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腦動脈瘤一定要手術治療嗎?手術風險多大?如何選擇合適的療法?

2023-12-08健康

腦動脈瘤是指腦動脈血管壁上的異常膨出,由於膨出部位像個瘤子,所以我們稱之為動脈瘤。

腦動脈瘤血管壁的結構薄弱、彈性差, 有可能在情緒激動、用力排便、疲勞等血壓升高時,腦動脈瘤極易發生破裂 ,被稱為 「一顆埋藏在腦中的不定時炸彈」 ,在腦血管意外中,由腦動脈瘤引起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發病率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 死亡率卻居第一位。

腦動脈瘤的危險性在於其破裂出血之前, 90%的病人沒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 只有極少數病人,因動脈瘤影響到鄰近神經或腦部結構而產生特殊的表現或者不適癥狀,或是在體檢中偶然發現。 這也就意味著,很多患者直接失去了早期的合理幹預, 一旦破裂 ,30%~40% 的患者當場死亡,在存活的患者中,經過手術及康復治療,部份仍會留下嚴重殘疾,這嚴重生命健康。

為什麽會得腦動脈瘤?

其實不外乎先天性因素和後天因素。 腦動脈管壁的厚度為身體其他部位同管徑動脈的2/3,周圍缺乏組織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動脈分叉部;管壁中層缺少彈力纖維,平滑肌較少,同時也有血流動力學方面的原因。

後天因素則是可控的, 最重要的是動脈硬化,導致動脈硬化的因素均是動脈瘤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吸煙、高脂血癥、肥胖等,這些是可以控制的,其它如感染和創傷則是極少的情況。

腦動脈瘤一定要手術嗎?手術的風險有多大?

如果科學管理它就是小毛病,不破裂或者在破裂之前成功去除;如果沒有科學管理,出現破裂情況,同時手術不及時或發生並行癥就是大毛病。

由正常迴圈的血液流向動脈瘤體內時,在血流壓力的作用下,瘤體上或瘤頸薄弱處發生破裂,血流沖出正常血管外,產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引起嚴重的病理反應。 手術目的 是將動脈瘤隔絕在正常腦迴圈之外,保護血管壁薄弱的動脈瘤暴露在正常的血流或異常的血流動力學之中,這樣就 減少了破裂的風險, 同時 避免了其生長的可能。

未破裂的顱內動脈瘤並不一定需要手術。 因為顱內動脈瘤存在自然破裂風險與手術風險,首先要做的事應該是權衡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身體狀態(基礎疾病)、預期壽命、腦動脈具體情況等 權衡動脈瘤的自然破裂風險與手術風險的高低。

如果要采取手術 ,這個手術的風險有多大呢? 我們先來看顱內動脈瘤的兩種手術方式:開顱手術和介入栓塞治療。

1、開顱手術

是透過顯微開顱,在腦組織之間的自然間隙分離腦組織,從血管外暴露動脈瘤,從瘤頸處入手,動脈瘤夾夾閉瘤頸,阻止血流進入動脈瘤體內,從而去除了動脈瘤破裂與生長的風險,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這種瘤頸夾閉術比較經典,但開顱手術包括更多:瘤頸夾閉術、動脈瘤加固術、動脈瘤孤立術,血管搭橋術等。

2、介入手術

是透過血管內途徑,透過股動脈或橈動脈將彈簧圈或支架送到動脈瘤內或載瘤動脈,彈簧圈可以直接閉塞動脈瘤;支架可起輔助作用或血流導向作用,減少彈簧圈從瘤體中結束可能;密網支架可以減少流入瘤體的血流量,達到血流導向、血管重塑的作用;手術方式上可分為:單純彈簧圈栓塞、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密網支架植入術、載瘤動脈栓塞術等。

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互相補充, 如何選擇?主要依據: 動脈瘤的部位、動脈瘤的形態、病人的年齡、病人的全身狀況、發病後患者的神經功能狀態,醫生的經驗,患者及家屬的選擇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制定。

溫馨提醒大家:

「拜登」 46歲時因「腦動脈瘤」破裂,經歷了外科開顱及介入栓塞兩次手術,77歲時贏下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趙本山 曾於2009年因「前交通動脈瘤破裂」並蛛網膜下腔出血住院,經過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及後期康復治療,恢復順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時體檢, 尤其是年過40歲、煙齡長,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有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可在一般體檢的基礎上,加做頭CTA(CT血管造影)或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對自己對腦血管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及早發現未破裂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