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夏季無病三分虛!做好四件事,安然度夏

2024-07-05健康

進入夏天,不少人有這樣的體驗:容易疲勞,懶懶的沒力氣,食欲不好,頭暈胸悶,多汗煩熱,口苦欲飲,胃腸不適,脘腹疼痛,惡心嘔吐,失眠多夢,怠惰嗜臥,大便不調,形體消瘦等,俗稱「苦夏」,中醫叫「疰夏」。

夏天「無病三分虛」是怎麽回事?

夏季天氣炎熱,雨水偏多,人體最容易感受暑濕之邪氣,「脾喜燥惡濕」,濕氣太盛,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氣虧虛,平時腸胃不好的人,或貪涼喜冷、情緒抑郁、挑燈夜戰之人,更容易出現苦夏的癥狀。

其次,夏季氣溫升高,人體出汗增多。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易傷津耗氣,汗為心之液,汗血同源,進而引起氣陰兩虛之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口幹口渴,少氣懶言,潮熱盜汗,耳鳴健忘,形體消瘦,煩躁失眠等癥狀,到了秋涼,就會自然緩解或消失。

再加上如今人們普遍貪涼吹空調、喝冷飲等,傷了人體陽氣,很多人會有低熱、身體倦怠、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因此也就有了「夏季無病三分虛」的說法。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緩解苦夏,保持精神振奮?

養心、養脾、避暑、養陽,安然度夏

1 養心

暑熱季節,驕陽似火,熱氣蒸人,容易情緒激動,心煩急躁,易怒發火,對健康非常有害。因此,要重視心神的調養,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這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可以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如下棋、遊泳、打撲克等。如果條件授權,還可以參加夏令營、外出旅遊、消夏避暑等活動,這樣既使人心曠神怡,又可以鍛煉身體。

夏季心火偏旺,則損氣傷陰,此時吃點「苦」能夠降心火、通氣和血,還能開胃消暑、清心除煩。能夠清熱消暑的苦味菜有很多種,比如苦菜、苦瓜、敏督利、苦菊、油麥菜等。

苦味菜的清熱燥濕之力,對於因大腸濕熱而引發的痔瘡也有很好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提到:「苦菜調十二經脈,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強力明目……」。但是要註意,脾胃虛寒者少食苦菜。

2 養脾

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夏季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欲不振、腹瀉等癥狀。如果大量進食生冷瓜果,更易損傷脾胃。

所以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建議飲食清淡,可以各種粥為餐,如茯苓薏仁粥、山藥粥等作為食療,起到益氣健脾、清暑利濕的作用。

3 避暑

夏季「暑易傷氣」,即炎熱的天氣容易耗傷人體正氣,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中暑),此時要註意防暑降溫。如果出現舌質紅、舌苔少,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來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平時還可以用荷葉泡茶飲,適當吃些西瓜、冬瓜、綠豆湯。最好在午飯後睡一會兒,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可消除疲勞。外出時要戴遮陽帽、打傘等,避免在烈日下待得過久。濕衣服及汗衣皆不可久著,以免暑熱並襲,身生瘡毒。夏季不宜長時間勞動,要防出汗過多,汗多傷氣。

4 養陽

【黃帝內經】裏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陽氣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靠人體陽氣。陽氣是生命的根本、健康的關鍵。

夏天人體容易出汗,出汗離不開陽氣的推動作用。如果汗出得多,傷的不僅僅是陰,時間長了就是「陰陽兩傷」。大汗以後,人會感覺非常疲乏勞累,其實就是傷了陽氣的表現。此外,天熱時人的本能反應是尋求降溫,但如果降溫過了頭也會傷陽。比如夏天喝冷飲、吹空調、吃冰西瓜這些舉動均會傷到陽氣。

夏季這樣養陽氣,簡單又有效

1 適當曬曬太陽

夏天也要適當曬太陽,不花錢卻有效,能防止骨質疏松,也有助於卵巢功能的穩定,這是中醫所說的「以陽養陽」。早晨9點多或下午四五點鐘,曬15分鐘左右,別忘了多曬曬背,因為背上有督脈,主一身之陽。在曬太陽的同時註意勿曬傷皮膚。

2 增加戶外活動

運動非常重要,因為「動則陽生」。散步、慢跑、做操、放風箏、打球等計畫均可。要增加戶外活動,多見陽光,令身體與自然直接接觸,陽氣就被調動起來,增強衛外功能,尤其可以增加抗寒的能力。

3 空調不宜太冷

空調溫度以26℃~27℃為宜,睡眠時還應再高1℃~2℃。在空調房內腰腹不可暴露於外。特別是大汗淋漓時不要馬上進入空調房間,否則最傷陽氣。

4 少苦寒節冷飲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在飲食上應少苦寒,節冷飲(如現在流行喝的涼茶)。適當食韭菜、芥菜、蔥、蛋類、肉類、生姜等,也可選用鮮荔枝、桂圓等水果。

5 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是養陽的最好方法,需適時休息,夜則入眠,晨則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規律。夜晚睡覺時斂藏陽氣,讓陽氣休息,至早晨一覺醒來,人體陽氣隨太陽而升發,充滿朝氣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