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2中印沖突後,六國調解會議偏袒印度,周總理如何霸氣回應?

2024-04-28歷史

1962年10月,面對印度在中國邊境的不斷挑釁,中國邊防軍忍無可忍發動反擊。經過一個月的反擊作戰,中國邊防軍以犧牲722人的代價,殲滅印軍4885人,俘虜印軍第七旅旅長在內3968人。 中國邊防軍將之前印度侵占中國的領土全部收回後,並沒有乘勝進攻擴大戰果,反而停止進兵提出和平解放兩國邊境糾紛。

中國沒有乘勝進軍,這不僅讓尼赫魯松了一口氣。 後來的六國調停會議上,印度擺出受害者的姿態,六國卻不顧事實真相,罔顧中國的國家利益偏袒印度,當時的印度自恃有了美蘇的支持,不斷給中國施壓,當時的新中國面臨險惡的外交環境。

這種環境下,稍有不慎必將導致國家利益的損失。在如此不利局面下, 周總理 如何面對六國調停?中印兩國的調停最後又有什麽樣的結果?

中國戰勝提出和平談判,印度戰敗氣焰囂張

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中,中國邊防軍並沒有乘勝進軍,反而及時收兵提議雙方回到談判桌上,而中國的誠意並沒有換來印度的回應,尼赫魯在談判問題上依舊態度強硬,那麽為何戰敗後印度的底氣在哪裏?

中印自衛反擊戰後,中國面臨的外交局勢緊張,作為超級大國的美蘇都對蘇聯印度表示支持,英國不僅向印度表示支持,還給予軍事援助,甚至計劃向印度派遣軍事顧問團,台灣的蔣介石原本反對「麥克馬洪線」,為了將印度拉進「反共戰線」,也頻頻向印度示好。 由於在美蘇兩國的支持下,印度占據了輿論優勢,很多不明所以的國家都表示支持印度,紛紛指責中國的「入侵行為」。

中印邊界沖突一段時間內造成中國外交困局。針對這種困局,中國在錫蘭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的倡議召開六國會議(錫蘭、印尼、阿聯、加納、柬埔寨、緬甸)後,積極響應,希望能夠打破中國外交困局。 為了將中印兩國沖突緣由告知各國,周總理於11月15日,向25個亞非國家領導人發出公開信,表示:「中國政府熱烈歡迎並且衷心感謝友好的亞非國家的領導人推動中印雙方直接談判而不介入糾紛的公正努力。」

早在7月11日, 毛主席 在聽聞邊界報告後就表示: 「面對印度在中國邊境設定的據點,我們要打,但現在要克制,不可著急。一是要尼赫魯的野心暴露,二是爭取國際上認識到中印邊境是非問題。」

為了爭取國家上的支持,自衛反擊戰打響,中國邊防軍在越過「麥克馬洪線」後,只追擊到喜馬拉雅山腳下,隨後主動撤退到實際控制線以北地區。後來周總理曾說道:「我們以血的代價爭取人心。」

六國調解偏袒印度,中國為了和平表示讓步

1962年12月10日至12日,六國在錫蘭首都可倫坡召開會議,商討中印重新開機談判;兩國的邊境局勢。中國一度給予了六國很大的希望,將其視為重新開機兩國和談的契機,然而六國的表現卻令人失望。一開始印度自恃有美蘇的支持,對六國會議的態度是消極的,甚至在會議召開前印度外長梅農夫人曾表示: 「此刻舉行會議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後來尼赫魯發現六國有同情他的意思,便派人前往遊說,在印度的鼓動下不明真相的六國代表有了犧牲中國利益的想法。

在可倫坡會議上,雙方商討的原則是不談條件和建議,以輿論方式促使兩國停火談判。後來在印度的走動下,可倫坡會議很快就脫離了初衷,後來搞了一個「科倫多建議。」 其意義是,讓中國軍隊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線,無條件後撤20公裏,印度不可以不後退,還可以前進接收中國軍隊讓出來的地方。

此時的 尼赫魯 發現武的打不過中國邊防軍,只能依靠「和平」手段對中國施加壓力,達到實質擴張的目的。六 國會議最後提出的這個建議,不僅不符六國會議的初衷,更是對中印兩國邊境進行不合理的幹預,明顯有偏袒印度的意味。

面對六國會議的結果,中印兩國都不能接受。中國不會容忍印度的侵略,主張雙方都後撤20公裏。印度則主張中國軍隊後撤至1962年9月8日線,並不是1959年11月7日線。其中在1959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後,周總理為了緩和地區局勢,11月7日提出: 「中印應該從東線的‘麥克馬洪線’線,西段的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裏。」

後來在1960年4月,中國邊防軍單方面履行了這一建議,並且停止該地區巡邏。 1961年開始,印度開始在該地區全線推進,在西段建立了43個軍事據點,東段也越過了「麥克馬洪線。」由於中國邊防軍已經停止該地區的巡邏,所以到1962年8月,中國邊防軍才發現中印邊境出現異樣。

由於多次要求印軍撤離未果,中國邊防軍發動了中印邊境西段的巡邏工作,於9月8日後在東段建立哨所,與印軍形成對峙。 10月20日,自衛反擊戰打響,中國邊防軍突破東段的「麥克馬洪線」,西段拔掉了印軍的43個據點。所以印度堅持中國軍隊應當退到9月9日線,才能展開談判,實際上想保住1959年11月以來侵占中國的土地,面對印度的無理要求,中國自然難以接受。

1963年1月2日,當班達拉奈克夫人將六國調解的建議告訴 周總理 後,一向溫文爾雅的周總理當場表達了不滿: 「會議對於中印邊境沖突的認知是有偏差的……如果我們在沖突中保持原地不動,必然會引起對方更大的企圖。」

盡管中國對「可倫坡建議」十分不滿,但是周總理不打算全盤否定。六國調解前曾發表聲明,「是調解而不是仲裁」,該建議並沒有法理約束,雙方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當時的中國來說,六國調解是開啟中印談判僵局的渠道,對於中印談判有積極意義。所以當時毛主席回見班達拉奈克夫人曾說道:「現在看來,朋友的奔走還少不了。」

隨後周總理在1月4日,向班達拉奈克夫人提出中國對「可倫坡建議」的「兩點解釋」,中國可以有條件接受「可倫坡建議」,但印度必須承認中國的以下兩點內容: 一、中國軍隊在中印邊界線後撤20公裏,但印度應該保持軍事駐地不動,不僅僅在西段;二、中國邊防軍後撤後的隔離地帶,兩國不得在這裏設定民政點。 中國的兩點建議,主要目的是防止印度以設定民政點的方式,重新侵占中國領土。

班達拉奈克夫人面對中國的合理要求表示認同,後帶著中國的建議向印度如實反映中國的立場。 然而當班達拉奈克夫人到達印度,面見尼赫魯之後卻發表了另一個版本的「可倫坡建議」「澄清」,表示在中印邊界西段,中國軍隊後撤形成的隔離地帶設定民政點,由雙方進行管理,這是「可倫坡建議」的實質部份。

按照這個「澄清」,中國軍隊後撤的隔離地帶將被印度侵占,這與中國提出的「兩點建議」針鋒相對。班達拉奈克夫人的態度發生巨大轉變,實際上來源於印度的施壓。事後她曾向周總理透露,那份「澄清」實際是印度政府早已經準備好的,采用印度政府的口徑。 這也就解釋的通,為何尼赫魯看到「澄清」之後,迅即改變了以往疑慮重重的狀態,公開表示「可倫坡建議」沒有什麽害處,跟印度立場上基本上一致的。

由於印度蓄意侵占中國邊境領土,所以不斷在尋找借口。1962年11月30日,經中央政治局決定,中國邊防軍在撤離時,將繳獲印軍的武器交還,在中國邊防軍的精心維護下,印軍的這些裝備大多都完好如初。但是中國邊防軍的這一舉動被印度過度解讀,他們眼中「這是對印度軍隊的一種侮辱」,中國邊防軍交還的大量武器,表明印度軍隊曾經遭受了多麽慘痛的失敗。

當1月14日周總理收到班達拉奈克夫人的勸告信之後,由於尚未得知「澄清」的內容,所以周總理考慮到「印度政府對於可倫坡會議的建議有它的解釋」,所以決定做出讓步,不將中國的「兩點解釋」作為先決條件。 但當「澄清」公布之後,中國發現內容竟然和印度的解釋一模一樣,於是「可倫坡建議」不但沒能促成中印雙方談判,反而變成印度逼迫中國讓步的籌碼。

尼赫魯得寸進尺,周總理強硬表態

中國希望透過「可倫坡建議」促進兩國談判,但印度卻將之作為壓迫中國的談判籌碼,那麽面對局勢的變化,周總理將如何應對印度的壓迫?

印度如此一來,中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中央政治局決定,不必急於舉行中印和談。2月21日,周總理向班達拉奈克夫人致電表示: 「中國政府希望兩國官員迅速會晤,如果暫時不能舉行,中國政府願意等待。」 3月4日,周總理在致電尼赫魯的信中,周總理也不再強調兩國談判的急迫性,而是表示「願意耐心等待」。

中國亮出自己的態度後,六國調停的結果即將化為泡影,不甘就此的班達拉奈克夫人,7月7日向周總理致電,勸說周總理不要保留「兩點解釋」以促進中印談判。4月20日,周總理回信: 「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耐心等待。中印暫時談判不成,局勢也不會惡化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4月22日,薩布裏到達北京, 周總理 設宴歡迎阿聯貴賓。期間薩布裏向周總理透露采納印度看法的原因: 「此次印度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都打了敗仗,而中國無論在政治、軍事上都取得了勝利,因此我們覺得印度應該比中國得到更多的幫助。」

周總理向薩布裏表示,中國對於「可倫坡建議」表示難以接受,這些建議不但超出了中國的理解範圍,更是不公平的。周總理將中印邊境糾紛的起源,一一講解給薩布裏,最後薩布裏被周總理說服,向周總理表示: 「可倫坡的建議只是建議,不能作為裁決。」

4月27日,薩布裏在印度接受采訪,聲稱: 「談判在什麽基礎上談,應該由兩國政府決定。」 阿聯是印度之前最親近的盟友,薩布裏的這番話深深打動了第三世界國家,紛紛認識到「可倫坡建議」已經不可能作為中印談判的基礎,最後這份建議的命運也可想而知。

看到中國政府的態度之後,尼赫魯此時感到既氣憤又心虛。此前尼赫魯自恃有美蘇的支持,腰桿挺得挺硬,他以為中國會乖乖就範,卻低估了中國人民保家衛國的決心。同時,他不明白,美國不會出兵支援他。

來回忙前忙活的六國終於明白,中國在保衛國土上,不會後退一步,他們無法取得進展。終於在4月27日,六國代表宣布: 「中印兩國之間的事,應該由兩國自己決定。「 可倫坡建議」也正式壽終正寢,中國也得到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

1964年5月26日,政治軍事全面失敗的尼赫魯,在不甘和悔恨中離世,中印兩國邊境平靜下來。尼赫魯在兩國交鋒中,將美蘇大國的依靠作為談判的籌碼,與中國談判桌上不停地磨,卻沒意識到印度軍隊從未占據過上風。

中國的邊境線都是彎彎曲曲的,它們是邊防戰士流血犧牲的銘印,正是這些曲曲折折的爭奪,才勾勒出蜿蜒曲折的邊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