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世界心臟日,今年9月29日是第25個世界心臟日,旨在提高公眾對心臟健康的認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鼓勵人們采取積極的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心臟。
65歲的楊叔叔先後兩次進行了冠狀動脈支架術,共植入了4 枚支架。
今年4月份因呼吸困難,動則氣促,雙下肢重度水腫等癥,診斷為心力衰竭,采用西醫治療的方法,到今年8月份,已經反反復復5次在西醫院住院治療,療效不理想,且在近2天病情進一步加重,目前被診斷為難治性頑固性心衰。
於是他慕名來到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一科 住院治療。繼續使用「四駕馬車」的西醫標準治療,配合中醫的辨證施方和傳統治療。
僅僅八天時間,楊叔叔就像換了個人,精氣神恢復,水腫消失,從說話氣促、走兩步就呼吸困難,到可以步行到河邊,甚至還說要騎電動車。
出院時,他的心衰指數恢復正常。中西醫協同,從心衰疾病的根子上力挽狂瀾,逆轉難治性頑固性心衰。
一、中西醫協同為何出奇制勝?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一科李誌主任 介紹,心力衰竭作為各種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尤其是重度心衰、難治性頑固性心衰患者,病情復雜,預後較差,給心血管臨床治療帶來了巨大挑戰。
對於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心衰,西醫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常規治療,同時控制血壓、改善心肌供血等。盡管短期內癥狀有所緩解,但患者生活品質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且長期西藥治療存在副作用及耐受性問題,如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損害等,增加了治療難度。
傳統中醫藥在治療心衰方面往往出奇制勝。在臨床中,不同原因的心臟病導致的心衰患者,盡早透過中醫的辨證施方,和西藥聯合治療,可從根本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癥狀和預後。
中醫立足於整體論,認為導致心衰的原因是:病位在心,可累及肝、脾、肺、腎等臟器,臨床以虛實夾雜證多見,本虛以氣血陰陽虧虛為主,標實為痰濁、寒凝、氣滯、血瘀、水飲等膠著纏綿為主,臨床往往虛實夾雜,錯綜復雜。
這位患者透過四診合參後被考慮為心陰陽兩虛,夾水飲血瘀為患,雖然西藥強心、利尿、擴血管讓患者的癥狀消消停停,但隨即又起,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陰陽失衡,和水道通利。改善血瘀之癥。
針對其情況,中醫施以補陰溫陽、祛瘀利水、益氣強心之法。讓患者從根本上力挽狂瀾,從而逆轉難治性頑固性心衰。這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衰疾病的獨特優勢和魅力。
二、中醫藥治療心衰有哪些優勢?
1、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
中醫根據患者癥狀、舌象、脈象,辨證施治,采用個人化方劑,既體現了中醫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又實作了治療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2、多靶點幹預,綜合治療
中醫治療心衰不僅著眼於心臟本身,還關註整體臟腑功能的協調與恢復。透過調節氣血、陰陽平衡,增強機體自我修復能力,減少並行癥的發生。同時,中藥中的多種活性成分可能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纖維化等多靶點效應,對心衰的多條病理途徑產生積極影響。
3、減少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
相比西藥,中藥往往具有較為溫和的藥性和多成分協同作用的特點,能夠減少單一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在改善心衰癥狀的同時,中醫還註重調理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透過情誌疏導、飲食調養等方法,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4、長期管理,預防復發
中醫強調「治未病」的理念,在患者癥狀緩解後,繼續透過中藥調理體質,鞏固療效,預防心衰的復發。此外,中醫還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量運動、合理飲食、調節作息等,為患者的長期健康保駕護航。
本例難治性頑固性心衰患者的成功治療,充分展示了中西醫協同在心衰治療中的獨特優勢。中醫的辨證論治、多靶點幹預、減少副作用及長期管理等優勢,為心衰患者提供了中西醫結合的模式,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和益處。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一科 朱筱婧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