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許世友晚年隱居在「中山陵8號」,每天的生活,逍遙自在

2024-04-23歷史

南京的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所在,是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後由國民黨主持修建的。在國民時期,中山陵長期擔任國民黨重要禮儀性場所。

比如國民黨每次有重要會議的時候,都會令所有與會人員到中山陵祭拜,每當國民黨有什麽重要決策,也會前往中山陵進行祭祀活動。

甚至於祭奠中山陵,還成為了國民黨高層的一個經常性的旅遊活動。他們有一筆專門的祭奠中山陵的經費,相關的公文就像是旅遊小冊子。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解放了南京以後,中山陵的管理權交到了解放軍手中。

盡管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是被中國共產黨趕跑的,但共產黨的領導人還是對孫中山先生相當尊敬,對於中山陵的維護也很用心。

在這座陵園中有一個特別的住處,就是中山陵8號。那是由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孫科修建的一棟別墅,修好以後,孫科也沒在這個別墅中居住多久,就跟著蔣介石退往台灣了。

解放軍接手中山陵以後,這棟別墅就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偶爾暫住的居住場所,後來還成了南京軍區司令的住處。

80年代,許世友將軍退休,就隱居在了中山陵8號,將這裏改造成了自己的農家小院。

許世友將軍是怎樣的人?他又為什麽要隱居在中山陵呢?

少林將軍

許世友將軍出生於1906年,家鄉是河南省新縣許窪。他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出身,家庭十分貧苦,父親又早早離世。

由於母親一個人拉扯家中的幾個孩子,實在是太過艱難,因此,為了給家裏減輕負擔,許世友8歲的時候就到嵩山少林寺拜師學藝。

在少林寺的日子很苦,據許世友回憶,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要起來練功,要倒立到天大亮才會收功。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小少年,吃過的苦可想而知。

但也是這樣的苦,才打熬出了他一身好筋骨,讓他在革命年代,炮火紛飛的戰爭環境下生存了下來。

許世友將軍的武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單打獨鬥,很多人可能都比不上他,我軍對於這位出身少林的將軍也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傳聞,比如說他會飛檐走壁、能使一手絕世少林神功之類的。

也有傳言,他之所以下山離開少林寺,是因為在回鄉探望母親的時候,失手打死了當地的地主惡霸,這才不得不隱姓埋名,四處流浪。

甚至還有說,他因為母親重病,一連闖過了少林幾十道關卡,才得以順利下山的。

許世友將軍究竟是因為什麽原因離開少林,進而加入革命,已經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在少林寺練下的基本功,成為了讓他受益終身的軍教生涯的基礎。

下山以後,許世友還曾經一度加入了吳佩孚的軍閥隊伍,但直系軍閥的行事作風令為人正直、急公好義的許世友十分不滿。

這種不滿讓許世友覺得自己在軍閥中越發格格不入,直到土地革命開始,許世友加入國民革命軍並接觸了共產主義。

盡管當時的許世友是從吳佩孚手下加入國民革命軍的,但他卻覺得共產主義的理念更加符合自己的理想,再加上當時正處於國共合作時期,因此許世友順利加入了共青團。

那一年,許世友剛滿20歲,從他加入共青團開始,他的命運就與共產主義事業牢牢的系在了一起。

第二年許世友正式加入共產黨,並且在國民黨的恐怖統治之下參加了安城起義,正式成為了工農紅軍的一員。

有傳言說許世友下山參軍之後,把自己的戰鬥經驗與少林時期學得的武林技巧融合在一起,獨創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螳螂刀法」,在戰鬥中很有實效。

當然,關於這樣的傳言究竟屬不屬實,我們無從得知,畢竟現代戰爭近身肉搏戰的機會也沒有那麽多。

可以確定的是,許世友在前線戰鬥時十分勇猛,作戰指揮上極有天賦,革命信仰十分堅定,是深受領導信任的好戰士。

建國以後1955年授勛的時候,許世友也作為中國開國將軍接受了自己的榮譽。

感情經歷

許世友的一生有過三個妻子,第一段婚姻有一定的封建色彩,是在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前結下的婚事。

當時是1924年,許世友將軍已經結束了少林寺拜師學藝的日子,回到了家鄉。按照當時的觀念,盡管他才18歲,但也算年紀不小,該娶妻生子了。

許世友的母親很快就托人為兒子學了一門親事,女方名叫朱錫明,是村裏婦救會的成員,在當時也可以算得上是進步女性了,雙方都很滿意,很快就商定下了親事。

就這樣,許世友與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朱錫明結了婚,兩個人過上了幾天恩愛的日子。

這樣平靜的生活並沒有過太久,剛剛結婚的小夫妻兩個就不得不分開。許世友加入了彈頭隊,他的母親和妻子則在家準備物資支援前線。

盡管兩人不得不分隔兩地,但許世友的妻子還是常常到前線為他們洗衣慰問,夫妻兩個也可以短暫的團聚相處。

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共育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夭折了,剩下的那個則是許世友的長子,名叫許光。

但這樣的日子也沒有過太久,後來,許世友帶領隊伍轉戰鄂豫皖根據地,離家鄉一去千裏,從那以後始終也沒有訊息傳回去。

母親和妻子在家中等了他一年又一年,那是近代中國的亂世,各地都戰火紛紛,誰也不知道許世友究竟到了哪裏,又是否還活著。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世友的母親認為不能繼續讓兒媳跟著自己守活寡,於是在她的主持下,朱錫明又嫁給了同村的一個勤勞肯幹的農民。

許世友與第二任妻子雷明珍相識於長征剛剛結束的時候,那時的延安革命根據地,是國內許多有共產主義理想的年輕人心中的聖地,自然有許多人投奔而去。

雷明珍就是那個時候投奔延安的年輕知識女性,在中間人的撮合下,雷明珍和許世友逐漸走到了一起,並且結為夫妻。

開始的時候兩個人的感情自然是極好的,雷明珍不但十分好學,而且對許世友也很體貼照顧,甚至用自己平日裏收集起來的羊毛搓成了毛線,為許世友織了一件毛衣。

可是在許世友落難的時候,雷明珍不但沒有與他共同面對,還給他寫了一封離婚信,要與他一刀兩斷。

盡管在後來雷明珍多次向他認錯,但許世友決不肯妥協,兩個人的感情也走向了結局。

許世友的第三任妻子田普則與他共同度過了余生。

許世友與田普相識於1941年,並最終於1943年春天舉行了婚禮,兩人感情深厚,互敬互愛,始終相伴,許世友晚年曾經感慨地說妻子是他一生的伴侶,並且還聲稱,如果有來世還要繼續在一起。

他們共同擁有6個子女,其中最小的女兒還是跟田普姓,名叫田小兵。

退休生活

許世友將軍一心為公,始終奮戰在前線,哪怕是1979年,他已經年過70,依舊帶領大軍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並取得了既定目標的勝利。

這位為軍教生涯奉獻了終身的老將軍,也可以說的上一句老而彌堅了。

但是,在取得勝利以後,許世友將軍卻沒有繼續在廣州軍區擔任司令員,反而激流勇退,選擇了退休。

這正是為了響應鄧小平同誌在1980年提出的建議,鄧小平認為,應該廢除幹部的終身制,讓這些年事已高的老領導可以選擇退休。

許世友將軍在了解過退休制度以後,第一時間向中央打了報告,選擇退休,過上隱居的逍遙生活。

很快他的報告就得到中央的批復,許世友原本是想要回到老家居住,可惜他的老家大別山醫療條件實在不好,中央擔心老將軍上了年紀,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因此讓他在南京退休。

其實那個時候的許多領導幹部在退休後處於一種「半退休」的狀態,退休後身處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對於國家大事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但許世友將軍認為退休就是退休,哪裏還有半退休和全退休。更是表示像他們這樣的老幹部,就是要給年輕人機會。

因此,後來的中顧委會議,許世友將軍就直接拒絕出席了。

在南京隱居的日子裏,許世友就直接住進了中山陵8號,並且最多只會見一見親人和老朋友,拒絕其他的社交。

許多人可能會覺得,許世友就這樣放棄了自己的職位,難道不會感到空虛和後悔嗎?

實際上,根據許世友將軍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他在退休以後過得相當怡然自樂,在中山陵8號過起了自己理想的種田日子。

中山陵的這棟別墅乃是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孫科修建的,頗有一些資本主義情調,園子裏種的是觀賞性的花朵。

但許世友將軍住進去以後,卻把外面的花壇全都平整過一遍,改成了菜地,自己種糧種菜,把原本的小花園改造成了自己的農家大院。

不但把園子改成了農田,許世友將軍還領著身邊的工作人員,在院子裏的池子養起了魚。甚至還專門開辟出一塊地方,自己養上了豬。

就這樣,孫科修建好的歐式別墅,徹底變成了農家院子。

那原本的花園想必是很好看的,許世友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曾經感慨,這樣美的花草,布置得像仙境一樣,全都鏟掉了未免有些可惜。

可是許世友將軍卻坦然地表示,自己是一個農民,像現在這樣種上地、養成豬,才是神仙一樣的日子。

由於身邊照顧他生活的人有許多年輕的小姑娘,她們在工作之余,常常偷偷在地裏的空閑地方種花,許世友將軍看到了,還批評她們,餓著肚子看什麽花也不好看,花能當飯吃?

這就是老一輩人的質樸思想,在許世友將軍身上的體現。

天倫之樂

許世友將軍雖然在戰場上是一員虎將,但在生活中卻很喜歡小孩子,尤其是晚年的時候,他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們到中山陵8號的日子。

他的晚輩和工作人員,有時候會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稻香村」,因為伴隨著改革開放,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變化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只有許世友將軍生活的這個小院子,還保留著古老而原始的風格。

他始終在那裏自耕自種,甚至還會上山打獵,有一年他的長子許光從家鄉到南京探望他,許世友將軍就高興地拿出自己種的地瓜,要許光帶回去吃。

每到節日和周末的時候,許世友將軍就會在家裏等著孫子孫女們到中山陵8號玩,那時候的他聽力其實已經很差了,卻總能清楚地聽到孩子們下車和上樓的聲音。

一見到這些孫子孫女們,他就會把抽屜裏自己特意留下的油條和麻花拿出來,分給孩子們吃。

對於生於長於戰爭年代的許世友將軍來說,這些油和糖都很豐富的零食,就已經是最好吃的東西了,是他少年時期想也不敢想的美味。

每當他在外面打獵回來,從抽屜裏抓起來一把油條麻花吃,他都會感到由衷的滿足。

可是這些他自己舍不得吃的零食,對於新時代的孩子們來說是根本不愛吃的過時東西,這些小孩子表現出的喜歡的樣子,更多的只是在哄長輩高興罷了。

後來許世友將軍還在院子裏種上了甘蔗,因為甘蔗還沒有成熟,孩子們就嚷著要吃,他還特地上街去買來了一大捆。

等到他自己種的甘蔗成熟了,他就把這些收獲給自己的戰友們一人送了一份,當然,孩子們也都分到了一捆。

當然,許世友將軍很快也跟上了時代,讓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給孩子們買了他們愛吃的巧克力,看著孫子孫女們圍繞在自己身邊的樣子,他仿佛又變成了少年時期的孩子王。

退休以後,許世友將軍就享受著這樣的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