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劉剛(化名)是一名建築工人,他最近總是感覺全身乏力,動不動就手腳發麻,平時能一口氣扛3個麻袋的他,現在連提一筐雞蛋都覺得累,這讓一向覺得自己是「鐵人」的劉剛感到十分困惑。
妻子見他整日提不起精神,也是十分擔心,於是就再三催促他趕緊去醫院掛號看看,劉剛這才不情願地來到了醫院。
醫生在了解劉剛的情況後,並沒有先讓他去做檢查,而是叫他把手攤開看看,語氣平緩地說道:「你的青筋多且顏色深,手指暗紅發紫,應該是幹體力活的吧。還有你說雙手發麻、手指冰涼,這是你過度勞累、心肺功能不佳的體現。」
劉剛一聽這話也覺得神奇,醫生竟然一看手就知道自己是從事體力勞動的,甚至還知道自己過度勞累。
隨後,醫生又讓他做了系統性的檢查,確定沒什麽大問題後,給劉剛開了一些增強體質的藥物回去調理。吃了兩周藥後,劉剛的身體大有好轉,又恢復到了原先的狀態。
其實,醫生手診這件事並不罕見,我們手上的一些特征,的確能判斷身體是否健康。
一、最新研究:手上有這1個特點,是長壽標誌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手相,這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占蔔方式,一般透過手掌的紋路就能判斷一個人的運勢和壽命。當然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會透過這種方式來預測自己的命運了。但手和我們的壽命,確實是有一定關系的。傳統中醫認為,人的手上有許多經絡,透過手的顏色、狀態乃至力量,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國外的專家團隊也透過研究證實了這種觀點。
早前,芬蘭於衛斯屈萊大學的專家團隊開展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采集了342443名40~108歲芬蘭人的基因和健康數據。結果發現,雙手握力較強的人,患常見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其他人降低了 2%`10%。同時,握力每增加1kg,全因死亡風險就會降低3%。
另有復旦大學的研究學者在艾爾茲海默研究領域知名期刊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顯示絕對握力增加5kg,患老年癡呆的風險就會降低12.6%。
研究人員指出,肌肉力量是衡量長壽和患病風險的重要指標,肌肉力量更強,往往預示著更長的壽命和更低的患病風險。因此握力強的人,通常也會更長壽。
那麽,手部握力多少才算「合格」呢?
通常情況下,50-59歲的人群,握力在12-17 kgf是健康水平,而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握力在8-14 kgf才算健康。
當然,這種精確的數據一般要使用電子握力測試儀才能測量出來,平時我們也可以透過提重物的方式來判斷自己的握力是否合格,比如單手提5kg的重物,如果行走100m就覺得沒勁了,說明握力不夠,還需要加強鍛煉。
不過,絕大多數人在鍛煉時都會忽略握力,因此日常生活中進行適當的握力訓練十分重要,比如使用常見的握力器進行鍛煉。如果家中暫時沒有握力器,也可以將橡皮筋套在五指上,透過手指的擴充套件運動增強握力。每天只需花上半小時,就能輕松提升握力、強身健體,肌肉力量變強,人也能更長壽。
二、壽命長短,雙手先知!這4種異常需警惕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在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時,才發覺自己是生病了,其實不然。有些時候,當身體真的出現癥狀時,代表著病情已經加重了。那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健康是否存在隱患呢?答案其實就藏在我們最熟悉的雙手上。
看看自己的雙手,如果出現以下4種異常,一定要警惕:
1.手指腫大
手指腫大的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杵狀指」,所謂杵狀指就是手指末端腫脹或鼓起,這是由於血管擴張和組織水腫造成的,晚期也可能會出現增生。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系主任醫師劉曉紅提醒,出現杵狀指,很有可能是患有心血管、肝臟、腎臟、胃腸道、呼吸系統等方面的疾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2.雙手發麻
導致雙手發麻的原因有很多,平時久坐不動或者過度勞累,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當然,精神壓力較大、運動量少或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纖維紊亂也會雙手發麻。除此之外,如果長期雙手發麻,需要考慮是否是腦血管疾病、神經炎所導致的。
3.指甲有黑線
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魏愛華表示,指甲上出現黑線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受真菌感染或外力摩擦導致的,不過也不排除甲母質痣或惡性黑色素瘤等情況。前面幾種影響都不大,關鍵是惡性黑色素瘤,這是一種惡性的皮膚癌,一旦發現,治療和預後的難度都很大,因此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去醫院排查。
4.手指暗紫、發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王曉彥表示,正常人的手指都是紅潤的,如果手指暗紫或發黑,這意味著手指局部可能存在血栓,貧血患者可能也會出現這類情況,中醫通常將這種現象歸為氣血不足之證。不過天氣寒冷的時候可能也會出現手指暗紫的情況,日常多揉搓手指,補充營養,就能緩解癥狀。
三、醫生:這3種運動最延壽,每天30分鐘長壽無憂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很多老年人都很註重長壽,因此就會有意識地增強鍛煉。運動的確可以促進健康,但並不是所有運動都能達到長壽的效果。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呂紅斌表示,這3種運動能降低疾病死亡風險,對普通人群的健康最有益:
1.體操、瑜伽等室內有氧運動
我們在室內進行有氧運動時,吸入的氧氣與需求基本保持平衡,這種運動對鍛煉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功能、減肥都有很好的作用。同時,室內有氧運動也特別適合三高人群,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降低36%,如果每天堅持鍛煉1小時,就能降低約27%的全因死亡風險。
2.遊泳
遊泳能鍛煉全身肌肉群,而且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降低41%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還能維護呼吸器官機能。如果堅持每周遊泳3-5次,一次遊30分鐘,能夠降低約28%的全因死亡風險。而且人在水中運動時,關節所受的壓力較小,更不容易損傷。
3.羽球、桌球等揮拍運動
羽球、桌球這類揮拍運動,需要調動身體的多處肌肉群,能鍛煉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同時這類運動需要較高的專註度,能使大腦處於活躍狀態,這樣就可以延緩大腦衰老,增強心血管健康。 每周堅持1-2小時的揮拍運動,可以降低56%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全因死亡風險也能降低47%。
其實健康出現問題的警報也許就藏在身體最顯眼的地方,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留意身體各部位出現的異常情況,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排查,切不可大意。
參考資料:
[1] 有這三個特點的人,可能是長壽「體質」.諾輝.2024.09.05
[2] 人活多久,看手腳就知道?壽命長的人,手腳一般有這5個特征.醫學原創故事會.2024.08.24
[3] 延壽效果最好的3項運動,居然沒有走路?第一名竟是.......CCTV生活圈.202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