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國人的腸,感謝駱承庠

2023-12-20健康

作 者 丨 李君

華商韜略出品 ID:hstl8888

1年賣出近1億盒的三角「奶片」,背後藏著一段東北往事。

結腸癌,而且是晚期。

1992年11月,63歲的好萊塢女星奧黛麗·赫本在洛杉磯一家醫院做了全面檢查之後,出來的結果讓現場所有人說不出話來。

兩個月後,佳人謝世,噩耗震動全球。

而這原本是場可避免的悲劇。

醫生推斷,大約5年前,赫本就已患上了結腸癌,但因結腸癌早期病情極其隱蔽,即使有些癥狀,也非常容易誤診,而操勞的赫本又相對忽視了健康,直到倍感疲憊,體力不支,她才去醫院檢查。

赫本的悲劇,也讓全球公眾更加關註一個領域——腸道健康。

事實上,這早就是備受關註的領域,並且至今還在引領著全球性的醫藥健康產業革命。

其中的一個關鍵時刻是,1905年前後,免疫系統研究的先鋒之一,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梅契尼科夫,在保加利亞旅行時的意外發現。

當時的保加利亞生活水平相當落後,但梅契尼科夫卻註意到,這裏有很多長壽老人,包括百歲老人也是一大把。

進一步研究之後,梅契尼科夫得到了兩個關鍵資訊,這裏的人都有飲用一種酸奶的習慣,而這種酸奶裏有一種特殊的微生物菌種,即後來為我們熟知的保加利亞乳桿菌。

梅契尼科夫由此推斷,保加利亞人的長壽應該是與這些菌有關,這些菌可能會扼制腸道代謝的腐敗物,進而增強免疫力,提升生命健康。

更深入研究之後, 梅契尼科夫破解出一道影響人類健康至今的密碼:腸道健康的人身體才健康, 腸道菌群產生的毒素是人體衰老和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而發酵乳中的乳酸菌則能抑制這種毒素,延緩人體衰老並預防相關疾病。

1907年,梅契尼科夫系統地闡述了自己有關乳酸菌和長壽的觀點和發現。他對乳酸菌的認識為全世界的腸道健康研究開啟了新的視野。

一場從腸道健康出發的科研與產業大幕由此開啟,並從西方傳遞到東方,從當時延續至今,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類健康。

1919年,法國出現世界上第一家酸奶工廠,一個新的產業因此誕生。

1930年,日本學界成功自人體腸道分離出乳酸桿菌,並據此推出了風靡世界的乳酸菌飲料——養樂多,再次引發新的產業與健康革命。

中國也持續追趕,不但接連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而且建立起了自己的產業陣營,不斷迎來創新時刻。

1937年,奉先在【科學大眾】上發表了題為「酵母」的文章,文中關於酵母之培養及制造環節對於酵母醪之制備,首次提到了使用「乳酸菌」。

1949年,上海益明食品廠成立並推出「光明」品牌,光明成為中國最早的牛奶品牌。之後,完達山、伊利、蒙牛等乳業公司陸續成立,撐起中國乳業的半壁江山,並紛紛推出鮮奶、酸奶、乳酸菌飲品等。

專註於腸道調理的活菌膠囊也開始進入消費者視野。上世紀90年代開始,回春生、貝飛達、整腸生、媽咪愛、阿泰寧等眾多益生菌活菌膠囊陸續獲批、上市。

從各類酸奶、乳酸菌飲料,到益生菌粉、活菌膠囊……一時間百花齊放,將中國腸道健康產業推入新行程。

華潤江中便是這一行程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提到江中,很多人都會想到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江中牌復方草珊瑚含片等經典產品,但它還應該被關註的,是對中國自主益生菌產品與產業的創新發展,以及對國人腸道健康的普惠式貢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2013年上市的「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以及圍繞於此的一系列創新。

而這一切,包括江中在此領域的創新發展,都得感謝一位老人。

1958年,留學日本、鉆研乳制品技術的駱承庠,在時任中國林業部副部長劉成棟的幫助下歸國。

1924年生於浙江的駱承庠,12歲因為戰亂開始流亡,先後輾轉中國台灣、日本念書、工作。

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他熱淚盈眶,立誌要以所學參與新中國建設。 「數年奔波雖有所學而無所建樹。立業報國,以遂赤子之心。」

駱承庠在中國台灣和日本主攻的都是畜牧與乳業,回到國內,他決心繼續發揮專長,為中國乳業的追趕盡上自己的力。

東北是重要的黃金奶源帶,駱承庠因此判斷,中國乳品方面的發展也要從東北開始。於是,他沒有回到條件更優越的家鄉浙江,而是選擇了東北農學院(現東北農業大學),借地利之便從事畜產品加工研究和教學。

發展乳業的關鍵,在於發展現代乳制品技術。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還處在解決「吃飽」問題的階段,喝牛奶更是奢望。全國奶牛只有12萬頭,一些城市雖然開始建設國有牛奶場,但技術、生產十分落後。於是,駱承庠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在東北農大的實驗室裏,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一個個科研成果接踵而至:研制出的「大顆粒即溶奶粉」,解決了國產奶粉即溶問題;研發的嬰兒一、二段奶粉,則為國產嬰兒奶粉向母乳化方向發展奠定了基礎,打破了進口嬰兒奶粉的高價壟斷……

那些日日夜夜,在奶場、工廠、實驗室,經常能看到一個忙忙碌碌的瘦高身影。 駱承庠實實在在扛起了國產乳品建設的大旗,研究成果頻出,新中國乳品行業技術的空白被一一填上。

他的研究帶動著新中國乳品工業體系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為國內一些「土奶粉」樹立了高品質乳制品樣板。正是這些技術硬實力的沈澱,為之後一大批優質中國奶企的崛起打下了穩固的地基。二十多年後,蒙牛、伊利等乳品巨頭的快速發展甚至走上國際舞台,幾乎都是建立在駱承庠等老一輩乳業人從零到一艱辛探索出的技術路徑之上。

東北農大也成了中國乳業人才的搖籃,駱承庠培養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並在中國乳業的各個領域獨領風 騷。

駱承庠對中國乳業的貢獻,還不止於技術的「硬」,更在於一顆心的「真」。

為了匡正生產,把那些奶粉勾兌的「假冒鮮奶」趕出市場,建立科學的巴氏奶「標鮮」制度,敢說真話的駱承庠不畏強勢,為堅決反對「禁鮮令」據理力爭,奔走疾呼。

由於「禁鮮令」符合部份乳企利益,他們絞盡腦汁地要「勸服」駱承庠,駱承庠不為所動,最終在抗爭5年後,「禁鮮令」終於被廢除。「良心永遠大於利益」是他所秉承的中國乳業最後的底線。

這顆樸素的「真心」也讓駱承庠在乳品及微生態制劑的研制過程中,更關註消費者的實際問題。

由於當時運輸條件較為落後,有益菌在低溫條件下才能存活,當時的中國也並沒有發達的冷鏈技術,普及酸奶太不現實。

如何才能提升國人腸道健康,讓更多中國人吃上酸奶?

秉持這一初心,他開始思考:能否發明一種「固體酸奶」,讓乳酸菌擺脫溫度制約,同時還能保留酸奶調理腸道的最佳效果?

當時的國內,實在缺少支持他研究的基礎,腸道微生態制劑產業和技術幾乎都是空白。但這非但沒有影響駱承庠的決心,反倒讓他更有使命感,一定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成果。

1976年冬天,東北的銀裝素裹裏,駱承庠在哈爾濱閻家崗的實驗室裏開啟了乳酸菌素實驗。

從駱承庠家中到閻家崗,要倒2次車,下車還要走5裏路,開啟實驗後,駱承庠幾乎每天都往返於這條漫長寒冷的路。

1978年,披星戴月做了2年實驗的駱承庠團隊終於從傳統酸奶中獲得嗜酸乳桿菌,再結合噴霧幹燥技術,將菌種發酵物幹燥,做出了中國的第一份乳酸菌素。

駱承庠團隊制備出的 乳酸菌素不僅品質穩定性好,還可常溫儲存,徹底擺脫了傳統工藝中菌種必須在低溫狀態下才能存活的束縛,可以作用於腸道日常調理,對腸內異常發酵、急慢性腸炎及腹瀉等有顯著效果。

他把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毫無保留地介紹了乳酸菌素的生產工藝與品質標準。

如一聲驚雷,駱承庠的成果轟動了整個中國微生態制劑研究和套用領域。

因為它打破了西方菌種壟斷,讓中國得以在全球微生態制劑研究領域獲得一席之地,同時,也為億萬中國人的健康填補了又一個空白。

但在當時,中國百業待興,乳酸菌素的作用還缺少被大範圍普及的條件。

直到一家制藥公司站了出來。

「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20世紀90年代,在以駱承庠為首的老一輩乳業人的技術播種之上,中國乳業很快迎來了收獲之時。

隨著這句響亮的口號,國產乳品蓬勃發展,眾多乳制品牌如雨後春筍陸續成立,老牌奶企重煥生機。

益生菌和腸道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斷科普之下,被普通中國人接受。從酸奶到乳酸菌類飲品,從液態奶到固態益生菌粉,各種各樣的益生菌產品層出不窮。

含活性乳酸菌的酸奶因其酸甜美味的口感引領潮流。只不過酸奶不易保存,很多超市和偏遠地區依然很難達到冷鏈的「無縫銜接」;對一些不習慣喝冷飲的人來說,冰涼的酸奶下肚反而成了負擔;一些酸奶的價格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做出一款既有卓越功效,也有極致口感,方便人們長期和高頻使用的產品,由此成為很多企業瞄準的機會。

從中國人自主這個角度出發,2003年,基於駱承庠的研究成果,華潤江中正式啟動了乳酸菌素片研究。

從日常護嗓的江中牌復方草珊瑚含片,到日常助消化的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長期以來,江中堅定地踐行「家中常備藥」的發展定位,並已經循著這一路徑做出了很多擁有國民度和美譽度的明星產品。

這家由江西中醫學院的教師與學子創業而來的藥企,理念也一直很純粹: 「有家的地方就有江中」, 只有把綠色生態、智慧制造、技術研發做到極致,才能讓國人的家庭小藥箱更安全,體驗更愉悅,更有溫度,使良藥不苦口,中藥還好吃。

延續這一理念,這一次,江中的目標依然是研發一款能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中國老百姓家中常備的日常護腸產品。

而後來的發展證明,江中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但卻也選擇了一條最困難的道路。

從原料的選取,到配方工藝,再到臨床實驗,尤其是這個既要有「藥」的顯著效果,又要有「食」的美味體驗,還要價格親民,讓產品最大程度普惠的既要,又要,還要,讓江中「吃盡苦頭」卻甘之如飴。

歷經打磨,2013年,江中向消費者正式推出了利活牌乳酸菌素片。

我們的腸道環境好比一塊土壤,土壤肥沃才能種出好莊稼。如果是一塊鹽堿地,無論補進去多少有益菌也會很快「枯死」,治標不治本。而利活牌乳酸菌素片從根本出發,以「養」菌代替「補」菌, 把腸道「養」成一片沃土,才能讓有益菌生根發芽,最終讓腸道「養」出自己的有益菌。

而且其口感也像極了酸奶,這也是後來很多消費者都稱利活乳酸菌素片為「固體酸奶」,並常備家中、包中,隨時「嚼一嚼」的關鍵原因。

也是因為做到了「既要,又要,還要」,把一個原本成熟的成果用10年時間去改良、創新,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也收獲了更大的成果與成功。

藥品的嚴謹與功效,酸奶般的酸甜口感,不需冷藏、隨身攜帶的高度便捷, 加之華潤江中品牌背書,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一上市就受到好評,在一眾乳酸菌素片類產品中拔得頭籌。

消費者用購買力「投票」:上市第二年,利活牌乳酸菌素片就跨入OTC億元俱樂部,2020年,「利活牌乳酸菌素片」銷售額更是突破10億,強勢霸榜零售藥店微生態制劑第一品牌。

「嚼一嚼、養一養,養出有益菌,調理好腸道」, 最終潛移默化,融入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不少人已經把利活乳酸菌素片從江中所希望的「家中常備」,主動升級成「包中常備」,「當奶片,一炫炫一板」。

最重要的是,這小小的一片,讓中國酸奶持續下沈與普及,很多沒有條件喝到酸奶的人,都能透過這片「固體酸奶」,過上了「不是酸奶,勝似酸奶」的生活。

這是駱承庠最初的夢想:他的這個初心,因為江中的獨特再創新而超出預期的實作了。

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推向市場的第三年,即2015年,駱承庠逝世。這位新中國乳品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看到利活乳酸菌素片服務更多國人,應該也是無比欣慰。

他曾寫下一首打油詩總結自己的人生,其中兩句是:「回首往事何所恃,報國有門心跡顯。」

每年數億人,嚼著酸酸甜甜,奶香濃郁,又能「養出有益菌,調理好腸道」的利活乳酸菌素片,也可以說是其心跡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