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哪些婦科疾病可以找中醫治療?建議女性朋友多了解,多多益善!

2024-09-01健康

中醫認為婦科病的治病因素,若論外感常以 寒、熱、濕 為主,若論內傷則從 憂、思、悲、驚 房事不節 者居多。

婦女在經、帶、胎、產期中易於傷血,使機體常處於血不足而氣有余的狀態,因而,在上述致病因素,引起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常的時候最易損傷沖任二脈,從而產生 經、帶、胎、產 方面的疾病。

婦科病的中醫治療,著重在調整和恢復全身機能,女性由於生理關系,易傷於血,以致氣分偏盛,性情易於激動,常常影響心、脾、肝、腎的正常功能,導致沖任損傷,因而治療時,需要註重於調氣血、和脾胃、疏肝氣、補腎氣。

調氣血: 婦科病雖重在血,但血隨氣行,無論何種因素,只要影響氣或血,就會使氣血失調而引起疾病,所以治療要以調理氣血為首要。氣血協調,則五臟安和,經脈暢通,沖任脈盛,則經、帶、胎、產諸病自可痊愈。

和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而沖脈又屬於陽明,婦女谷氣盛則血海滿而經候如期,胎孕正常。如脾胃失調,生化之源不足,就可能發生月經、胎產方面的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調和脾胃,資其化源,則病自愈。

疏肝氣: 肝藏血,其性喜沖和條達。若肝氣平胡,則血脈流暢,血艾寧靜,周身之血亦隨之而安。如因憂郁忿怒,損傷肝氣,木郁不達,化而為火,則肝陽上亢。肝陰益傷,在經、帶、胎、產諸病中,多見胸脅脹悶,小腹疼痛,乳房脹痛,眩暈等癥狀者。因此,在治療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

補腎氣: 腎為先天之本,又主藏經氣,所以它是機體生長發育的動力。婦女腎氣充足,沖、任二脈方可通盛,才有行經和孕育的能力。反之,就易於發生婦科疾病。因此,補腎氣,也是治療婦科病的一個重要方法。

中醫能治以下但不局限於以下各類婦科病:

1、月經病

月經病是指以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異常為主癥,或伴隨月經周期及絕經前後出現明顯癥狀為特征的一種疾病。月經病是婦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被列為婦科病之首。

常見的月經病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期延長、 經間期出血、崩漏、閉經、痛經、經行前後諸病、經斷前後諸證等。涵蓋西醫範疇的「月經不調」、「異常子宮出血」、「閉經」、「多囊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等。

2、帶下病

帶下病是指帶下量明顯增多或減少,色、質、氣味發生異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癥狀者。帶下明顯增多者稱為帶下過多;帶下明顯減少者稱為帶下過少。

3、婦科雜病

凡不屬經、帶、胎、產和前陰疾病範疇,而又與女性解剖、生理特點有密切關系的疾病,稱 為「婦科雜病」。常見的婦科雜病有不孕癥、婦人腹痛、癥瘕、陰挺。婦科雜病。

4、婦科手術患者的術後康復

婦科手術大致可分為腹腔鏡、宮腔鏡、開腹及陰式手術,中醫內治、外治等方法對術後惡心、嘔吐、腹脹等胃腸道反應以及惡性腫瘤術後淋巴水腫等常見癥狀均有療效。

艾灸: 腹腔鏡術後腸脹氣無法順利排出,此時艾灸可以大顯身手了。透過溫熱刺激,灸在中脘、關元、湧泉等穴位 ,能幫助術後患者促進胃腸蠕動,灸後再配合穴位上適當按摩,可加速胃腸的蠕動,排出瓦斯。

耳穴壓豆: 麻醉術後常常會出現惡心嘔吐等脾胃功能失調的癥狀。中醫在耳廓內取耳穴,將磁珠膠布貼敷於所選穴位上,每天進行數次揉按捏壓,以局部有酸、麻、脹、痛感為宜,可緩解術後的不適感。小小的耳朵上可有上百個穴位能夠治療各種疾病。

穴位貼敷: 采用中藥藥膏,貼敷於身體穴位,有溫胃止嘔、理氣健脾、緩解腹痛、幫助睡眠之功效。

針刺: 針刺是透過刺激穴位,調整人體氣血流通。

敲黑板!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婦科 始創於1954年,歷經葉嵩高、楊升三等幾代婦科人70年的傳承和積累,秉承「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理念,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法為您解決婦科問題!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直中醫醫院 婦科 黃群

(編輯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