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回顧:「不老女孩」,7歲像老太婆,17歲長出娃娃臉,如今很幸福

2024-02-02健康

一、異變初現,女兒早衰

1994年,四川自貢,一個名叫曾玉珊的小女孩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她擁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唇紅齒白,是父母眼中最可愛的寶貝。孩子四歲那年,曾玉珊的父母離異,母親改嫁他鄉,和女兒斷了聯系。曾父獨自撫養女兒,盡管家境貧苦,但他對女兒的愛從未減少分毫。

然而好景不長,七歲那年,曾玉珊發生了變化——皮膚開始變得幹燥、頭發大把脫落,最讓人驚悚的是,她的臉上出現了深深的皺紋,活像一個百歲老人。與外貌反差強烈的是,曾玉珊的智商卻停留在兩三歲孩子的水平。這種「早老癥」令她父親憂心忡忡。他帶女兒到處求醫,可各大醫院的醫生都束手無策,無法明確診斷。

曾玉珊狀況的反常引起了鄰裏的議論,有人猜測她得了某種罕見疾病,也有人懷疑這是曾家犯下了孽,遭了報應。這些流言使原本就備受打擊的一家人雪上加霜。此後,曾父四處奔波謀生,孜孜不倦地照料患病的女兒。然而,他的身體也在這艱苦的生活中每況愈下。

二、舅母救助,女兒蘇醒

在絕望中,有善良的人向他伸出了援手。原來,曾玉珊的舅公舅婆得知了她的遭遇,主動提出收養她。王舅公和胡舅媽已經年過花甲,卻拋開安逸的晚年生活,只為這個怪病纏身的孩子尋找治療的希望。

他們把多年的積蓄拿出來,帶曾玉珊在各地醫院求醫。終於有一天,在北京某醫院,曾玉珊接受了手術,成功切除了腦腦下垂體上的腫瘤。術後她的病情有了明顯緩解,面部皺紋消退,臉色紅潤,活力十足,仿佛重生一般。

隨著年齡增長,舅公舅媽擔心起了曾玉珊的未來。他們希望能找到她的母親,讓她回到母親身邊。然而曾母得知女兒痊愈的訊息後,卻因為新的家庭而拒絕認女。

三、婚姻安康,母女相認

面對生母的再次拋棄,曾玉珊一時難以接受。在舅公舅媽的鼓勵下,她漸漸走出陰影,在廣州找到了一份工作,開始過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有一天,曾玉珊結識了一位和她命運相似的男青年朱原。兩人陪伴彼此渡過生命的低谷,最終走入婚姻的殿堂。如今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婚後,朱原鼓勵妻子再次尋找生母,這一次,在女兒含笑安好的景象面前,曾母終於放下了芥蒂,和女兒相認,一家人團聚。

在英國,也有一位和曾玉珊類似經歷的女子——林賽。5歲時,她因腦下垂體腫瘤接受術後,身體停止生長,面容保持著孩童的稚嫩。盡管她的婚姻和媽媽身份常招來非議,但林賽學會了坦然面對。如今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依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著溫馨的家庭點滴。

四、社會應關愛,他們也需要溫暖

像曾玉珊和林賽這樣的病人,他們不僅需要來自醫學的救助,也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愛與溫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摒棄成見,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多一份善意和支持,他們的人生才不會那麽孤單無助。

此外,關註並支持罕見疾病的研究與預防也很重要。要加強醫務工作者對這些疾病的學習和認知,重視公眾科普健康教育。還需要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持,真正讓罕見病患者享有應有的權利,共享社會資源。

只有當他們生活在一個包容、溫暖與陽光的環境中,這些命運多舛的孩子們,才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展現出生命最頑強的生命力。

「這篇文章寫的真好,讓人不禁為曾玉珊父女感到心疼。」

「是啊,好在最後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舅公舅母的大愛讓人感動。」

「我覺得生母的做法很不負責任,第二次見面就應該原諒女兒了。」

「這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吧,總是把新的家庭看得比親生骨肉還重要。」

「不過我很佩服曾玉珊和林賽這樣的人,面對困境而不屈不撓。」

「是啊,她們的經歷也讓人反思,生活中需要更多溫暖和人情味。」

「同意文章中號召大家給予罕見病患者關愛的倡議。這不光是政府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點什麽。」

「支持支持!只要每一個人都能傳遞溫暖,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

本文話題:上天為她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她開啟一扇窗,周圍人的愛也能治愈她,您覺得呢?歡迎下方評論,喜歡文章的話還請關註加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