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辰辰媽媽蹲在兒童重癥醫學科一病房門口,止不住地流淚。自己五六歲的兒子正躺在病房裏。醫生剛剛跟孩子媽媽談了話,一句話刺痛了這個年輕母親的心扉。
「這個病,目前沒有特效藥,死亡率也很高。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到底是怎麽回事呢?事情要從6月的第一個星期說起。
辰辰一家人抱著「帶著孩子認識大海,開心一下」的心理,一起去了海口旅遊。回來之後,辰辰就開始發燒了,燒到39度。孩子媽媽覺得孩子可能是扁桃體發炎了,就給辰辰餵了退燒藥。
2天之後,孩子依舊高燒不退,辰辰媽媽有些著急了。媽媽帶著辰辰在當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有支氣管炎,繼續輸液治療。6月15日,孩子依舊高燒不退,被送到上級醫院。
此時的辰辰,不僅頭痛、嘔吐,還總是睡不醒。體溫、血壓等各項指標都開始下降,人也慢慢失去了意識。19號,辰辰被送進ICU。
兩天之後,醫生跟孩子媽媽談了話,CT檢查結果顯示孩子顱內壓很高,腦組織損傷嚴重。後腦還有一塊異物,無法確定是腫瘤還是壞死的腦組織,現在只能等待化驗結果。六神無主的辰辰媽媽此時還不能把孩子的病情跟遊泳聯系在一起。
直到孩子的腦脊液檢測結果出來的那一刻,辰辰媽媽忍不住驚叫一聲!原來,孩子感染的是阿米巴原蟲,也叫「食腦蟲」。回憶一下孩子發燒、自述後腦疼的時間,正是遊泳的時候。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浙大兒院感染科也收治了一名感染阿米巴原蟲的患兒。孩子感染「食腦蟲」的原因也是因為遊泳!
原來,孩子在暑假的時候,在杭州周邊的郊區瘋玩,還下了河。在小河遊泳的時候,小男孩不小心嗆了水,回家之後還覺得頭痛。
幾個月之後,孩子突然出現頭痛、發燒、抽搐等癥狀。家長帶著患兒去醫院做了頭部的磁共振檢查,發現孩子顱內有一塊直徑在5厘米左右的肉芽,病竈還在持續變大。
最後透過基因測序及其他檢查,確診患兒感染阿米巴原蟲!
什麽是阿米巴原蟲?
阿米巴原蟲(Acanthamoeba),是一種呈圓形、扁平的單細胞生物。在自然界中,它分布廣泛,通常存在於湖泊、河流、水塘以及泥土淤泥裏,或者是含氯制劑消毒不充分的遊泳池!當進入七八月份之後,它們也迎來了繁殖的旺盛期。
當阿米巴原蟲侵入人體後,會引發一系列疾病。比如,它一個可怕的外號,叫做「食腦蟲」。顧名思義,它會順著鼻腔的嗅覺神經,一路抵達大腦,開始攻擊大腦,引起腦膜炎。
由於感染的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不少人也許會忽視前期癥狀。當出現頭痛、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的時候,有些人可能還覺得自己只是下水後受涼了。等到後期,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癥狀。此時很有可能就來不及了。
在不幹凈的水裏遊泳,後果如此可怕?
夏天是玩水、遊泳的好季節。但很多的河水、湖水往往比較臟,不幹凈。在這樣的水中遊泳,後果比我們想象得要嚴重的多!
在這些不幹凈的水裏,除了可能有阿米巴原蟲,還會有曼氏裂頭蚴、線蟲等寄生蟲。一旦在這樣的水裏玩水、遊泳,寄生蟲就有可能順著鼻腔進入我們的身體。
那我不去遊「野泳」,可以嗎?直接去泳池裏,總該沒事了吧!
也許,你該小心一下「泳池病」!
根據相關統計采訪,進入泳池前不沖淋身體、在泳池不戴泳帽的比例均超過了50%。甚至還有人偷偷在泳池裏小便、吐痰!雖然泳池管理人員會對泳池進行消毒管理,但並不是每一次消毒都達到了正確間隔時間、濃度達標的要求。
如果再碰上了泳池旺季,池子裏的人比岸上的人還多的話,水質受到汙染的風險就更高了!
很多人去了泳池之後,可能會患上接觸性皮炎。這是因為泳池水裏含有很多化學消毒成分。對一些皮膚比較敏感的人群來說,容易出現不適癥狀,甚至患上接觸性皮炎。
去完泳池之後容易患上的另外一種「泳池病」就是急性結膜炎。如果泳池裏的水質衛生不達標,遊泳的時候沒有戴泳鏡,還用手揉眼睛,就很容易患上急性結膜炎。
無論是去一些露天水域遊泳,玩水,還是去泳池後,皮膚出現白斑、紅點、瘙癢等癥狀,或不明原因的高燒不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