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醫臨床治療準則

2024-06-28健康
在中醫的深邃智慧中,治療之道並非簡單的對癥下藥,而是需要對病情的陰陽、寒熱、虛實進行細致入微的辨析。這些基本元素如同天地間的陰陽五行,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而微妙的生命系統。本文從這些基礎入手,提綱挈領地歸納出臨床上最基本的治療準則,旨在引導醫者把握治療的精髓。
首先,我們要洞察病情的陰陽內容。陰病需陽治,陽病需陰調,這是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猶如冬去春來,陰陽相濟,才能保持生命的和諧與平衡。其次,寒熱虛實也是治療時不可忽視的要素。寒者溫之,熱者涼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這是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如同四季更叠,寒熱虛實需隨時調整。
再者,臟腑經絡氣血表裏,如同人體的經絡脈絡,錯綜復雜,相互連線。治療時,必須考慮臟腑的虛實,經絡的通阻,氣血的盈虧,表裏的虛實,才能精準施治,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最後,治療還需註重標本先後緩急。先治標後治本,先治急後治緩,這是中醫治療的基本策略。如同治理國家,需先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再圖長遠的治本之策。
綜上所述,本文從陰陽寒熱虛實、臟腑經絡氣血表裏、標本先後緩急等多個方面,提綱挈領地歸納出臨床上最基本的治療準則,以期對中醫的臨床實踐提供有益的指導。

(1)陰陽:陰陽是治病的總綱。

在中醫的深邃理論中,「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論如同明燈,照亮著醫者們的診療之路。這一觀點不僅強調益陰補精的重要性,更是對濫用溫補之法的深刻批判。對於陽虛者來說,補陽並非盲目追求,而是需要「益陽宜防增氣」,如同用火烹茶,火候需得恰到好處,否則便會過猶不及。因此,醫者只能以甘溫之劑,如【本草經疏】中所言,巧妙調配,以增損之間,尋得陰陽之平衡。
而面對實邪之擾,醫者更需明辨陰陽,因勢利導。邪在陽,則治陽以散其熱;邪在陰,則治陰以驅其寒。如同治理洪水,需疏堵結合,方能確保陰陽二氣各行其道,互不侵犯。如傷寒、瘟疫之邪,在表屬三陽,需用三陽治法,以散邪於外;在裏屬三陰,則需用三陰治法,以驅邪於內。若邪在陽而誤治於陰,則如同引狼入室,使病情加劇;若邪在陰而誤治於陽,則如同雪上加霜,徒傷人體之元氣。
在【本草經疏·續序例下】中,陰虛、陽虛、陰實、陽實、陰厥、陽厥及表虛裏虛被作為綱領,足見醫者對於陰陽的深刻理解和重視。這種對陰陽的細致分辨,不僅體現了中醫的精準診療,更展現了醫者對於生命奧秘的敬畏與探索。

(2)寒熱:寒熱分表裏,是疾病的內容之一。

在中醫的治療原則中,對於寒癥的處理尤為細致。對於體表受寒者,需用辛溫辛熱之藥,如桂枝、麻黃等,以發汗解表,驅散體表之寒邪。而對於體內深處之寒,則應以甘溫藥物為主,如黃芪、當歸,再輔以辛熱辛溫之劑,如附子、乾薑,意在溫化體內之寒,而又不致引發火熱之燥。
面對熱癥,治療方法亦需精細。體表發熱者,需用辛涼辛寒甘寒之藥,如薄荷、石膏等,以發汗解表,清除體表之熱邪。而對於體內之熱,則需根據虛實來分別處理。實熱者,需用苦寒鹹寒之藥,如黃連、黃柏,直折其火勢;虛熱者,則應以甘寒酸寒之藥,如麥冬、玄參,補充陰精,以消除內熱。正如【本草經疏】所言:「傷寒溫疫癰疽痘疹瘧疾諸病,皆由實邪所發,自裏發出於表者吉,由表入於裏者兇。」
然而,在臨證實踐中,又必須謹慎處理。對於實火的治療,必須謹防藥物過燥,以免損傷陰液。對於虛火的治療,則要註意勿傷胃氣,以免影響身體的正常運化。正如【本草經疏】所言:「諸病惟虛與火為難治。」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必須細致入微,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3)虛實:虛者補之,或滋陰精或補陽氣,宜治以緩。

"虛為百病之源,其中尤以陰虛為常見之癥。陰虛者,如同草木失水,生機漸衰,故補陰之道,非一朝一夕可成。須得如春雨潤物,細水長流,方能使陰液漸生,陽氣隨之而長。此乃養生之道,需有耐心與毅力,持之以恒,方可見其效。
而實癥則與之相反,當以攻邪為首要任務,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實則瀉之,旨在迅速祛除體內之邪,使病邪無所遁形,病根得以拔除。然,此攻邪之法,亦需審慎而行,邪猶未盡之時,切莫輕言補益,以免助邪為患。正如【本草經疏·通評虛實論】所言:‘邪猶未盡,勿輕補益’,此語警示我們,治病需辨清虛實,因癥施治,方能事半功倍。
在中醫的廣袤天地中,無論臟腑、氣血、表裏、陰陽、經絡、寒熱等,都有其虛實之分,補瀉之別。這些細微的差別,如同棋局中的棋子,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劃,方能贏得全域的勝利。因此,醫者當深諳此道,因人施治,方能治病救人,濟世安民。"

(4)臟腑:一般而言,臟病宜補,腑病宜瀉。

在中醫的深奧理論中,補益之道千變萬化,非一法可盡。補心則能安神定誌,補肺則能宣降有序,補脾則能運化無礙,補腎則能固本培元,補肝則能疏泄有常。這些補益之法,不僅針對各臟腑之虛,還需細辨陰陽之異。
談及瀉腑之法,古人有言:「用藥如用兵,中病即止。」此乃告誡醫者,在施瀉之法時,需審時度勢,不可過猛,以免傷正。正如【本草經疏】所述:「縱有積滯宜消,必須先養胃氣……不得過劑以損傷氣血。」意在強調在治病之時,需時刻顧護胃氣,以資生化之源。
在臟腑論治的領域,中醫先賢們早已打破了「肝無補法」的陳規,提出了「宜補肝不宜伐肝」的新觀點。他們認為,肝為剛臟,需柔養之,故創立了甘寒、甘涼、甘平、酸甘之品以補益脾陰,使得肝木得以涵養,生機盎然。如細辛以辛補肝,生姜、陳皮之類以溫補之;肝虛則補腎,熟地黃、黃柏之類補水生木,前者補肝之用,後者補肝之體。
同時,中醫也強調甘補脾的重要性。炙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棗之甘溫以益氣,均是甘補脾的典範。然而,若只知香燥溫補為治脾之法,而忽略了甘寒滋潤益陰之益,或因健胃除濕免苦燥之劑耗損津液,均可能導致脾陰不足之癥。因此,在臨床用藥上,醫者常選用石斛、木瓜、白芍、酸棗仁、茯苓、生地黃、山藥、粳米等益脾陰之藥,以資脾陰之不足。

(5)經絡:仲淳治病,必分臟腑經絡,「各從其類以施精靈」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瘧】),所以特別重視引經報使。

在中醫藥的深邃領域中,炮製藥物的手法猶如烹飪的藝術,每一種藥材的處理方式都蘊藏著無窮的智慧。談及漬酒之法,這一古法炮製,實則是借助酒的烈性與滲透力,使藥物之力能夠更深入地通達經絡,流暢氣血。誠如【用藥凡例】所言,此法的精妙之處便在於借酒力而強化藥物的作用,以達到治療時氣血暢通無阻的效果。
在疾病的治療上,中醫講究「病在經治經,流於絡治絡」的原則。對於經絡之病,需以疏通經絡為主;對於絡脈之病,則需用通絡之法。譬如,治療血痞時,所用的沈香丸,便是以沈香、血竭、辰砂等藥材配伍,這些藥材各有其獨特之性,相互協同,共同作用於經絡,使氣血得以流通。而治療瘧母時,所用的通絡藥,如鱉甲、䗪蟲、廣橘紅等,則是直達絡脈,疏通其堵塞,使得氣血重新恢復流通。
此等治療方法,不禁讓人想起葉天士的絡病治法,兩者雖時代相隔,但其中所蘊含的醫理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種將藥物與酒結合,以強化藥效,疏通經絡,流暢氣血的炮製方法,無疑是中醫藥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6)氣血:

【本草經疏】之中,關於氣血病的論治尤為細致,特地設定了【論治氣三法藥各不同】與【論治血三法藥各不同】兩篇,足見其對氣血平衡之重視。
對於氣虛之癥,書中提倡以補為主,如人參之益氣、黃芪之升陽、羊肉之溫補,再輔以小麥、糯米之滋養,共同調和體內之氣。氣逆之時,則需降氣調氣,紫蘇子、橘皮等能降逆氣,而木香、沈水香等則能調和氣息,使之順暢。至於氣實之體,則須破之,枳實、青皮等藥能破積氣,使體內之氣恢復平衡。
血虛之體,需以補養為主,熟地黃、白芍藥等甘寒、甘平之品,能滋養血液,酸棗仁、龍眼肉等則能補益心血。血熱之際,當清熱涼血,童便、牡丹皮等酸寒、苦寒之品,能清除體內熱邪,使血液恢復清涼。血瘀之時,則需通之,當歸、紅花等辛溫、辛熱之藥,能活血化瘀,輔以蒲黃、五靈脂等辛寒、甘溫之品,以及鹹寒之佐,如牡蠣、芒硝等,共同打通血脈,恢復血液流暢。
如此精細的論述,不僅體現了【本草經疏】對氣血病的深入研究,也展示了中醫藥學在治療氣血病方面的獨特魅力。

(7)表裏:表裏亦有虛實寒熱之分。

在中醫的浩瀚理論中,對於傷寒、溫疫、暑濕等外感疾病的治療,有著極其精細的區分和策略。當病邪尚處於三陽經絡時,因其尚未深入,故宜采用辛溫之法,以驅散寒邪,調和體內陰陽,使其歸於平衡。然而,一旦病邪傳入三陰,情況便變得復雜起來。此時,病邪多轉化為熱邪,治療則需采用清熱或瀉下的方法,以祛除體內的熱邪,恢復臟腑的正常功能。
對於寒邪直接侵襲人體的情況,治療則需以溫補為主。這是因為寒邪能夠損傷人體的陽氣,導致體內陰寒過盛,故而需要溫補的方法來驅散寒氣,恢復陽氣的正常執行。
再論及表實證與表虛證,這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表實證通常表現為表寒或表熱,是病邪在肌膚腠理之間作祟,治療時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散寒或清熱之法。而表虛證則多因衛陽不足所致,表現為體表不固,容易出汗,治療時需以補益衛陽為主。
至於裏實證與裏虛證,其區分則更為細致。裏實證多表現為臟腑功能的亢進或異常,如腑實證多表現為腹痛、便秘等,治療時需根據具體臟腑的病變情況采取相應的瀉下或清熱的方法。而裏虛證則可能表現為陰精不足或陽氣不足,治療時需根據具體情況補益陰精或陽氣。

(8)標本先後緩急:正氣為本,邪氣為標,治虛宜緩,治實宜急;本急者先治本,標急者先救急。

在醫學古籍【素問·標本病傳論】之中,腹脹被賦予了「中滿」這一雅致的稱謂,這不僅是對其癥狀的一種精準描述,更是對其治療策略的一種深刻揭示。其中所指的「標」與「本」,猶如樹之枝葉與根,兩者相互依存,又各有側重。在治療腹脹這一癥狀時,不論其源於何處,皆需以急治為先,這是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於腹脹的病因時,會發現其中隱藏著細微的差異。如若是因外感濕邪所致,那麽腹脹便成為實證,濕邪如陰霾籠罩,使氣機不暢,治療時應如清風拂面,先行祛除濕邪,濕去則氣通,腹脹自然得以緩解。
然而,若腹脹源於脾氣虛或脾陰虛,則癥狀呈現出一種虛證的特點。此時,脾氣如疲憊的旅者,無力推動氣血執行,脾陰如幹涸的河床,缺乏滋潤。治療時,需如春雨潤物,先補脾氣或滋脾陰,使脾氣得以恢復,脾陰得以滋養,腹脹方能逐漸消退。
由此可見,即便是看似簡單的腹脹癥狀,其治療也需細致入微,區分虛實,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病證的治療,更需根據具體病因、病勢、病機來綜合判斷,施以精準的治療方案。
本文實乃中醫學術思想的巔峰之作,它深入骨髓地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精髓。在辨病性方面,它細致入微地探討了虛實寒熱之間的微妙差異,猶如一幅細膩的畫卷,將疾病的本質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在辨病位上,它更是如一位高超的棋手,布局嚴謹,洞察先機,將臟腑經絡氣血表裏的種種變化盡收眼底。
至於辨病勢,本文如同一位智者在審視世事,洞見疾病的緩急變化,既見微知著,又胸懷全域。而在論施治方面,它更是如同一位高明的導師,指點迷津,告訴我們標本先後的治療原則,讓我們在錯綜復雜的病情中,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向。
與後世的八綱辨證分型相比,本文的論述更為詳盡全面,仿佛一座巍峨的學術高峰,讓人仰之彌高。而且,篇中不僅列舉了豐富的藥性治療方法,更是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解,示人規矩,開悟慧根,使臨證者在遵循規則的同時,又能擁有極大的靈活變通空間。
本文真可謂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僅展示了中醫學術的博大精深,更為後世醫者提供了一部寶貴的指導手冊。無論是初出茅廬的醫者,還是經驗豐富的名醫,都能從中獲得啟示和借鑒。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引領著中醫學術不斷向前發展,成為中醫學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