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農戶白養著一頭跛腿牛,十年後,老道:這是神龍貶下凡

2024-01-05歷史

宋仁宗趙禎正在處理朝政,忽然聽見外面傳來一陣喧囂。他皺了皺眉,向左右侍從說道: 「外面怎麽這麽吵嚷,去看看是什麽事。」

侍從連忙應了一聲,快步走出殿外。不多時,他小跑著回到殿內,向宋仁宗稟報: 「回聖上,村民董某抱著一頭跛腿牛,強行要進宮請願,守衛正在勸阻。」

宋仁宗聽後,臉色稍霽,沈吟片刻道: 「既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侍從領命退下,將董某父子引入殿內。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懷中抱著一頭後腿畸形的牛犢。跟在一旁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

董某見到宋仁宗,心中惶恐,臉色發白,手足無措。少年去災卻鎮定自若,上前一步,稚聲稚氣地說: 「皇上,小的叫去災,是河北邯鄲府清河縣人。我家養了一頭跛腿牛,它是龍的化身,能夠治好我的病,願皇上開恩,請您留下這頭牛。」

宋仁宗聽後,緩緩點頭道: 「好,既是龍的化身,朕就成全你。你可知這頭牛的來歷?」

去災跪下謝過,便將牛的來歷娓娓道來。宋仁宗聽後,長嘆一聲: 「真是善哉!你我有緣,朕就收下你這頭跛腿牛,以後它就是朕的坐騎。你和你父親盡可在宮中居住。」

董某父子聞言大喜,再三向宋仁宗叩謝不已。

一日,董某帶著兒子去災在宮苑裏閑逛。去災忽然看到地上有一只兔子,就興奮地對董某說: 「爹,你看前面有一只兔子,我們去抓它玩吧?」

董某急忙說: 「兒子,這是皇宮,隨意捕捉動物會冒犯到聖上,我們還是趕快離開吧。」

去災不聽勸告,興奮地就朝兔子追了過去。誰知他一腳踩在樹根上,重重地摔倒在地,額頭撞上了一塊大石,暈倒過去。

董某見狀大驚,忙跑過去檢視,只見去災已暈死過去,額頭鮮血直流。他慌忙把去災背回房中,連忙請來太醫為他療傷。

太醫給去災療傷後,去災終於蘇醒過來,但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整日坐在床前呆呆地看著墻壁,無精打采,對外界的一切都毫無反應。

董某心如刀割,天天守在去災身邊,夜不能寐。雖然請來多位名醫診治,去災的情況卻毫無好轉。日復一日,董某愁苦不堪,臉色越來越蒼老憔悴。

一日,董某在宮外碰見一位老道士,正往東海去拜訪故友。董某上前拜倒在地,哀聲說道: 「道長有大神通,求您到我家為我兒子治病,我若得子安好,必重重謝菩薩!」

老道士點點頭,便跟董某回到他的住處。只見去災仍然坐在床前,目光呆滯,對外界毫無知覺。

老道士為去災診脈,搖頭嘆道: 「你兒腦部受損嚴重,要治愈難上加難啊。」說到這裏,老道士忽然目光一亮,望向窗外說: 「不過,你家養的那頭牛若能取到海底靈藥,或授權救你兒一命!」

董某跟著老道士來到牛棚,只見那頭畸形的跛腿牛正悠然飲水。老道士上前對牛耳語了幾句,那牛忽然擡頭長鳴一聲,隨即閃身紮入河中,消失不見了。

老道士滿意地點點頭,對董某說: 「這牛乃是遊龍派遣至人間,數日後必帶回靈藥。你且在家靜候佳音就是。」說罷打了個招呼,老道士便離去了。

約莫十五日後,董某正在家中焦慮地踱來踱去。忽聽一聲牛鳴,他連忙跑出門外,只見那頭跛腿牛渾身濕漉漉地站在院中,嘴裏叼著一株參天的靈草。

董某喜出望外,忙迎上前去,從牛口中小心取出靈草。這草葉碧綠,散發著幽香,分明便是海底靈藥。

董某將靈草煎成湯藥,哄去災喝下。半日後,去災終於睜開了久未有神的眼睛,認出董某來,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董某激動得淚流滿面,連聲謝過老道的恩德。從此以後,去災漸漸恢復了健康,還娶了漂亮的妻子,生了一個胖乎乎的大兒子。

那頭跛腿牛也在董某家幸福地生活了二十余年,最後壯年而終。為感謝它的救命之恩,董某將它厚葬在了村外的小山崗上。

一日,董某正坐在老牛的墳前出神。忽聽背後有人叫他,回頭一看,竟是當日相助的老道士。

老道士笑瞇瞇地說: 「老朋友,聽說你兒已康復,老道前來探望,可還好?」

董某忙起身迎接,感激地說: 「多謝道長當日相助,我兒得以痊愈,現已成家立業,一切安好。」

兩人寒暄片刻,老道士註意到牛墳,遂問道: 「這便是當日那頭靈牛的墳墓了?老道要為它超度,使其早日投胎轉世。」

說罷,老道士便在墳前打坐靜思。良久,他睜開雙目,沈聲說道: 「善哉!這頭牛乃是昔日天庭執法龍君,因觸犯天條被貶至人間。今已積功德圓滿,準其升天重投龍類,好生投胎!」

董某聞言激動不已,再三向老道士道謝。自此之後,他時常來此燒香拜祭,以祈龍君保佑子孫平安。

一日,朝堂之上。

宋仁宗問起董某父子近來可好,左右回稟,二人一切安好。宋仁宗聞言甚喜,當即傍晚分時,便帶幾位心腹老臣來到董某家中探望。

董某聞聽皇上駕到,慌忙迎接。只見宋仁宗笑容可掬,邊走邊說: 「朕日思夜想,特來看看兩位可好?這幾年可曾遇到什麽難處?」

董某忙謝聖恩,回說兒子去災已完全康復,新添了兒媳,日子過得安穩。

宋仁宗聞言大悅,當即從袖中取出幾塊價值連城的瑪瑙,賜給董某一家。董某受寵若驚,叩首不已。

宋仁宗笑道: 「我等一場,朕與你兒去災有緣,他當年請求留下牛犢之事,至今令朕難忘。今看他得子安家,實屬不易,這些瑪瑙便作些資助,免他再勞碌為生。」

董某叩頭致謝不止,心中激動無比。

時過境遷,這一年,去災的兒子小某已長到十幾歲。

這天,他牽著一頭白馬在村外草原上 步。忽然,兩匹頎長的駿馬從身邊飛馳而過,上面坐著兩個身著錦衣的年輕人。

兩人跑到小某身邊,猛然勒住韁繩,馬嘶鳴著停下。為首一人擡手指著小某,傲然說道: 「餵,你這頭白馬倒不錯,就給了朕吧!」

小某擡頭一看,才發現是皇室宗親的鄭王和李王。他躬身行禮,怯生生地說: 「兩位王爺,這是小人家中唯一的坐騎,恕小人不能獻上。」

鄭王勃然大怒,厲聲喝道: 「無理取鬧!你竟敢違抗本王的旨意?」說罷抽出腰間寶劍就朝小某砍來。

小某嚇得魂飛魄散,臉色蒼白,躲避不及。這時,一道人影忽然躍出,長劍當啷一聲,震開了鄭王的寶劍。定睛一看,來人正是去災!

去災沈聲喝道: 「你們欺負老弱婦孺,豈是王者之風?」

兩王見狀,羞愧難當,低頭離去。小某感激涕零,向去災叩首不已。

這日,宮中忽傳出一件大事。

只聽侍衛稟報,兩年前皇上封為靖國公的趙,於昨日在渭水畔遇刺身亡。兇手已被捕,正關押候審。

宋仁宗聞訊大驚,立即傳旨左右,命將軍百姓查抄兇手黨羽。

眾臣皆聞訊震驚,議論紛紛。其中,丞相歐陽修卻在心中暗暗點頭。

原來,此事的根源在數月前。趙權傾朝野,凡有重要事項皆由他主掌。但趙為人殘暴,數次設計害死異己。歐陽修曾向宋仁宗進諫,無奈趙勢力太大,歐陽修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如今趙被刺,正是天威昭彰。歐陽修暗自松了口氣,朝堂上也少了一個禍患。只盼宋仁宗能認清趙的真面目,不要追究他人太深。

時過半月,宋仁宗終於查明趙被刺的真相。

原來,兇手就是趙的家奴石孟孟。石孟孟年輕貌美,卻被趙淩辱玩弄。欲脫身不得,遂產生殺心。

宋仁宗了解真相後,無奈嘆息。他派人前往趙府,將石孟孟秘密接到宮中,安置在後宮修養身心。

此事才宣布趙為奸佞小人所害,不追究他人責任。朝野嘩然,對宋仁宗判案公正稱頌不已。

歐陽修聞聽宋仁宗處置,不禁淚下。他立誓今後助君主治理天下,共創太平盛世。

一時間,朝廷蒸蒸日上,人心所向,國力日益強盛。宋仁宗也漸漸洞明時事,禮賢下士,采納忠良之言。

河北邯鄲,董某一家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去災的兒子小某已長成一個正直善良的青年,深受鄉親敬重。

在老牛墳前的柏樹下,一位老者正笑容滿面地看著蹣跚學步的孫兒,心中充滿喜悅與欣慰。

多年以後,宋仁宗駕崩,董某也已人壽終凈。

然而,他們留下的美好傳說,依然在民間流傳。

每逢夕陽西下,總有孩童們聚在一起,聆聽老人講述那段跛腿牛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