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實力彰顯!醫生團隊妙手「剝除」女子巨大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病竈

2024-06-29健康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婦科方小玲教授團隊聯合普外科任峰教授團隊、血管外科李全明教授成功為一例巨大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後復發惡變的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
47歲的羅女士,2006年因巨大兒行剖宮產手術;2022年10月因「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在當地醫院行「腹壁腫塊切除+腹壁缺損修補術」;2024年2月患者在腹壁及右側腹股溝自行捫及多發腫物,3月就診於當地醫院,彩超提示臍下瘢痕處皮下約2cm結節。
短短兩個月時間,患者腹壁及右側腹股溝包塊增長迅速伴隱痛,5月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行彩超發現腹壁皮下可見一約13cm腫塊,腫瘤標誌物明顯升高,方小玲教授考慮「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後復發惡變」,將其收住院。
入院後完善核磁共振檢查,考慮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惡變可能性大。除腹壁皮下及右側腹股溝淋巴結大面積病竈外,盆腔內右側髂血管處亦有一約7cm大小病竈,包繞髂血管,與血管關系密切、分界欠清,考慮轉移竈。
患者病竈範圍大,多處轉移,手術難度大,在方小玲教授主持下,術前聯合普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位專家及婦科護理團隊進行了多學科討論,針對手術方案、術中風險、術後註意事項等展開詳細評估及討論,於2024年5月13日由方小玲、任峰、李全明同台為羅女士進行了「腹壁腫物切除+子宮全切+雙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切除+大網膜切除+腹壁缺損人工網片修補術」。
術中將肉眼可見的病竈全部切除幹凈,腹壁缺損面積達20cm×15cm,透過兩塊人工網片才成功將幾乎完全缺損的腹壁縫合;術後病檢結果報酬為腺癌並多處轉移。術後在多學科團隊精心的治療下,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患者腹壁傷口愈合良好,目前在繼續化療中。
方小玲教授介紹,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出現、生長、浸潤,反復出血,進而引發疼痛、不孕及結節等。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腺體或間質異位種植到壁腹膜至皮膚之間的組織內,一般位於盆腔手術瘢痕處或接近手術瘢痕部位,大多都有既往的婦產科手術史,最常見的是剖宮產,也可繼發於經腹子宮切除術、羊膜腔穿刺術等。
腹壁內異癥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診斷應盡早手術,病竈較小時手術難度小,術後並行癥少,有利於完整切除病竈,減少術後復發,防止惡變。病程越長則術後組織缺損越大,切口張力大不易愈合且不容易切凈病竈。
另外,方小玲教授指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可預防的,嚴格把握剖宮產手術指征,嚴格規範手術操作,可避免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婦科是省內最早成立子宮內膜異位癥特色專科門診的科室,已組建國內一流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團隊,方小玲教授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學組委員,參與制定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指南共識。
團隊近十余年來承擔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6項;發表內異癥相關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不論是基礎研究還是臨床診治都處於省內及國內領先水平。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婦科2021年成為中國子宮內膜異位癥診療一體化示範中心之一,在湖南省內成立了包括24家醫院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診治一體化聯盟,系統規範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診治,團隊內異癥綜合治療有效率99%以上,不孕癥成功率85%以上,已成功診治眾多疑難或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
此病例系醫院婦科有史以來診治過的病竈面積最大、手術最困難的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該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體現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作為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多學科合作的能力。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婦科團隊始終堅持發揮學科優勢,不斷提升診治品質,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優質、全面的診療服務。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婦科 章婷婷 譚倩霞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