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彭德懷報告:美軍火力猛,誌願軍每天犧牲150人,王耀南臨危受命

2024-04-22歷史

在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歷程當中,長期面臨著如何在敵人強大炮火下生存的問題。特別是在北韓戰場敵人擁有幾乎打不完的炮彈,而我軍又不能放棄已經占領的陣地。

幸好被稱為我軍工兵之王的王耀南兩次赴朝,親自指導戰士們開挖坑道工事大振幅削減了敵人炮火的殺傷力。

這不但讓敵人吃盡了苦頭,也從根本上奠定了我軍最後的勝利者地位。直到今天人民軍隊的工程兵仍然有很強大,絕不懼怕任何火力強大的敵人。

王耀南

從運動戰被迫轉入陣地戰,北韓戰場我軍面臨嚴重困局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秘密入朝,並在雲山地區打響了第一次戰役。

我軍利用了出其不意和敵人重裝備在山地作戰中難以施展的有利條件,連續發動三次戰役將其打回了「三八線」[1]。

但是美軍畢竟是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強大軍隊,初期作戰失利並不能證明其指揮層無能。1950年12月李奇微接替因車禍陣亡的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後於1951年4月成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誌願軍發動第四次戰役後李奇微和新任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抓緊時間研究破解我軍攻勢的戰法。他們發現由於我軍重火力過於匱乏,在戰役中雖然屢次實作合圍美軍但最後都沒能將其殲滅。

李奇微

更要命的是我軍戰士只能依靠隨身攜帶的幹糧和子彈作戰,導致每次攻勢作戰只能持續五至七天。於是在1951年4月22日誌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之後,李奇微命令「聯合國軍」采用「磁性戰術」來削減誌願軍的進攻勢頭。

也就是有計劃地主動撤退以保存實力,同時消耗誌願軍戰士的體能和有限的補給。

在5月21日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下令全線後撤之後,敵人主力馬上以裝甲部隊為前鋒瘋狂反撲。

況且範弗裏特之前有過在希臘山區鎮壓共產黨遊擊隊的經驗,故這次美軍不懼在山區作戰並取得戰果。第五次戰役我軍雖然殲敵8.2萬人,但自身的傷亡也達到了空前的7.5萬。

彭德懷

戰場環境巨變導致第六次戰役被緊急取消,雙方不得不在「三八線」附近陷入了塹壕戰。

彭德懷認識到我軍根本沒有能力主動發動大規模的圍殲戰,而敵人依之前的經驗也不會再長驅直入給我們制造圍殲的機會。

可為了能夠在停戰談判中為北韓多爭取領土,誌願軍戰士必須在「三八線」附近寸土必爭。這樣就為敵人發揮其強大的陸空火力提供了機會,範佛裏特更是下令用超過規範五倍的彈藥量對我軍陣地狂轟濫炸。

每天我軍陣地都要因為敵人的炮擊而傷亡150人以上,長期下去局勢將會徹底陷入被動。

彭德懷

恰好1951年6月陳賡被任命為誌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來到北韓,彭德懷立刻找他商量對策。

陳賡結合他之前國內戰爭和抗法援越的經驗,提出現在不能再考慮同敵人面對面較量而是要透過土工作業來防禦。

但彭德懷卻說基層官兵早就開始自發地挖深戰壕和修防炮洞,但敵人強大的炮火卻讓許多戰士被活埋在自己挖的工事裏。

陳賡認為要想修築工事得需要專門的人才做指導,他們很快想到了號稱我軍工兵之王的王耀南。

陳賡

王耀南成為我軍工兵之王,臨危受命入朝修築坑道

現在提到王耀南大家都感到非常陌生,因為他1955年時僅被授予少將軍銜。

王耀南1911年底出生在湖南萍鄉上栗縣,家族世代以做鞭炮為生。

王耀南5歲就開始給大人們做幫工,很短的時間就掌握了許多種鞭炮的工藝配方。

可是他8歲那年鄰裏因鞭炮爆炸引發大火,他的家庭也受波及而變得一貧如洗。於是王耀南只好跟著家人來到萍鄉煤礦,盡管經歷過爆炸但其父親還是選擇做爆破手。

王耀南也因此繼續自學有關爆破知識,並在年長後成為了一名煤礦爆破工人。

王耀南

隨著中國共產黨支部在萍鄉煤礦建立並逐步發展壯大,王耀南於1922年加入了革命組織但在1930年才入黨。

1927年毛主席回湖南組織秋收起義時安源工人武裝成為起義軍主力之一,王耀南因為爆破經驗豐富被任命為紅軍第一師爆破隊隊長。

可沒等王耀南發揮自己的長處起義軍進攻大城市接連失敗,毛主席當機立斷率隊伍上了井岡山。

1929年紅軍進攻會昌時王耀南帶隊成功在瀏陽河上架橋,從此成了具備多種技能的工兵專家。

在王耀南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在架橋方面有過重大貢獻,長征期間中央紅軍透過的22條大河多數都是靠王耀南帶領工兵連架橋。

王耀南

王耀南更是搞爆破的高手,1933年11月進攻湖南沙縣時透過地下埋設炸藥轟塌了敵人的城墻,從而得到了中央軍委頒發的二等紅星獎章。

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耀南先後在115師、129師和晉察冀軍區擔任工程兵主任,屢次組織對敵鐵路和其它重點目標的爆破。鮮為人知的是重挫敵人的「百團大戰」最開始的戰役設想,就是王耀南提出想破襲正太線需要18個團的部隊做掩護。

但是作為工兵專家,王耀南相對低調但卻非常有用的技能則是修築防禦工事。

1941年為防備日軍偷襲我軍至關重要的黃崖洞兵工廠,八路軍總部特別要求王耀南在黃崖洞外構築工事。

日軍

他不但依托地形挖掘了有瞭望哨和連環小型碉堡的戰壕,而且還非常有預見地在頂部增加了由多層圓木和土構成的防炮擊屏障。

結果在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中,八路軍特務團300名戰士依靠王耀南的工事,居然擋住了6000名裝備精良的日軍整整五天。

在晉察冀根據地時王耀南積極組織民兵埋地雷和挖地道,既能有效保存自己還能打擊敵人;建國後拍攝軍教片【地雷戰】和【地道戰】時,王耀南都主動擔任了軍事顧問[2]。

到了淮海戰役時為了能夠殲滅黃維第12兵團,王耀南主動提出透過土工作業迫近的方式;將戰壕挖到敵人眼皮底下以便能夠突然發起沖鋒,同時也便於對敵碉堡進行爆破。

王耀南

陳賡經歷過雙堆集之戰的成功才會想到王耀南,彭德懷急忙向北京發電報要人。

此時的王耀南正在綏遠軍區擔任參謀長,接到中央的電報後於1951年9月7日到達北韓。

此時範弗裏特正肆無忌憚地用其「範弗裏特彈藥量」反復蹂躪我軍的陣地,誌願軍戰士急需找到能夠保存自己的好辦法。王耀南得到彭德懷授權之後,不顧危險親自到第一線觀察敵我陣地態勢。

他發現我軍的大部份陣地都位於「三八線」的山嶺上,常規的掩體無法做到隱蔽自然頂不住敵人的連續炮擊。於是他決定結合當年在安源挖煤和冀中挖地道的經驗,把整個「三八線」附近的山地掏空構成一道地下長城。

彭德懷

彭德懷對王耀南的建議非常滿意,緊急向中央軍委申請所需要的工兵器材。

盡管當時國內經濟非常困難,周總理還是設法從蘇聯購得了器材支援給王耀南。

於是只要敵人不發動大舉進攻,我軍戰士就日以繼夜地在「三八線」上構築坑道工事。和之前的那種功能單一又各自為戰的工事相比,新坑道不但足夠寬敞能容納一個排的戰士和必備的補給品。

而且充分地利用山體作為遮蔽,甚至能夠抵禦敵威力最大的203公釐重炮的轟擊。為了抵禦比日軍更強大敵人的破壞,王耀南還特意為坑道增加了防空、防水、防火、防毒、防潮、防寒和防炮的功能。

戰場

坑道工事剛完成不久的1951年10月初,「聯合國軍」就大舉進攻我馬良山陣地。雖然敵人至少五次占領了我軍的表面陣地,但我軍都利用坑道保存自己再出擊將其奪回。

盡管仍然承受敵人的猛烈炮火但我軍每天僅傷亡10人,換句話說我軍的防禦能力提升15倍。1951年9月18日敵人又發動了「絞殺戰」,妄圖用炸彈徹底摧毀我鐵路運輸線[3]。

陳賡馬上指示王耀南帶領工兵修築隧道以保護鐵路車輛,終於迫使敵人承認轟炸效果不佳而最終放棄。

據統計我軍在北韓戰場上修築的上萬條坑道總長超過1250公裏,而各種戰壕和交通壕的總長度甚至達到了6240公裏。

陳賡

改進坑道結構可防可攻,坑道戰我軍取得完勝

1952年10月敵人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盡管我第15軍和12軍官兵依托之前修好的工事抗住了敵發射的190萬發炮彈;最終打退了擁有118輛戰車、350門大炮和3000多架次飛機支援,多達6.2萬敵人的進攻揚名四海。

但是戰後代理彭德懷擔任司令員的陳賡反復推演,發現我軍的工事存在防禦色彩過重;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和敵人物理隔離,但無法做到消滅更多的人。

而敵人並不吝惜打出去的那些炮彈,只有殲滅更多的敵人步兵才有可能迫使敵人知難而退。

於是1952年王耀南又一次來到北韓,對之前的坑道工事進行重大改進。

王耀南

事實上由於敵人擁有非常強大的空地火力,我軍表面陣地無法支持大部隊駐紮和出擊。於是王耀南結合之前在冀中地道戰以及雙堆集土工作業的經驗,琢磨出讓坑道工事從單純的掩體變成出擊的堡壘。

簡單說我軍在工事出口設定射孔,這樣出擊時機槍就可以迅速到位,同時我軍步兵出擊時其它人也能用步槍提供火力掩護。由於坑道非常狹窄提前埋伏重型武器非常不現實,不過誌願軍當時師以下主要裝備輕便的迫擊炮和九二式步兵炮。

所以王耀南下令專門為火炮修築掩體,做到在發起進攻時出其不備地炮擊敵人。

有美軍士兵戰後描述誌願軍會突然從山洞裏拉出一門炮打出近二十發炮彈,或者突然從地道出來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王耀南

然後飛快地退回到後方深達十多英裏的地下,敵人的飛機大炮再怎麽轟炸都沒有效果。事實上當年美國人為了和誌願軍針鋒相對的爭奪陣地,也開始在「三八線」對面修工事。

但是也許是過於倚仗其優勢火力,美軍修的坑道工事完全領會不到誌願軍思想的精髓。

於是當我軍發起進攻之後,總能用幾個戰士就把坑道裏多幾倍的美軍完全堵住。

敵人本就戰鬥意誌薄弱又施展不開其優勢火力,往往沒打光子彈就失去勇氣而投降。而我軍透過這種戰術反復積小勝為大勝,1952年共擊退了「聯合國軍」將近700次進攻。

並在數十次反擊中共消滅敵軍2.5萬余人,讓李奇微和繼任者克拉克幹看著不斷增加的傷亡數位卻無可奈何。

戰場

攻守兼備徹底挫敗美軍攻擊,我們要學習他們不懼強敵積極應戰

在王耀南第二次回國之後,檢驗其新型坑道能力的時刻到來了。

1953年1月25日為了給自己好朋友艾森豪當選總統送賀禮,範佛裏特決定好好秀一把其強大的火力。

他選中了位於芝山洞南側無名高地的一處我軍陣地,據偵察僅有23軍67師201團一個排的我軍戰士防守。範佛裏特興致勃勃地邀請了在南韓幾乎所有美軍指揮官和12名新聞記者,在他的指揮所裏全程見證他「建功立業」的時刻。

可沒想到一口氣發射了17萬發炮彈飛機還扔下了1000多顆高爆炸彈,卻幾乎沒有傷到我軍戰士一根毫毛。

之後美軍一個加強連在32架飛機、15輛坦克、100多門火炮的支援下向我軍陣地發起進攻,可剛一靠近就被我軍戰士一頓手榴彈砸了回去。

美軍

打到最後美軍加強連傷亡了77人仍然未能攻克我方陣地,而我軍的傷亡人數僅為11人。

範佛裏特不但沒能如當年麥克亞瑟那樣成為「英雄」反而被新聞記者當眾羞辱,又被艾森豪強令離開北韓。

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少將軍銜,之後先後擔任我軍工程兵部隊副參謀長和副司令員,直到1984年11月因病去世。

隨著1955年後我軍開始正規化建設,工程兵部隊也從之前的因陋就簡轉向專業化和機械化。

盡管總有人認為誌願軍能夠在北韓依靠坑道防禦成功,是因為當時美軍還沒有能用飛機投擲的鉆地彈。但不要忘記敵人的「矛」變得越來越鋒利的同時,我軍的「盾」也自然得到極大的提升。

王耀南

況且在抗美援朝中我軍戰士也沒有如敵人預想的那樣死守陣地被動挨打,而是充分發揚主觀能動性頻繁發起小規模反擊。

同時我軍也重視防空和防備敵特破壞運輸線,同樣徹底粉碎了敵人餓死困死誌願軍的圖謀。

這足以說明只有將進攻與防禦有效結合,才能在防禦戰中打敗擁有強大火力的敵人。

對比「冷戰」後美軍所遇到敵人的愚蠢行為,不得不佩服以王耀南為代表的我軍前輩們的深思熟慮和眼界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