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從無到有再到心血管專科領先,一家專科醫院的華麗蛻變

2024-03-10健康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赫 侯佳欣)第一例冠狀動脈造影手術,第一例PCI手術、第一例雙腔起搏器植入手術……許許多多個第一在這家位於廈門的專科醫院誕生。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自2001年成立至今,用23年時間發展成為區域內最具影響力的疑難重癥心血管疾病診療基地。
23年,對於一家醫院的成長來說,並不算長。
也是這23年,在院長王焱的帶領下,廈心完成了一家醫院從無到有、從名不見經傳到躍居國內心血管醫學界領先地位的華麗蛻變,以獨有的「廈門速度」贏得患者、同行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一組組數據都是鮮活的證明。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CMI(病例組合指數)值連續五年位列全國「其他專科手術組」第2名;年完成心血管手術近2萬台,常規開展各類心臟瓣膜介入手術、人工心臟植入術、主動脈夾層急診手術等高難度復雜手術,70%以上的患者來自廈門以外的其他地區。
如今,廈心更是被認定為委省共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省級示範醫院,整體發展駛入「快車道」。
短短23年,這家醫院是如何實作高品質發展的?3月8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王焱。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您是廈門市首批重點引進人才,從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來到了廈門。當時為什麽選擇從香港回到內地?又為何投身心血管病領域?
王焱:上世紀90年代,中國心臟病介入手術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是我前往香港求學的初衷。1996年,香港全年介入手術3100例,而人口量龐大的內地介入手術卻不足3000例,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2001年即將從香港大學完成學業之際,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受邀來到廈門。當時,市政府及市衛生局和醫院的領導們問我,「畢業後能不能回到廈門,我們要成立一個心血管病專科醫院,政府非常想把心臟學科做起來!」幾經思考,再加上我的老師——國際知名心血管病專家何世華教授的支持,我最終決定前往廈門。我當時懷揣的夢想是:建立一座實力強大的心血管病醫學中心。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大樓。受訪者供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從2001年成立至今,23年間,廈心已成為委省共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更是福建省唯一的心血管病專科醫院。能否請您介紹一下醫院這些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是什麽驅動著它高品質的發展?
王焱:20多年前,我剛到廈門的時候,我們只是在一家綜合性醫院裏面成立一個心臟病醫學中心,醫生人數不多。隨著廈門的發展,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的醫、教、研等各方面快速發展,並且實作了從中心到醫院的跨越式發展,2014年底正式獨立建院,成為福建省唯一的三級心血管病專科醫院。
醫院發展技術引領和創新是非常重要的,早年我們完成了廈門的第一例冠狀動脈造影手術,第一例PCI手術、第一例雙腔起搏器植入手術……在所有人的努力下,許許多多個第一在這裏誕生。近年來,我們每年都開展數十項的新技術,填補了廈門市、福建省乃至國內、國際專業領域的多項空白,多項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醫院還牽頭或者參與了很多心血管創新器械的國產自主研發,比如像去年底我們完成了全球第一例的機器人經導管二尖瓣微創手術,使用的機器人就是我們和醫療器械企業深度合作研發出來的。
如今,廈心還加大了在心血管健康產業方面的投入,不久前牽頭聯合2家高校院所、10家科技創新企業共同組建廈門市心血管健康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瞄準心血管健康領域核心技術問題,加速推進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全球首例機器人經導管二尖瓣微創手術在廈心完成。醫院官網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福建省衛健委在全國率先開展全省範圍的「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廈心更是成為了福建省首家推行全院無陪護管理的醫院。在去年兩會上,您也提了一份有關「無陪護模式」的提案。這種模式的優勢在哪裏?臨床實踐中的套用效果如何?
王焱:在中國,我們常常看到「一人住院,全家受累」,尤其是現在很多家庭是「421」的結構,一對青年夫妻要照顧4個老人,一旦老人生病他們就得請假到醫院陪護,這會給他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同時也會讓整個社會效益變得低下。基於此,我們開創了「無陪護模式」。
「無陪護模式」是指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在院間的檢查陪護、身體照料、生活需求都由護士和經規範化培訓的醫療護理員負責,減輕家人的照護壓力。廈心從2017年開始推行「無陪護模式」,目前已經打造了一支緊密型的照護團隊,為全院所有住院患者提供全方位照護服務。
我們要求心內科的家屬留陪不超過5%,心外科病區不超過15%,留陪的家屬其實也是陪而不護,主要是感情上交流、陪伴,吃喝拉撒等生活上的需求都是由護理員負責。費用方面一級陪護每天收費170元,二級陪護每天收費120元,三級陪護不收費,同時每天免費提供三餐。從效果來看,患者滿意度很高,我們醫院的患者滿意度長期排在福建省前列,2021年和2023年分別排在福建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第一名和第二名,除了全方面的優質服務外,無陪護管理也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無陪護模式下,護理人員在病房內陪伴患者。醫院官網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才是醫院的立院之本,我們了解到這幾年廈心在人才引進和人才的培養上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在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上投入很大,您覺得如何讓這些醫學人才「引得來、留得住」?
王焱:醫療水平想要提升,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加入廈心的青年才俊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來自北京大學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知名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從政策層面,福建省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引進人才可享受等同於副高職稱的優厚待遇,同時還有著非常優渥的科研條件。
舉例來說,廈門市有很多公租房和專家周轉房,我們醫院積極申請這樣的房源,無論員工是單身還是有家庭,都可以以很優惠的價格入住,甚至免費入住,等將來自己買房了再搬出去,這是吸引人才很重要的方法。此外,我們還有相應的購房補貼,補助金額最高可達200萬。
當然了,工作上我們也會給年輕醫生們壓力,讓他們獨立、快速成長,在臨床和科研各方面都有要求,尤其是做手術的醫生,無論內科外科,對他們會更嚴苛,要求他們盡可能將手術並行癥降到最低,用紮實的手術功底贏得老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您曾多次提出要發展國際醫療業務,能否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廈心推進醫院國際化行程方面開展的一些工作?
王焱:國家衛健委很早就提出要發展國際醫療業務,但我們現在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醫療仍沒有發展起來。我們現在的很多醫院都設立了國際醫療部,主要是給在原生的長期居住的外籍人員服務,所謂國際醫療服務是指外籍人士以旅遊等方式專門到這裏來體檢或進行治療。
2022年9月,以金磚「中國年」為契機,我們發起成立了「金磚心血管健康創新中心」,得到金磚國家心血管專家積極響應。2023年起,我們接著發起「心苗存取學者計劃」,重點面向金磚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招收青年醫生,每年有15-20名存取學者來廈接受心血管專科培訓。前期我們已經有了與國際交流的很好基礎和平台,也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專程到我們這裏體檢和接受治療,未來我們還要打造一個國際醫療平台,吸引更多東南亞乃至全球患者來到這裏就醫,讓我們的國際醫療服務能夠放射線更加廣大的地區。
「心苗存取學者計劃」的4位元存取學者與廈心醫療團隊交流。醫院官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