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電流的治愈力量——改良電休克治療,打破重度抑郁的枷鎖

2023-12-06健康

在過去,電影和各種媒體常將電休克治療(ECT,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描繪為一種殘酷、不人道的治療方法或懲罰手段,只關註ECT的副作用和風險,忽視了其在臨床治療中的價值和效果。甚至到如今,不了解電休克治療的大眾,仍會將ECT與坐電椅畫等號。對ECT的誤解、恐懼與拒絕,可能會導致部份患者的治療延誤,影響康復的機會。為了避免這種遺憾,筆者想帶領大家一起領略電流的治愈力量。

電休克治療(ECT)的進步史

電休克治療(ECT)的誕生和發展是精神醫學領域中一個引人註目的旅程。

ECT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由義大利神經科學家Ugo Cerletti和Lucio Bini研發。最初是基於對動物電擊引發抽搐的觀察。1938年,他們在羅馬對首位患者實施了電休克治療,以一定量電流透過患者頭部,導致大腦皮層癲癇樣放電,伴隨全身抽搐,患者會產生暫時性意識喪失,同時人體內發生某些生物化學變化,從而使精神癥狀減輕或消失。

早期的ECT並不像今天這樣安全精細。最初的治療沒有使用麻醉、肌松技術,電流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也無法精確控制,導致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痛苦感明顯,並有身體傷害等副作用。這些不足,曾導致公眾和專業人士對ECT持負面看法,被視為殘酷和不人道的治療方式。

隨著精神醫學的進步,ECT技術得到了顯著的改進。20世紀50年代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誕生,全身麻醉和肌松技術的引入,可以在治療前讓患者迅速入睡、全身肌肉放松, 整個治療過程,患者無心理恐懼和肉體痛苦 。電流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也可以精確地控制,更全面的患者評估和治療過程中的嚴格監控,如對心率、血壓、呼吸和大腦活動的持續監控,都使MECT更加安全、舒適、有效。

電休克療法的這一發展歷程,從早期的爭議到現代的精細套用,展現了醫學技術和醫療倫理的進步。如今,MECT已成為現代精神醫學中不可或缺的治療工具。本文著重介紹MECT對抑郁癥的治療。

MECT的治愈力量

大量研究顯示,MECT是治療重度抑郁癥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適用於那些藥物治療無效或癥狀特別嚴重的患者、有明顯自殺企圖/行為的患者、懷孕時發生嚴重抑郁障礙的患者、違拗、木僵的患者。

關於MECT的作用機制,盡管其確切原理仍不完全明了,但已知其能透過引發大腦中的神經生理生化變化,來迅速改善精神障礙患者的癥狀。主要涉及調整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水平,如血清素和多巴胺,這些化學物質與情緒調節、行為改善和癥狀控制密切相關。

MECT在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劑的作用下進行,確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適,不再有全身抽搐,也不會有肌肉強力收縮導致骨折的風險。治療過程中,醫生會將電極放置在患者的頭部特定位置,透過電極傳遞短暫的、精準控制的脈沖電流,引發大腦皮層的癲癇樣活動。

相比於藥物治療,MECT存在以下優勢:

快速緩解癥狀

與藥物治療相比,MECT通常能更快地緩解重度抑郁癥的癥狀,無需等待大約2周後的藥物起效。

替代方案

對於那些對抗抑郁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MECT是一個有效的替代方案或合並方案。有研究顯示,大約50%-60%的抗抑郁藥物無效的患者,對MECT有良好的反應。

持久效果

盡管一些患者需要定期接受維持性MECT治療以防止癥狀復發,但許多患者在接受定期治療後,能夠維持較長時間的癥狀緩解。

救命內容

對於高自殺風險的患者,MECT能夠迅速減輕自殺觀念、降低風險,這在許多情況下是救命的。同時可降低家屬的看護難度。

MECT的不足與積極處理

像所有醫療程式一樣,MECT也有其潛在的風險和副作用,包括短期記憶喪失和短暫的混亂狀態等。因此,醫患在考慮此類治療時需要仔細權衡利弊,並對MECT的不足有所預期,且知道該怎麽處理。具體包括:

1

記憶功能受損 :接受MECT治療後患者常感到記憶力變差,影響學習、工作效率,尤其是治療前後的近期事件會記不住。

處理 :保持淡定,記憶力通常會隨時間恢復。大量臨床觀察表明這種記憶損害可能只是一過性、自限性損害,治療結束後一定時間內可以逐漸恢復。有研究顯示,大部份患者治療結束後2~4周,記憶功能就能恢復病前水平。也可以嘗試記憶訓練和認知康復措施。

2

定向障礙 :患者治療後可能出現短暫的混亂狀態,主要包括時間、地點定向力不完整。

處理 :定向障礙通常短暫存在,保持環境安靜和舒適,熟悉的人陪伴,有助於減輕癥狀。

3

術後頭痛與肌肉酸痛 :MECT術後疼痛發生率較高,但通常為輕、中度,即使不予處理,也常在數小時內緩解。雖影響主觀療效,但實質風險較低。

處理 :使用常規止痛藥有效,如對乙酰胺基酚或非類固醇消炎藥。補充水分、充分休息。熱敷、肌肉放松訓練可能有助於緩解肌肉疼痛癥狀。

4

惡心、嘔吐 :治療後惡心嘔吐可能與患者治療前精神焦慮、緊張,交感神經興奮,導致體努內源性兒茶酚胺釋放增加,抑制胃腸排空有關。其他因素包括低血壓、低氧、過早下床活動進食等。

處理 :治療前一晚保證充足睡眠,嚴格禁食6 小時,禁水4 小時。治療結束後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意識完全清醒,大約1.5 小時後再進食,少量多餐,忌過飽。對於惡心嘔吐嚴重的患者應禁食,靜脈輸液以恢復機體的液體平衡狀態,可給予抗惡心藥物。

5

心血管反應 :血壓和心率的短暫變化。

處理 :整個治療過程在醫護嚴密監測下進行,心血管反應非常短暫,可迅速緩解。

6

麻醉相關風險 :短暫的全身麻醉,存在相關風險。

處理 :醫療團隊會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以確保麻醉的安全性。

總體來看,MECT治療是一項對重度抑郁癥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套用廣泛的治療手段。雖存在不足,但瑕不掩瑜。患者在治療期間做一些日常生活調整,例如暫停駕駛、規律作息、充分睡眠、適度減壓;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生活關照、陪伴與心理支持、鼓勵,可使MECT的主觀療效大大提高。

未來,我們期待對MECT的進一步研究,以不斷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期望公眾教育能夠增進大家對這種治療方法的理解和接受。隨著精神健康領域的持續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MECT將繼續作為抑郁癥治療的重要工具,幫助更多患者重獲生活的光彩。

參考文獻

[1].Brunoni, A. R., Baeken, C., Machado-Vieira, R., Gattaz, W. F., & Vanderhasselt, M. A. (2014). BDNF blood levels afte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ood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J Biol Psychiatry.

[2].Weiss, A., Hussain, S., Ng, B., Sarma, S., Tiller, J., Waite, S., & Loo, C. (2019).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Carney S, Cowen P, Geddes J, et al . (2003)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depress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註: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歉。

作者:郭清華

北京大 學第六醫院

編輯||何螢螢

排版||白羽

稽核||黃文生

各位親們,精神衛生系列科普動畫表情包正式上線啦,大家用起來哦!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添加相應表情哦~

百態人生

心情萬花筒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事部

國家精神衛生計畫辦公室

關註「精神衛生686」,及時獲取更多科普知識和工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