末端、後端」的意思,也是西藏的一個地名。安多面片一般是將面抻長繞在手腕上,用手指揪成片,下到羊肉湯或者牛肉湯中,煮熟之後食用的農家面食。相比尕面片,安多面片會較薄一些,口感更綿軟一點,具有獨特的藏族風味。

此面的主要做法是,將普通的面粉加溫水揉成一團,但略比搟面條的面揉得軟一點,然後用刀將面切成塊,擺整齊,表面塗上少許食油,再將幹凈的濕布蓋上待用。

煮面片的湯也頗有講究,藏地羊肉切成約兩厘米的小方塊,加上蔥末倒入鍋內爆炒,再加適量的鹽,最後加水,燒成肉湯。將備好的面取一條在案板上壓成扁長形,扯一下,然後慢慢地、長長地繞在左手腕上,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掐住一端,用右手一小塊一小塊地揪斷,往肉湯鍋裏丟,一會兒熱騰騰香噴噴的安多面片就可以起鍋了,愛吃辣的放點辣椒,愛吃醋的放點香醋,尤其是冬天吃它,又暖和又可口,又方便又好吃,藏民特別喜歡這一類的面食,甚為食者稱道。

酸菜面塊,藏語稱「麻哈」,這是一種特色很濃的藏族傳統晚餐,藏區家常面食之一。

制作此面的主要原料就是藏區人民自家腌制的酸菜,酸菜的制作方法其實很簡單,把鮮嫩翠綠的菜葉煮到快熟時,取出控水冷卻,然後裝入酸菜壇子或木桶裏,密封好,放在陰涼處,一星期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制作酸菜面塊中的面塊,將面粉過篩後,用冷水或溫水調和,在面盤內用雙手反復揉搓成光滑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薄片,撒上撲面裹成數層,用刀切成約二寸長、五分寬的長條塊。

制作面湯時首先加酸菜,其次加本地陰幹的臘肉、風幹肉或新鮮牦牛肉,再加進去馬鈴薯,面塊和鹽、蔥花等配料一起煮熟,香噴噴的酸菜面塊便可以盛出食用了。到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會請你吃酸菜面塊。

酸菜面塊,烹調方式樸素本真,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酸、辣、鮮、香四種層次在口中碰撞,對於初到藏地做客的旅行者,絕對是一次美妙的舌尖之旅!

藏式面疙瘩,藏式疙瘩面,風幹牛肉面疙瘩,在西藏家喻戶曉的農家面食,冬季最受歡迎的面食之一。說起面疙瘩,顧名思義,就是面做成的,形似顆粒狀的食物,當地稱作「吧圖」、「帕圖」,直接轉譯好像就是「面疙瘩」的意思。

制作面疙瘩的過程並不繁雜,它的主要原料就是面粉,牛肉或羊肉,白蘿蔔,水,鹽巴,野蔥。

面疙瘩的主要制作是,先把風幹牛肉或鮮肉切成一小塊,然後將切好的牛肉放入鍋中,加適量水,鹽,用高壓鍋壓30分鐘以上,其間把蘿蔔洗幹凈,切成絲上面撒點鹽巴擱置一旁腌制,去味待用。

做面疙瘩,取適量的面粉加溫水或涼水和面,面團稍稍硬一點最好,這樣做起來的面疙瘩就不易粘連,和好了面就著手做面疙瘩,面疙瘩的形狀根據個人喜好來做,如貓耳朵、小面塊、小面坨、小圓子、指甲片等均可。待高壓鍋的肉壓好了,將蘿蔔沖洗幹凈倒入鍋中,等水再次燒開了,再把面疙瘩倒進去蓋住鍋蓋,再壓10分鐘,放汽開蓋,一鍋香噴噴、熱氣騰騰的藏式面疙瘩就做好了。做好了面疙瘩不著急吃,還可以在上面撒少許野蔥花、細奶渣,這樣味道就更純正、更具西藏風味了。

在藏地,這種面食小吃一般是當作晚餐,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享用,不妨您也來試試。冬季來西藏旅遊,無論你留宿至哪家藏族農康寶、牧康寶,還是遊牧民家中,您都可以咨詢一下主人,是否有這道特色面食,畢竟到西藏,體驗地道美食,也是旅行的目的之一。

古突,藏歷臘月29日那天夜裏才會吃的一種藏式面疙瘩,「古突」中的「古」,藏語意為「9」寓意29日,「突」藏語意為「面食、面」,故又稱「藏式九面」。「古突」那天藏族中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品嘗寓意十足的「古突」。

「古突」面是一個飲食與娛樂並重的儀式感美食,是藏族人民獨具特色的民俗傳統。因為「古突」的面團中一般會藏有9種不同寓意的代表物,褒貶、好壞各占一半。全家人一邊吃古突,一邊討論自己碗中「面團」內所藏的代表物,相互分析過去一年中的所作所為,趣味性的評價誰善誰惡、誰好誰壞,非常熱鬧。

古突中所藏的9種代表物,1.麥稈,代表持法永恒之柱,寓意吉祥。2.人參果,代表有口福,特別有福相之意。3.牛糞,代表取之不盡,用之不盡。代表豐盛。4.羊毛,代表性葛文柔善良,是個熱心腸。5.瓷片,代表遊手好閑。6.鹽巴,代表懶惰,大懶蟲。7.木炭粒,代表心地不善,狠心,心黑。8.辣椒,代表說話尖酸刻薄,刀子嘴,豆腐心。9.黑豆,代表吝嗇。這九種寓意都是透過諧音、內涵、形象來暗含的一種意思,如今隨著生活和社會的翻天變化,「古突」中代表寓意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發生了許多變化。

如今許多人對「古突」產生誤會,以為「古突」就是平日裏的「帕圖」,二者也都稱面疙瘩。「‘古突’面中包括羊頭、垛青稞、人參果、幹果、蘿蔔等,羊頭有一種陳舊的味道,而其他的配料摻雜著各種滋味,這樣的古突,才可以讓人回味自己過去一年的酸甜苦辣。現在古突也不單單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吃。不過它和漢族過年吃餃子是近乎相同的寓意。

論氛圍的話,藏歷二十九那天,大家會歡聚一堂,吃著古突,笑聲此起彼伏,古突裏麵包的餡料也是五花八門,而且不同的餡料還有不同的寓意。一家人吃古突時,如果誰吃到了餡,就要第一時間吐出來告訴大家。大大增添了節日歡樂的氣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現在為了安全著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突裏面放瓷片、木炭等這些不好的東西已經很少再見了,轉變為放水果糖、人參果或者是麻辣肉幹之類的東西,各家放各家的,各家有各家的「主見」,沒有太多硬性規定必須要包什麽餡料,甚至還有直接包小紙條,裏面寫上什麽東西全由自己。

古突不是一定要全部吃光的,要剩一些,剩下的古突會被一起倒在破盆中,然後放到路邊給鬼吃,用藏人的話說,這樣來年,日子就會過得平平安安,怎麽樣?這樣的古突,你想體驗嗎?

油拌面,也被稱為牦牛酥油炒面,油拌面是西藏日額則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源於當地牧民的日常食品。也是日額則地區的傳統特色小吃,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

在日喀則當地,油拌面常被用作節日和宴席的主食,也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重要食品之一。

油拌面的主要材料包括白面、紅糖、奶渣和酥油。其做法是將面和好,做成大小均勻的小疙瘩或者貓耳朵,放入水中煮熟撈出。接著奶渣中放進一點微鹹的冷開水浸泡,把紅糖搗碎成顆粒狀。起鍋加微火,把酥油融化成液態,然後把煮好的面疙瘩、奶渣、紅糖同時加入溶化酥油中進行攪拌。在微火上煨至面塊呈微紅時,出鍋裝盤即可。

油拌面味道香甜,口感柔軟,且有濃郁的酥油香味。紅糖和奶渣的加入讓其口感更加豐富,而酥油的融入則讓其更加香醇,這樣一份甜味的藏式面,你喜歡嗎?

藏式砂鍋面,山南紮囊縣的特色美食,其獨特之處在於那口特制的砂鍋,原料采用優質的陶土燒制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溫效能。在砂鍋中燉煮的面湯,香味更加濃郁,口感更加醇厚。

其中面條是藏式砂鍋面的靈魂,藏式面條口感勁道,再搭配上新鮮的蔬菜和肉類,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充分吸收湯汁的精華,使得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郁的鮮香味。

無論何時,一碗熱騰騰的藏式砂鍋面最能暖人脾胃,療愈人心,緩解一天的疲憊。飯點時刻,藏式砂鍋面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再配一杯香氣四溢的酥油茶,真是一個美哉!

藏式砂鍋面算是藏餐中最常見的藏式美食,說它是主食也好,小吃也好,深受藏民喜愛,大小藏餐館、藏茶館中都有它的身影。砂鍋燉煮的面湯總是比普通藏面香味更濃厚一些,而傳統藏面口感勁道的特點,也在這份砂鍋面中保留了下來,飽腹感強的同時熱量不高,這樣的藏式砂鍋又有幾人不愛呢?

藏炒面,又稱藏式炒面,藏民家中常吃的一款農家炒面。如果你有機會到西藏打卡,饑餓時刻就來一盤熱量滿滿的藏炒面來填飽肚子吧!

藏炒面的面條采用優質藏面條制作,呈現出淡黃色的誘人色澤,口感勁道有彈性,搭配應季蔬菜,加入各種調料,翻炒均勻,讓人口水直流。藏炒面不同於藏族傳統的青稞炒面,而是與內地的炒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藏炒面的配菜豐富多彩,包括紅辣椒、青辣椒、包菜、蒜苗等新鮮蔬菜,以及香鹹適中的牛肉條。這些食材不僅豐富了藏炒面口感,更為藏炒面增添了獨特的藏族風味,一嘗難忘,吃著勁道入味,特別實在的一碗面。

以上十款西藏名面大家覺得怎麽樣?你心目中的西藏十大名面又是哪些?西藏的獨特魅力和飲食還有很多,在你打卡大美西藏時,別忘了品嘗那獨居風味的藏地美食。歡迎大家關註留言討論,點贊關註不迷路,這裏還有更多不一樣的美味,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