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端午節提醒「3菜不上桌,福氣不進門」 這3樣是啥?別忘準備

2024-06-11美食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不僅要進行劃龍舟、掛艾草、系五色繩等活動。

還要牢記並傳承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端午節習俗和傳統。

老人常言道:「若端午三菜未見桌,將來福氣難入門。」即將迎來端午節,此時是家人團聚之際。

這三道佳肴,家庭幸福安康,歡樂滿溢。現在就準備好了吧,不多言語,接下來與大家分享這三道美味。

第一道:紅燒鯉魚

在端午佳節,這一道紅燒鯉魚具有特殊的寓意,尤其對於有高考學子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

在中國文化中,鯉魚一直被視為吉祥之物,而紅燒鯉魚則象征著高考學子能夠邁入成功之門,預示著學業有成、事業輝煌。

這一習俗源自於古代傳說中的「鯉魚跳龍門」。

傳說中,鯉魚躍過龍門後便能化身為龍,象征著透過不懈努力獲得成功和榮耀。

在端午節這樣的節日中,透過這樣的美味佳肴來表達對家人和學子的美好祝願。

期望他們能夠像鯉魚一樣,透過自身的努力邁向成功。

  1. 首先,將鯉魚徹底清洗幹凈,並在魚身上劃幾刀以便更好地入味。

  2. 接著,用廚房紙擦幹魚身上的水分,再均勻地在魚身上撒上一層薄薄的澱粉。

  3. 在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等油熱後,將鯉魚放入鍋中,用小火煎炸直到兩面呈現金黃色,然後撈出備用。

3. 在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姜蒜煸炒至香味四溢,然後加入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繼續翻炒至香氣撲鼻。

將適量的料酒、生抽和老抽倒入,攪拌均勻後加入適量清水。

5. 將煎好的鯉魚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煮沸,之後改為小火慢燉。

在燉煮的過程中,要時不時地用勺子將湯汁淋在魚身上,以增添魚的鮮美味道。

添加適量的白糖以增加鮮味,並根據個人口味調節鹽和雞精的使用量。

持續煨燉一段時間,直至湯汁濃郁,使鯉魚充分融合其中。

9. 最後一步,把紅燒鯉魚裝盤,再撒上一些蔥花或香菜做裝飾。

紅燒鯉魚已經制作完成,色香味俱全。

夾起一塊魚肉放入口中,鮮美的口感和濃郁的紅燒汁相互交融,令人回味無窮。

第二道菜是一盤色彩斑斕的五色豆。

這盤豆子不僅外表美觀,還蘊含著深遠的寓意。

五色豆的顏色依次是青、紅、黃、白、黑,分別對應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五種顏色被視為正色,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

人們相信,食用五色豆不僅能帶來五福臨門的好運,還能驅除五毒,消除病痛,保佑孩子們健康平安、無災無病。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五色豆同樣擁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例如,紅豆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有助於補血和美容。

綠豆則具有清熱解毒和消暑解渴的功效;黃豆富含蛋白質和大豆異黃酮,對健康有利。

因此,孩子們食用五色豆不僅能享受美味,還能得到營養補充。

1. 把五色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白蕓豆)清洗幹凈後,分別在水中浸泡大約23小時,使其充分吸水。

2. 將浸泡好的豆子倒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水,使水面高出豆子約23厘米。

3. 將火調至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烹煮,直至豆子完全熟透。煮的過程中需要不時攪拌,避免豆子粘鍋底或煮糊。

4. 豆子煮至軟爛後,可依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再煮幾分鐘,使糖完全融化並均勻滲透到豆子中。

5. 可以加入少許鹽來增強豆子的口感和味道,從而提升其甜味。

6. 繼續用小火慢煮,讓豆子在糖漿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充分吸收糖分和味道。

7. 當糖漿變得濃稠,豆子表面均勻裹上蜜汁時,即可關火。

8. 可以選擇讓豆子在鍋中自然冷卻,或者將其轉移到容器中並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時間,使豆子更加入味。

9. 蜜汁五色豆既可直接食用,也可作為甜品或點心的配料,搭配方式可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

溫馨提示:

1. 煮豆子的時間應依據豆子的大小和品種進行調整,以確保豆子完全煮熟煮爛。

2. 糖的用量可以依據個人喜好來調節,若偏愛甜味,可以適量增加糖的分量。

註意火候,以免煮豆子時過糊或水分煮幹。

4. 您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偏好,添加桂花、蜂蜜等其他調味料,以增強風味。

煮熟的蜜汁五色豆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風味更佳。

最後一道「八寶葫蘆鴨」。

這道菜不僅以其美味著稱,更因其精致的造型和深刻的寓意而獨具特色。

鴨子被巧妙地塑造成葫蘆的形狀,而葫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福祿,寓意著幸福與財富。

此外,由於傳說端午節的五毒——蠍子、蛇、壁虎、蜈蚣和蜘蛛都懼怕鴨子。

所以食用八寶葫蘆鴨子還寓意著驅趕五毒。

當這道別具一格的八寶葫蘆鴨子擺上餐桌時,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同時也讓人們為其美好的寓意而欣喜。

1. 食材準備:

主要食材:一只仔鴨,200克糯米;

配料:8朵幹香菇、20克冬筍、1塊雞胸肉、50克幹扇貝、10克幹鮑魚、10只蝦仁、15顆蓮子。

適量蜂蜜、生抽、老抽、蠔油、白胡椒粉、鹽、料酒、蔥姜、食用油、水澱粉。

2. 制作過程:

  1. 整鴨剔骨:首先,從鴨頸部開口,取出鴨脖,前端剁掉,僅保留鴨頭。

  2. 接著,剔除鴨翅,劃過鴨脊骨,去掉腿骨,得到一整張完整的鴨皮,務必註意不要弄破。

2. 腌制鴨皮:先將鴨皮翻至肉面並清洗幹凈,然後加入蔥姜和料酒拌勻,接著加入生抽、蠔油和白胡椒粉,腌制一整夜。

3. 準備餡料:

將糯米浸泡3小時後,蒸至半熟。趁熱時拌入一小勺醬油,使糯米略帶鹹味並稍微上色。

除白果和糯米以外的其他填料,分別經過略微的油炒處理;

火腿丁先用黃酒浸泡以去除腥味和鹹味,冬筍則需焯水去澀後切成小丁。

豬裏脊和雞胸肉用黃酒稍微腌制,河蝦仁剝殼並去蝦線;

將已處理好的餡料與糯米混合,充分攪拌直至均勻。

4. 填料:把準備好的餡料塞進鴨子的腹部,並用針線縫合。

然後,用棉繩將鴨子的嘴下端和腰部捆緊,使其呈現出葫蘆的形狀。

5. 上色:均勻地在鴨身上塗抹一層生抽。

6. 炸制:將油鍋加熱至八成熱後,將八寶鴨放入油中,炸約2分鐘,直至表面呈金黃色,撈出並瀝幹多余的油。

7. 蒸制:先將蒸鍋中的水燒開,然後將炸好的八寶鴨放入蒸鍋中,蒸三至四個小時,直至鴨肉變得酥軟。

8. 勾芡:將蒸制過程中滲出的部份汁水取出,加入少許老抽和糖調味。

再用水澱粉調變成芡汁,用大火略微收濃後,均勻地淋在鴨子上。

將八寶鴨切開,即可裝盤並享用。

這道菜的制作過程相對復雜,既需要耐心又需要技巧。

制作時要特別註意保持鴨皮的完整,並精確掌握蒸制的時間和火候,以確保鴨肉酥軟入味。

除了這三道菜肴外,端午節還有一道必吃的美食,那便是粽子。

粽子的最初用途是供奉祖先和神明。

據史料記載,粽子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最初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晉代,粽子逐漸成為端午節的傳統食物。

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入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將端午節定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為了防止江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人們紛紛投放粽子等食物。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可為人體提供能量。

此外,粽子還可能填充紅棗、豆沙、肉類、蛋黃等多種餡料,這些餡料分別帶來不同的營養價值。

例如,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肉類則富含蛋白質和脂肪。

在中國,許多傳統節日不僅承載著對歷史的深切紀念,更是為親朋好友提供了團聚的良機。

以端午節為例,人們會興高采烈地包粽子,熱情洋溢地進行賽龍舟,並為孩子們系上艾草香包,還會在房前屋後灑滿雄黃酒。

在莊重紀念偉大屈原的同時,亦真切地增強了親人間的情感交流。

這些傳統節日的長久傳承,為平時忙碌奔波的大家提供了一個理所當然的機會。

使家人得以團聚,共享生活的點滴、內心的喜悅與隱藏的憂愁。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深深寄托著人們對親情的珍視、對友情的呵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因此,這些節日的餐桌上,總會有一些象征美好寓意的食物。

端午節的三道必吃菜肴,不僅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傳承和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