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朝著名的商號「大盛魁」為何最終衰敗?

2024-05-31歷史

大盛魁是內蒙古地區最大的一家旅蒙商號。它持有清廷所發的「龍票」,以放「印票」帳為主要業務,活動於外蒙大部地區和內蒙西部地區。其經營範圍之廣,貿易額之大,獲利之多,在中國民族貿易史上是罕見的。

外蒙(也稱喀爾喀蒙古),原來是三汗部七和碩,清初劃分為四汗部八十六和碩,再加上科布多地區的十九和碩,共為一百零五個和碩。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廷諭把外蒙的四汗部改為愛瑪克,用會盟的地名為盟的名稱。車臣汗部改為「巴爾和屯」盟,士謝圖汗部「罕阿林」盟;紮薩克圖汗部改為「畢都裏雅」盟;賽音諾顏汗部改為「齊爾瑞克」盟。

民族間的通商貿易,是民族關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蒙漢人民由於勞動生息在相毗鄰的土地上,民族關系歷史悠久,民族間的通商貿易為各民族人民生產生活所必需,是各族人民共同的願望,絕非統治者們能限制了的,過早的情況,這裏不予贅述。自有清以來,清廷是以它的邊禁政策來對旅蒙貿易,實施嚴格監督和管理的。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征噶爾丹後,廢除了明朝的「馬市」,只開辟了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張家口、多倫諾爾(今多倫縣)等兒個貿易中心點。

稍後,也授權商人請領票照2在蒙古各地進行流動貿易,但限制相當嚴格。1789年頒布的【理藩院則例】「邊禁」條對旅蒙貿易作了些原則規定,在發放經商票照時,又有一些不成文的具體要求和限制。根據我們對老年旅蒙商人的存取,對旅蒙商主要有這樣一些規定:凡不持票照的商人,不許進入蒙旗;實際人數超過票照上的人數時撤銷票照;不按票照的指定路線和地點,進行貿易的予以處分;禁止販賣鐵器;商人在蒙逗留期限為一年,當地王公務須於一年內勒限催回票照,免其在外逗留生事;禁止商人同蒙古婦女結婚;禁止以大量的白銀貸給蒙古人……。官方對於旅外蒙商號的總數及其從業人員的總數,掌握得特別嚴格。

最初在外蒙經商的幾家主要商號,都是隨營貿易性的。由於行之年久,這些限制就不免逐漸松弛,內地商人趁機流入外蒙的絡繹不絕,蒙漢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這就是大盛魁成立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康熙年間,費揚古部隊在殺虎口(在今山西右玉縣)駐防時,大盛魁的創始人王相卿、張傑和史大學等,在費揚古的軍隊中當廚夫或服雜役。同時,也為費揚古部隊采購一些生活日用品,得便時候,也采集一些蘑菇之類的東西,挑到歸化城出賣。由於他們經常出入於邊關的集市,特別是為費揚古部隊采買食用牛羊,同蒙古人進行交易,因而逐漸學會了簡單的蒙語,懂得了一些蒙古人的禮儀和生活習慣以及相互交易的一些方法。

費揚古的部隊,在康熙統帥下,進入烏裏雅蘇台和科布多的時候,王相卿、張傑和史大學等也以負販小商的面貌,肩挑著貨物隨軍前往,作隨營貿易生意。不久便以他們三人為主體,結合殺虎口的幾個人,形成了合夥的集體小商夥,以「吉盛堂」為「堂名」,粗具商號的雛形。其後即創立了「大盛魁」。

大盛魁究竟是哪一年成立的,眾說不一。呼和浩特市舍力圖召(延壽寺)佛殿前有一面橫匾,正中寫著:「陰山古剎」四個大字,右端第一行寫著:「大清雍正甲辰上春吉日」,第二行靠近下邊寫著:「大盛魁敬獻。」匾左邊第一行靠近下邊寫著:「榆次王用慎書」。末後一段寫著:「光緒甲辰,大盛魁財夥等,因見先年敬獻之匾,調朽將墜,恐泯忱跡,遂為重書重刊,茸而新之,謹書數言,以誌重修之歲時雲爾」。在「大盛魁敬獻」五個字的上面,刻著一個棗核形的圖章,上面用篆書刻成「晉三都」三個字,以紅顏色塗染,表示明顯而莊重的意思。根據這一記載,大盛魁在雍正二年(1724年)已經是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商號了。可見所謂乾隆年間或嘉慶年間成立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傳說。

這樣,大盛魁的存立年限,即使從1724年(雍正二年)作為開始的一年,到1929年(民國十八年)宣告歇業,已有二百零五年。(這應當說是根據可靠的年數)而大盛魁實際存立的年數,卻要更多一些。大盛魁成立年代不一定就是獻匾的那一年。因為在大盛魁的名號出現以前,還有一段「吉盛堂」時期;其次,在它宣告歇業之後,直至1934年段履莊被開除出號,還推選出陳嚴甫當經理,辦理終業也有三、四年之久。根據這些情況,大盛魁實際存立的年數,可能在二百四十年左右。

大盛魁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時期中,經歷了不斷發展的過程。

清朝征噶爾丹後,在烏裏雅蘇台、科布多駐有重兵。一般把烏裏雅蘇台的駐軍稱為「前營」,把科布多的駐軍稱為「後營」。相沿日久,「前營」就成為烏裏雅蘇台的別名,「後營」就成為科布多的別名。其時,清朝以「定邊左副將軍」駐烏裏雅蘇台,統轄外蒙及烏梁海諸部落;以「參贊大臣」駐科布多,隸屬於烏裏雅蘇台將軍,轄金山額魯特北部。烏裏雅蘇台是清朝統治外蒙的一個軍事政治中心。在這裏住有大量軍政人員,需要一些商號為他們的生活服務。大盛魁的初期,總號就設在烏裏雅蘇台。科布多和歸化城只是它的重要分莊,它就是以烏裏雅蘇台為基地,為清朝的軍政人員服務,開展各項營業活動的。

隨著清朝對外蒙的統治進一步加強和大盛魁營業的發展,大盛魁為清朝軍政服務的範圍就更為廣泛。除清朝駐前後營的大員和大小部門的軍需供應,均由大盛魁經辦外,外蒙王公向北京納貢、值班和引見,也由大盛魁予以協助、聯系,並以高利貸的辦法,貸給所需的一切費用。

乾隆末年、嘉慶初年,大盛魁有了很大的發展。經營範圍更加擴充套件,清朝政府把外蒙的稅收也包給大盛魁。

1803年(嘉慶八年),清廷詔令派駐外蒙的將軍、參贊、辦事大臣和幫辦大臣等官員,會同外蒙各王公,嚴格檢查旅蒙商的經商票照,並嚴令每年徹底檢查一次。經過這樣的檢查,在烏裏雅蘇台、庫倫、科布多、恰克圖以及在外蒙其他各地進行貿易的旅蒙商,很多因為沒有經商票照,或者因為所持的經商票照業已過期,被驅逐出境。有的還受到罰款和沒收貨物的處分。而大盛魁由於和清廷派駐外蒙的軍政大員、軍隊和王公貴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它不僅沒有被驅逐出境,沒有受到絲毫損失,而且得到了一個大發展的機會。它以極便宜的價錢,接收了那些被驅逐的旅蒙商號的鋪底和貨物,開設分號。這不僅使大盛魁得到了大筆意外的財富,而且接受了許多旅蒙商號多年來在外蒙的貿易關系。清朝政府沒收下的貨物,官員們不會處理,也以廉價賒給大盛魁,這就使大盛魁又得到了一種意外的好處。

道光年間,大盛魁一方面擴大銷售地區和增加經營貨物品種的數量,一方面加大放印票帳的數量。這時清朝把征收驛站的費用也包給大盛魁,這樣,大盛魁的營業就更加發展了。

鹹豐以後,它又在一些城市廣為增設分支機構和小號,不僅獲得了大量利潤,也形成了一個自成體系的、龐大的商業網。

大盛魁就是這樣經過不斷發展,成為外蒙市場上一家壟斷性的大商號。

盛極一時的歸綏城和大盛魁,從清末開始衰落。這是因為晚清以來國內和國際形勢的劇變。

清朝著名的商號「大盛魁」最終衰敗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經濟環境變化:隨著清朝的衰落和民國時期的動蕩,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戰亂頻發、貨幣貶值、市場需求減少等因素對大盛魁的貿易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

競爭加劇:在國內外貿易中,大盛魁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包括其他晉商、外國商人以及本土的商貿組織。這種競爭加劇使得大盛魁的市場份額受到侵蝕。

內部管理問題:家族內部的矛盾和管理的混亂也是導致大盛魁衰敗的重要原因。隨著家族成員的增多和財富的擴大,管理上的分歧和權力鬥爭逐漸顯現,影響了企業的決策效率和戰略發展。

後期用人不當,一些掌櫃揮霍浪費驚人,侵吞號款事件屢有發生,進一步加劇了商號的財務困境。

外部政治因素:清末沙俄在中國蒙古、新疆和東北地區的侵略活動不斷擴大,使得大盛魁在這些地區的營業受到影響,日見蕭條。

俄國革命成功和外蒙古獨立後,大盛魁又喪失了在這兩個地方的商業資本和商業市場,進一步削弱了其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