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王坤:中國特色乳癌診療惠及世界|致敬第七個中國醫師節

2024-09-20健康

距離紐約市中心不遠,在霓虹閃爍的曼哈頓一棟大樓裏,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腫瘤科王坤正在美國頂尖醫院——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SKCC)的乳腺中心學習。讓王坤驚訝的是,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竟然有一棟樓專門提供給乳癌治療,更驚訝的是患者足不出樓就可以診斷、治療、就診、住院、手術,並且有一整支多學科團隊負責他們的治療。看著眼前的一切,王坤暗下決心:要將這種既專業又方便的診療模式帶回中國,讓中國更多乳癌患者得到專業的救治。十余年後,王坤真的實作了這個夢想,他帶領團隊讓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腫瘤科,從跟跑到領先,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乳癌診療道路,他的研究結果被指南收錄,惠及全世界乳癌患者。

早期診斷,精準篩查

為患者帶來治愈希望

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腫瘤科的歷史,要追溯到2003年,彼時醫院已成立了乳腺科,這也是全國最早一批單獨設立乳腺科的醫院。2010年,王坤到MSKCC乳腺中心訪學。那裏獨特的乳癌多學科、全程管理的診療模式,讓王坤心裏種下了一顆在國內發展出中國自己的乳癌診療中心的種子。2016年醫院成立乳腺腫瘤科,王坤把國外所學,全面投入到科室的建設中,建成了一座服務於乳癌患者的「All in one」大樓。

對所有腫瘤來說,早診早治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減少治療強度,降低治療成本,並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腫瘤科早診如今是什麽樣的?王坤給記者舉了個患者的例子。

有一次,患者小徐拿著一個鉬靶影像找到王坤,說:「醫生,這上面說我的乳腺上有一些泥沙鈣化,只有一兩公釐,還需要手術嗎?」王坤告訴她,此時的腫瘤就象一個大房間裏找出幾粒沙,一般技術手段無法找到「沙子」,但是使用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腫瘤科的早診技術可以,我們有三維立體定位系統,可以準確定位腫瘤。此時的腫瘤只是癌前病變,即原位癌,使用微創手術就能治愈。

科室特色的早診技術,在2003年建立之初就已形成。乳腺腫瘤科老一輩專家就非常註重乳癌早診。在醫院的支持下,科室引進了國際先進的微創系統和X光定位鈣化竈穿刺系統,將很多癌前病變和早期乳癌扼殺在萌芽。這一系統可使原位癌占所有乳癌患者比例提升至20%,這一早癌診斷數據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也奠定中心在乳癌早診方面強大的特色。

乳癌早期診斷面臨的主要難題是,患者在無癥狀階段不會主動就醫。「如果乳癌能用手摸到腫塊,此時已是晚期。」每次見到這種情況,王坤就非常惋惜。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團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們進行了科普和媒體宣傳工作,並透過「名醫下基層」等活動,將先進的診療理念和技術推廣至基層,提高公眾認識到早診對癌癥治療非常重要。

在早期診斷方面,團隊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在影像技術方面。結合B超、鉬靶和核磁共振各自的優勢,團隊透過多模態融合技術系統,準確判斷腫瘤的大小、位置等資訊。此外,他們還將人工智慧技術套用於早期診斷,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分析鉬靶、核磁共振影像,精準辨識早期微小病竈,從而實作早期診斷和治療。

團隊關於影像組學等方面的早診工作也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包括【外科年鑒】(【ANNALS OF SURGERY】)和【英國外科雜誌】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在內的權威腫瘤學和外科學雜誌上。

與此同時,王坤教授團隊還與體檢中心聯動,確保體檢篩查出乳腺有異常的人群,可透過綠色通道快速轉診至乳腺腫瘤科,並接受相應的檢查和治療指導。「我們希望透過努力,讓更多患者能夠早發現、早治療,重拾健康。」王坤說。

保乳治療

從「談癌色變」到「爭相」保乳

「2010年之前,中國的保乳率還不到10%,而國外可達70%。」王坤教授回憶,「當時我們完全按照國外的方法進行保乳手術,但效果並不理想。

「中國的保乳技術發展經歷了學習和探索兩個階段。」王坤介紹,早期中國主要借鑒國外經驗,采用低切緣保乳術,但由於中國女性乳腺小、腫瘤較大和國外乳癌患者腫瘤特點存在差異,該方法在中國套用效果並不理想,容易出現局部復發。

「中國保乳率的提升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素:一是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對生活品質更高的追求;二是診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王坤表示。

三陰性乳癌是一種侵襲性較強的乳癌亞型,缺乏靶向治療藥物,預後相對較差。然而,新輔助治療的出現為三陰性乳癌患者帶來了希望。團隊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三陰性乳癌新輔助治療研究。經過不斷摸索和實踐,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新輔助治療方式,「透過術前化療和靶向治療,可以讓 50%~60% 患者術前腫瘤縮小,此時再做保乳手術效果特別好,復發率也降低到2%左右。」王坤表示:「我們的新輔助治療研究成果被美國NCCN指南采納,標誌著中國特色的乳癌診療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這一結果成功後,王坤團隊並未止步,而是將新輔助治療套用到了更多乳癌亞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乳癌新輔助治療體系。「如,對HER2陽性乳癌患者,我們采用靶向聯合化療方法。透過針對不同型別乳癌精準施策,很多患者可達到病理完全緩解,既提高了保乳率,也提升了療效。」

除了新輔助治療方面的成績,王坤團隊還致力於推動外科技術的進步。他們針對新輔助治療後腫瘤退縮模式(向心型退縮和篩型退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切除方法,並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預測退縮模式,提高保乳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如今,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關註保乳治療。王坤團隊接診的患者中就有一位70多歲的奶奶,在體檢時被查出乳癌,家人勸她切除乳房,她卻堅持要找王坤做保乳手術。一問原因才知道,奶奶是一位舞蹈教師,她希望保留乳房,維持良好的形體,繼續她的舞蹈事業。王坤毫不猶豫地幫她實作了這個願望,手術非常成功。「這件事讓我深受感動。」王坤說,「它讓我更加堅定了推廣保乳治療的決心。」

賦能基層

讓中國乳癌事業造福更多女性

如今乳癌治療方式和當初已不可同日而語。有些早期乳癌可以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配合先進的影像技術和病理診斷技術,只用1~2公釐的隱藏小切口精準切除病竈,最大程度地保留乳房功能。並且在一線城市,頂尖醫院的保乳率已接近50%,與國外先進水平相當。然而,這樣的結果在中國的一些基層地區卻達不到。

王坤在基層義診時就遇到過這樣的患者,乳房都已經破潰,還沒有去醫院檢查治療,這讓王坤痛心疾首,「那麽多好的技術沒有套用到這些患者身上。讓我感覺到還有很多基層工作要做。」

基層很多患者就醫意識不強,往往等到癌癥發展到中期甚至局部晚期才就診,錯過了保乳的最佳時機。王坤強調,提高保乳率的關鍵在於早期篩查和及時就醫。他建議,基層地區應加強乳癌的科普宣傳,提高居民對乳癌的認識和篩查意識。透過普及B超、鉬靶、核磁共振等影像技術,實作乳癌的早期診斷。同時,基層醫療機構應加強與上級醫院的合作,建立綠色通道,確保患者能及時獲得專業治療。

「賦能基層,讓中國乳癌事業造福更多女性」,這不僅是王坤的心願,也是每一位乳腺科醫生的使命。「我相信,透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乳癌將不再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難題。」

從繁華的曼哈頓到充滿生機的中國,王坤和他的團隊與中國千千萬萬臨床、科研工作者們用幾十年的奮鬥,讓中國乳癌診療事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中國幅員遼闊,擁有眾多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和豐富的病例資源,這為中國乳癌診療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我們將透過不斷創新,讓新的臨床研究成果和技術快速套用於患者,提升治療效果。同時,將這些成果推廣惠及全世界,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做的事。」王坤說。

來廣州地鐵1號線和6號線,和王坤教授偶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