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約有40萬左右的新發胃癌患者,占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一半左右,大部份胃癌患者以60歲以上的中、老年為主。胃癌發病率相對高的地區為福建沿海地區,西北地方的寧夏、甘肅、青海,陜西,以及內蒙古、黑龍江等地。
家中兩位親戚確診胃癌,姑父手術後十幾年後依然象正常人一樣生活,天天接孫子上下學;叔叔術後一年卻離開了人世……親戚們很疑惑,為什麽都是胃癌區別卻這麽大呢?
正值2024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聽聽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彭智教授如何解惑。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彭智教授
彭智教授介紹,胃癌患者生存期和預後的差別非常大,早期胃癌大機率能治愈,如果是晚期胃癌則只有非常小的機率才能治愈。特別早期的胃癌患者透過ESD(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切除約有95%能達到治愈目標。初始有其他地方轉移、晚期的胃癌患者目前五年生存率不超過10%,醫生對於這些患者的治療目標不是治愈而是盡可能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質。
胃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已確定的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經常飲酒、攝入過多含鹽的食物,燒烤,腌制食品,飲食結構中蔬菜、水果的含量相對偏低等。
早發現、早治療是影響患者愈後和生存的決定性因素,怎麽才能盡早發現胃癌呢?彭智教授強調做好這三點。第一,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人胃鏡體檢是必不可少的,胃鏡可以幫助早期確診胃癌。第二,如果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盡早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需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所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定轉為胃癌,只是相比於幽門螺旋桿菌陰性來講,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發生胃癌的機率更高。在我們國家大概一半的人群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因此不必過於恐慌。第三是飲食結構調整,戒煙、限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腌制的食品,含鹽量過高的食品。
腫瘤的發生並沒有特異性癥狀,一般來說,如果經常覺得胃部有胃痛、反酸、飽脹感、噯氣等癥狀建議做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對於人體損傷非常小,不用過於擔心。如果胃部不適的患者在用藥、改善飲食之後,癥狀仍然沒有緩解甚至加重,或者反復發作,醫生也強烈建議做胃鏡檢查排除腫瘤。
手術和化療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術後復發轉移率高和化療有效率低、緩解持續時間短仍然是胃癌患者預後差的主要原因。長久以來,晚期胃癌的一線治療都是基於化療為主的單藥或聯合方案。而傳統化療藥物很難將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至一年以上,這顯然與目前臨床胃癌患者迫切的治療願望以及長生存的追求有較大的距離。亟待全新治療方式,改變目前晚期胃癌藥物治療的窘境。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取得的重大進展為胃癌治療提供了新的靶向治療策略,以Claudin18.2為代表的新靶點藥物「初露鋒芒」。相比單純化療,化療聯合Claudin18.2能夠讓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目前靶向Claudin 18.2的單抗在日本已經獲批了胃癌相關的適應癥,期待我們國家也能盡快獲批,未來一定有部份胃癌患者將從這個靶點中得到明確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