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總覺得耳朵癢卻掏不出東西,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2024-09-30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言表的微妙煩惱,比如耳朵癢。對於很多人來說,耳朵癢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然而有一部份人卻不這麽認為。
他們三天兩頭耳朵癢,總是忍不住想伸手去掏耳朵,可不管怎麽掏又掏不出東西,一旦停下來耳朵又會接著癢。
45歲的左先生就是典型例子,他很喜歡掏耳朵,幾乎每次洗完澡都要掏一下,不然總覺得哪哪都不舒服。平時有事沒事就坐在那掏一下耳朵。隨著掏耳朵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他感覺耳朵越來越癢。
後來耳朵甚至還出現了異常分泌物,但由於身體沒有明顯不適,所以也就一直沒當回事。直到後來他發現聽力明顯下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並前往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為外耳道鱗癌,並且已經發生了轉移...
耳屎作用很大,勸你別輕易掏耳朵
很多人平時對掏耳朵上癮,覺得掏耳朵很解壓恨不得把耳屎掏得幹幹凈凈,殊不知耳屎並不是一無是處,甚至有很多我們想不到的作用。
耳屎學名叫「耵聹」,作為外耳道皮脂腺、耵聹腺分泌的蠟質代謝廢物,耳屎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醇類、脂肪酸、灰塵和皮屑等。
一般情況下耳屎是不需要刻意清理的,因為耳道有自動清潔功能,比如我們平時說話、打哈欠和咀嚼時,耳屎會自行排出外耳道。
如果你經常忍不住掏耳朵或者過度清潔,可能要承受以下幾個後果。
①中耳炎或耳聾
耳道裏的鼓膜厚度只有0.1mm左右,掏耳朵時如果掏得過深或者用力不當,會導致鼓膜損傷、穿孔,在遇水時很容易誘發中耳炎,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耳聾。
②內耳道濕疹
耳道的皮膚非常脆弱,反復刺激很容易讓其充血腫脹、發炎、長癤腫等,從而引發慢性糜爛,誘發濕疹。
③耳垢栓塞
我們在使用棉簽掏耳朵時可能會將耳朵越推越深,長此以往可能形成耳垢栓塞,引發耳痛、聽力減退和眩暈等。
④耳屎越掏越多
經常掏耳朵會導致外耳道受到刺激,讓皮膚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使得耵聹的分泌增加,從而出現惡性迴圈。
總覺得耳朵癢卻掏不出東西,怎麽回事?
看到這,也許有人忍不住反駁了,我也不想掏耳朵,但不掏的時候耳朵就癢得難受,不得不去掏耳朵。那麽,總覺得耳朵癢卻又掏不出任何東西,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①過敏反應
對食物、蟎蟲、花粉和粉塵等過敏的人,在接觸到這些過敏原後,耳朵就可能出現癢、腫脹以及充血等癥狀,這時候就要盡量遠離過敏原。
②外耳道異物
生活中一些細小的頭發、睫毛等異物進入耳朵,可能會導致耳朵瘙癢或疼痛。
③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屬於外耳道皮膚的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一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多數時候會合並細菌感染,常表現為耳朵裏面瘙癢,尤其是在夜間時瘙癢加重。
④外耳道濕疹
外耳道濕疹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耳道瘙癢,不過一般會伴隨著黃色分泌物的滲出,同時還可能出現異常的疼痛感,此類癥狀一般呈現出反反復復的特點,有些處於急性期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局部的灼燒感。
⑤咽喉炎
咽喉炎可導致咽鼓管內的分泌物增加或堵塞,從而導致內耳壓力上升,因此很容易引發耳道瘙癢癥狀出現。
⑥中耳炎
中耳炎一般會導致短暫性的聽力下降,此外還會導致陣發性的瘙癢與刺痛,這一般和耳朵出現感染有關。不過這裏要提醒的是,急性中耳炎一定要重視並及時治療,否則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並行癥,甚至引發鼓膜穿孔和流膿等。
耳朵出現這種癥狀,可能是癌
除了耳朵癢以外,耳鳴也是最常見的問題,需要註意的是,有些耳鳴的背後可能預示著大問題。
耳鳴首先要考慮的是外耳疾病、中耳疾病、內耳疾病以及累及聽覺系統的疾病,這類疾病一般會損傷耳朵內部的結構或功能,從而導致聽力下降或耳鳴。
其次要考慮的是心腦血管疾病,有研究顯示,在患有耳鳴的心臟病患者中約有86.7%的患者先發癥狀是耳鳴反而不是心絞痛,另有8.6%的患者有心絞痛和耳鳴。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耳蝸對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所以耳鳴可以當作早期冠心病的重要標誌之一。
另外還有可能是腦癌,由於腦腫瘤會壓迫到聽覺神經,可引發耳鳴、耳聾多為單側持續,隨著腫瘤的壓迫,耳鳴癥狀逐漸消失,聽力能力則持續下降。
最後要考慮的是鼻咽癌,因為鼻咽癌會累及咽鼓管的咽口,從而導致耳鳴和傳導性耳聾。因此在出現單側耳鳴或者單側耳閉塞感,感覺耳朵像是進了水或者被棉花堵住了,一定要重視,必須要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
耳朵應該這樣掏!
切記不要用尖銳物體掏耳朵,這類物體一般指的是小拇指指甲、火柴棍和筆等。
如果耳朵非常癢難以忍受,可以先嘗試用手輕輕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這樣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瘙癢。
如果還是不行,或者說耳屎確實很多了,那建議用滴耳劑,比如氧化氫、甘油以及礦物油等。每天滴兩次,每次讓滴耳劑在耳道中保持兩分鐘左右。
要是以上方法都試了還是無法緩解,那就找個醫用消毒棉簽,將棉簽放在溫開水中浸濕,並將棉簽上的水分擠幹,放進外耳道,朝著一個方向輕輕旋轉,深度不要超過2cm。
最後特別提醒一下,如果耳屎在短時間內莫名明顯增多,或者耳朵長期癢卻找不到明顯誘因,建議及時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