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糖尿病風險或降低28%

2024-08-17健康

李華大媽是個熱心腸,平時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 喜歡烹飪 ,制作出沒事之後,還會熱情地跟大家分享。

年輕時胡還好,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她的體重逐漸增加,這陣子竟達到了 180斤 的程度。突然有天,李華大媽在左蛋糕時,突然感到 胸悶和呼吸困難 ,隨後被同事緊急送往醫院。

在醫院,她被診斷出高血壓和糖尿病,這些都是由於長期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看著體檢報告,李大媽下定決心開始減肥!她專門請了一位營養師負責自己的的飲食。

可一連幾天過去 草莓、藍莓 這些水果,擔心血糖升高的李大媽忍不住問道:「這樣吃真的行嗎?」

一、研究發現:類黃酮食物,或降低28%的糖尿病風險

在【營養與糖尿病】這本雜誌上,就曾經揭示過 類黃酮攝入量 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問題。

據了解,這項研究中的專業團隊利用美國農業部的資料庫,針對超過十一萬名研究研究物件的飲食評估,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分析,並進行了為期12年的追蹤調查。

研究趨勢表明:與攝入量類黃酮元素最低的人群相比,攝入最高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顯著降低 了,最高竟能達到了 28%的降幅

無獨有偶。【神經學】期刊也曾提出過類黃酮 可提升認知能力 的觀點。這項研究透過對49493名女性和27842名男性長達6年的評估發現:每天攝入601-618毫克黃酮類化合物的人群,其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比每天攝入149-153毫克的人群降低了約19%。

最後,類黃酮最佳功效就—— 減肥 。要知道,類黃酮這類化合物可能透過 最佳化身體的代謝過程 和降低炎癥反應來助力體重管理,進而抵禦肥胖。它們還有潛力提升胰島素的效能,從而支持體重的健康維持。

最後也要提醒您,過猶不及,我們在攝入類黃酮元素的食材前,一定要了解 最佳攝入量 ,相關研究表示,成年人每天的最佳類黃酮攝入量為500~600毫克。過量攝入類黃酮時就有可能會可能會影響藥物代謝。

二、3種食材,含有豐富類黃酮

類黃酮是一種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於植物的花、果實、葉子和樹皮中。以下是主要富含類黃酮的食材希望您可以將其納入食譜中:

第一類:漿果類

如草莓、藍莓和黑莓。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 花青素 ,這是一種強大的類黃酮抗氧化劑。不僅可以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減少氧化應激,還可以降低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此外,漿果中的其他類黃酮成分還有助於 改善視力 和增強記憶力。

第二類:茶葉

綠茶、白茶和紅茶等茶葉中含有豐富的 兒茶素 ,這也屬於一種類黃酮化合物,對心血管健康特別有益。兒茶素還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次茶葉中的類黃酮還具有抗炎和抗菌特性,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第三類:紅酒

紅酒中的類黃酮成分,如 白藜蘆醇 ,對 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白藜蘆醇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能夠降低心臟病和某些型別癌癥的風險。

但是成年人也不宜過度飲酒,建議您適量飲用紅酒( 每天1-2杯 )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健康風險。

三、 小便出現3個癥狀,或是您的血糖正在慢慢升高

小便出現某些跡象可能是血糖慢慢升高的表現,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跡象:

1、尿頻

如果尿液中的糖分增多,可能會導致 尿液量增加 ,進而引起小便次數的增多 。

2、泡沫多

正常的尿液也可能有泡沫,但若 泡沫多且不易消失 ,可能是血糖升高的跡象。這可能是因為高血糖導致尿液黏稠度和張力增加,使得泡沫不易消散。

3、異常氣味

尿液如果有一種像 爛蘋果 的味道,可能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嚴重並行癥。這通常發生在身體分解脂肪來提供能量時,產生丙酮酸物質,該物質排出後會在尿液中留下特殊的氣味。

這些癥狀可能暗示血糖值出現異常,建議有這些癥狀的人盡快進行 血糖測試 ,並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以便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同時,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和保證充足的休息,對於穩定血糖水平非常關鍵。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應該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和管理。

[1]艾麗莎·S·湯普森, 艾米·詹寧斯, 尼古拉·P·邦多諾, 等. 在英國生物庫佇列中,較高的黃酮類化合物和富含黃酮類的食物的習慣性攝入量與較低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相關[J]. 營養與糖尿病, 2024;14(1):32.doi:10.1038/s41387-024-00288-0

[2]葉天新, 袁長征, 艾爾貝托·阿舍裏奧, 等. 長期膳食黃酮攝入與美國男性和女性主觀認知能力下降[J]. 神經學, 2021;97(10):e1041-e1056.doi:10.1212/WNL.0000000000012454.

[3]賈哈維·J·達馬尼, 瑪麗·簡·德索薩, 漢娜·L·範埃弗裏, 等. 西梅在調節炎癥途徑以改善絕經後婦女骨骼健康方面的作用[J]. 營養學進展, 2022;13(5):1476-1492.doi:10.1093/advances/nmab16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