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麻醉科:送你「醉」好睡眠 健康「圓夢」

2024-10-13健康

醫師報訊 (融媒體中心 王璐 )談到麻醉,幾乎每個人都有所了解,但大家對麻醉的認知往往局限在「打一針,睡一覺」。然而就在這看似輕松的一覺安眠背後,麻醉醫師付出了諸多努力:從術前評估、麻醉實施、術中監測到術後管理,整個圍術期過程中都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責任,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正因其重要作用,手術室、無痛消化內鏡室、無痛纖支鏡室、介入室、婦產科無痛分娩和無痛人流室、急診科、小兒科……在醫院各個角落,都散布著麻醉醫師的足跡。

近些年,除了作為手術的輔助手段以外,麻醉治療的套用也越加廣泛,擴充套件了越來越多的診療計畫。「麻醉治療學是麻醉學的一個亞專業,是指透過運用麻醉藥物、方法、技術和理念來治療慢性難治性疾病,以達到治愈或長期穩定的目的。」 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常州二院)麻醉科吳周全主任 介紹,近年來麻醉治療已經在睡眠障礙、銀屑病和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治療過程中開展了諸多嘗試與套用。

自2007年加入常州二院麻醉科以來,吳周全主任已在這片領域深耕細作近二十載。回首往昔,他見證並參與了科室從單一院區到雙院區並列、手術量從日均70台到140台的華麗蛻變。更為重要的是,麻醉科不僅在手術麻醉上精益求精,更在麻醉治療領域開疆擴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01 醫路漫漫攜手前行 深耕學科特色建設‍

在各屆主任的帶領下,常州二院麻醉學科逐步發展壯大,不斷完善科室管理,開拓麻醉科各項業務,開展新技術新計畫,努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鑄造了一支團結協作、技術精湛的麻醉團隊。而自吳周全接手科室以後,更是圍繞三大特色進行學科建設。

圍術期心腦保護 圍麻醉期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為0.2%, 而急性死亡率卻高達16%〜40%。圍麻醉期腦血管意外是圍術期嚴重並行癥,這些並行癥不同程度地延長住院時間、增加術後病死率,並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在圍術期臟器功能保護方面,科室還吸取了傳統醫學的精華,開展了中西醫結合策略在圍術期心腦功能保護中的研究,並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此外,為了更好地進行心血管手術的圍術期管理,團隊開展了圍術期食道超聲的監測計畫,為心臟手術的圍術期管理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特別是基於圍術期心臟超聲的心臟保護策略獲得了新技術引進二等獎;為了更好地進行心臟手術圍術期的腦功能監測,科室還開展了體感誘發電位在心臟手術中的套用。「我們科室在大眾科普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吳周全補充道,「談起圍術期心腦保護,大家想到的都是醫院臨床的具體診療,但其實有很多患者在院外突發急病時可以及時得到心肺復蘇,那就會對後續的搶救效果帶來極大幫助。」從2016年起,常州二院麻醉科就開始開展主題為「心手相連,點亮生命」 的心肺復蘇培訓活動,截至目前培訓人數過萬,相關培訓課程更是被納入了高校公選課當中。

舒適化診療 發揮麻醉優勢,讓舒適化如影隨形,從而為建立舒適化醫院提供保障。首先,進一步完善最佳化已開展的舒適化診療計畫:無痛胃腸鏡檢查、無痛宮腔鏡檢查、無痛膀胱經、無痛纖維支氣管鏡、舒適化口腔治療、無痛取卵和規範化術後疼痛管理;其次,以患者的就醫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探索可開展的舒適化診療計畫:無痛後裝治療、舒適化難配合性檢查、舒適化皮膚美容治療和無痛經食道心臟超聲檢查;盡可能把舒適化的理念融入到提升醫療服務的具體細節中。同時以新技術開展為支撐,以規範的流程為核心,為舒適化治療保駕護航。

麻醉治療 麻醉治療學是近年來興起的學科,其運用麻醉藥物、方法和技術來治療慢性疾病。2018年在於布為教授的大力推進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醫院盧灣分院率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麻醉治療科」,開展麻醉治療業務,其強調這將是發揮麻醉技術治療原發性頑固性疑難病癥的一條創新之路。吳周全深以為然,也開始積極投身麻醉治療的嘗試之中,率先在江蘇省開設麻醉治療亞專科,診療範圍包括睡眠障礙、銀屑病、帕金森、抑郁及精神分裂癥等,並於2021年7月建立了獨立的麻醉治療室、麻醉治療多學科門診和共用的麻醉治療病房。截至目前,已治愈或緩解抑郁或睡眠障礙患者1000余例。

02 力行所知 不憚所難為‍

「以前我們麻醉科單純只是一個平台科室,但麻醉治療的開展,可以使得麻醉醫生的角色由被動化為主動,利用我們的技術優勢參與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去。」做出嘗試麻醉治療的決定,吳周全並沒有花費很長的時間,但是要做好麻醉治療,卻需要很長時間。

為了讓亞專科的建設更為有的放矢,吳周全及其團隊開始了以睡眠障礙為主的麻醉治療嘗試。中國睡眠研究會釋出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而睡眠障礙又會與其他慢病相互影響造成惡性迴圈,但當前臨床對睡眠障礙的治療效果卻不甚理想,更有很多人多種藥物疊加卻仍難以換得一夜安眠。」在近幾年的接診過程中,最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是,有很多青少年,因為抑郁焦慮難以成眠,更別提完成學業。「如果這些孩子連睡個好覺都很難,他們該怎樣有勇氣去尋求一個美好的明天呢?」

為了帶領團隊更好地采用麻醉的理念進行睡眠調節,吳周全積極與濰坊醫學院麻醉疼痛與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安建雄教授尋求合作,成立「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創新睡眠診療中心」和「安建雄教授工作室」促進交流學習的進一步展開。有了正確的理念引導,下一步就要切實在臨床進行治療,究竟怎樣實施治療、患者會有哪些表現、怎樣操作的副作用最小、如何能在患者舒適感最好的同時又能達到更好的臨床療效……經歷了兩年的摸索,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診療流程和規章制度,更有數名碩士研究生針對在睡眠、抑郁等人群高發病率、傳統診療療效不理想等進行持續深入研究。診療範圍也從失眠擴充套件到了抑郁癥、銀屑病、頑固性呃逆、耳鳴、低顱壓性頭痛、帕金森病等難治性疾病患者。

03 但行耕耘,莫問收獲

經過三年多的摸索與嘗試,如今吳周全及其團隊以副主編的身份參與到了麻醉創新診療教材的編寫當中。同時也準備整理一本有關麻醉睡眠治療病例薈萃的書籍。「可能教材講的更多是什麽可以治療哪個病種,但是不會涉及到具體病例的整個治療過程。」吳周全分享道,「目前我們計劃從既往千余例診療的病例中,挑選出最有特色的40個病例,介紹其具體的診療策略,為其他同行臨床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吳周全及其團隊還積極投身於科普教育事業。開通了抖音帳號,利用這一新媒體平台向公眾普及麻醉知識與技術,幫助大家更加科學、理性地認識麻醉學及其在臨床套用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科普視訊中,吳周全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了麻醉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不忘提醒公眾關註麻醉前後的註意事項和可能出現的並行癥。透過科普教育,希望公眾能夠認識到麻醉不僅是手術的輔助手段,更是一門獨立的醫學學科。它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術後康復,是醫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展望未來,吳周全主任對麻醉科的建設發展有著清晰而明確的規劃。他表示,未來麻醉科將繼續圍繞三大特色進行學科建設,不斷提升臨床技術水平胡服務品質。同時,他還將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和推廣先進的麻醉理念和技術,推動麻醉學科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