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戰爭,明明是四野和三野實力更強,為何最先反攻的卻是二野?

2024-07-21歷史

熟知解放戰爭歷史的都知道,我軍開始戰略反攻的標誌就是劉鄧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也就是後來的二野千裏躍進大別山開始的。

換一句話來說,我軍戰略反攻的第一槍是劉鄧大軍開啟的。

那麽,很多人就問了,當時我軍各大野戰軍裏面,為何其他野戰軍實力都不差,唯獨卻是中野率先開啟反攻的呢?

要知道比劉鄧還強的野戰軍,有在東北的東野(四野),以及在山東的華野(三野)等部隊。

帶著這樣的疑問,本期就和雨田君一起來剖析一下,中野率先展開反攻的辛秘秘聞,透過真相讓我們再次領略到「劉鄧大軍」的大無畏犧牲精神,是何等偉大!

其他根據地,沒條件反攻

在解放戰爭第一年結束後,我軍透過各大戰場的勝利,粉碎了老蔣針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企圖,在這一年的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殲敵和重創敵人71個整編旅,含地方部隊在內的殲敵120萬人。而這個期間,我軍和敵人的軍事力量對比,開始發生根本性轉變。

我軍總兵力由戰爭剛爆發時期的127萬人,增加到195萬人,其中野戰兵力從66萬增加到了105萬人;而另一邊的國軍總兵力從430萬人降到370萬人,正規軍從200萬下滑到145萬人。在野戰部隊層面,也僅僅比我軍多30萬人。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國軍用於戰略機動作戰的兵力已經不足50個旅。也就是說,敵人已經沒有能力繼續全面進攻,而戰爭無非是「此消彼長」,敵人轉攻為守,那麽我軍勢必要轉守為攻。

那,這麽多解放區,為何要唯獨劉鄧率領中野展開反攻呢?

其實最直接的答案就是:

其他戰區,沒有戰略反攻的條件

先來看看東北戰區。

三下江南和四保臨江結束後,我軍已經開始在東北站住陣腳的同時,也開始了夏季攻勢。

當時東北戰區一共分為南滿和北滿兩個根據地,其中北滿有3個主力縱隊(1、2和6縱)、6個獨立師共約21萬人;南滿有2個縱隊(3縱和4縱)、3個獨立師,總兵力為8萬多人。正規軍合計29萬人,算上二線的地方武裝和炮兵部隊,總兵力為38萬人,略高於國軍的32萬人。

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雖然比較接近,可因為在東北的國軍是杜聿明的遠征軍和駐印軍組成,他們依然在裝備上占有占有優勢。他們控制著大中城市和鐵路公路交通網,把解放區隔斷。南北滿兩個拳頭,力量不能充分發揮。

因此,東北的反攻還為時尚早,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林總在夏季攻勢中的最後一戰和陳明仁在四平打了平手,事實也證明當時的東野並沒有大城市攻堅能力,自然也不能開啟反攻。

和東北情況類似的還有西北和華東地區。

彭總雖然取得三戰三捷,以及陜北保衛戰的勝利,但在總兵力上依然是處於劣勢,再加上本身陜甘寧就是偏師戰場,從這裏反攻能激起多少水花,誰也不知道。

華東戰場倒是很大,在1947年3月和5月,華野接連拿下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在這期間,華野一共殲滅敵正規軍差不多10萬人以上,為各大戰區之最。

但於此同時華野所在的山東戰區短板也很明顯,一方面是大兵團連續作戰,部隊很疲憊繼續休整和消化戰果;另一方面則是,雖然國軍連吃兩場敗仗,但顧祝同的徐州陸總尚且保存將近100萬的兵力,兵力對比要2:1領先於陳老總和粟裕的華野,而且多是精銳的美械部隊,從華東開始反攻不是不行,但代價肯定很大。

華北根據地這一塊倒是具備兵力和反攻條件

當初,老蔣在重點進攻的時候,就說過

「在晉冀魯豫、晉察翼、東北等戰場上轉取守勢中兵力進攻解放區南線的兩翼--山東和陜北兩解放區,企圖在消滅山東和陜北兩解放區的我軍後,再轉用主力於其他戰場,以各個消滅……」

但當時華北軍區剛成立也野戰軍,大戰經驗也不足,並不具備發動一擊致命或戰略意義更強的戰略進攻任務

因此,各大戰區實際上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壓力自然也就來到——劉鄧晉冀魯豫野戰軍……

劉鄧大軍最適合戰略反攻

既然其他野戰軍不具備反攻條件,而當時的劉鄧部隊是否能行呢?

事實上,當時的劉鄧不僅是最適合的,而且還是戰略進攻部隊的最優選擇,為何這麽說?

且聽雨田君慢慢剖析……

先來看看,當時晉冀魯豫解放區,當時的狀況!

晉冀魯豫反擊戰,打的很成功。

在這一年的自衛反擊戰中,晉冀魯豫主要針對的作戰物件是山西的閻老西、河北的孫連仲、以及包含胡宗南出潼關部隊在內,隸屬於劉峙的鄭州綏靖公署指揮。

在這期間,劉鄧接連取得定陶戰役的勝利,殲滅敵人整編第3師,隨後同蒲路和隴海路等戰役,更是擊劉峙的精銳部隊,再加上1946年初已經被劉鄧打趴下的閻老西部隊,以及邢台、邯鄲戰役擊潰的孫連仲部。

同時陳賡所部在晉南也痛擊胡宗南想要支援山西的部隊,進一步鼓勵了在山西的閻老西。

劉鄧取得的戰果甚至要強於東北戰場,僅次於粟裕和陳老總的華東戰區。

在1947年5月,結束豫北戰役之後,晉冀魯豫野戰軍完成了一年的自衛反擊戰, 兵力和士氣都達到了巔峰時刻。

除了原來的1、2、3、4和6縱之外,還成立了王新亭的8縱、秦基偉的9縱、王宏坤的10縱、王秉璋的11縱、張才千的12縱,整個野戰軍規模達到了9個縱隊,總兵力為27萬人,加上軍區的地方部隊在,總兵力達到42萬人,在野戰兵力上和華野持平。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經過一年的反擊戰,在晉冀魯豫轄區內的國軍已經全部被趕了出去,也就是說,現在的晉冀魯豫是一個安全的內線根據地,不像的東北、西北和華東一樣都是戰區。

既然能騰出手,選擇有實力的劉鄧大軍反攻也是勢在必行……

當然,這是利好一面的反攻,更為重要的還是利空一面的反攻。

在晉冀魯豫的勝利的表面下,其實也是暗潮湧動,並非都是利好的一面。

晚年鄧公在回憶為何要千裏躍進大別山的時候,曾經沈重的說道

「我們把分散的遊擊部隊組成了野戰軍,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這時時機成熟了,就應該轉到外線,否則就要吃虧。拿魯豫來說,經過一年的內線作戰,農民的雞.豬、牲口看見的不多了,村裏的樹也少了,試問,扭在解放區打,我們受得了嗎?如果我們只想在內線作戰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敵人的毒計。」

確實,從鄧公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老蔣全面進攻我解放區是狠毒的一招。

他老蔣是無所謂,他可以利用國統區3億人口來支援作戰,而我軍卻僅僅掌握1億人口,而且因為都是戰區,這1億人口根本就沒法進行生產,全部都被迫卷入戰爭,長久下去會削弱我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於此同時,在我軍的四大根據地中,就經濟而言,以晉冀魯豫最為薄弱。

東北根據地,擁有豐富的礦產和糧食,再加上鋼鐵和煤炭等資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山東根據地這邊要弱一點,但這裏依然有渤海和膠東等戰略縱深要地,本身也是產糧和礦產很豐富的地區,膠東兵工廠更是馳名各大解放區,而且,再不濟也可以透過陸路與晉察冀,海路和東北進行聯動。

老蔣的絞殺戰術雖然有影響,但問題尚且不嚴重。

唯獨晉冀魯豫解區,受國統區影響最大。

晉冀魯豫解放區,本身就沒什麽硬通貨,糧食不如山東和東北,自給尚且不足,唯一創收經濟作物還是棉花,可這種出口的東西,國統區需求比較旺盛,老蔣利用貨幣杠桿,讓紙幣貶值,使得晉冀魯豫的棉花創收減少了好幾倍,經濟支柱一倒,解放區更要承受老蔣的經濟絞殺。

以1947年為例,在解放區經濟中,晉冀魯豫的通貨膨脹率是抗戰時期的130倍,整個晉冀魯豫如果不想辦法,整個經濟將會崩潰。

而緩解這個經濟危機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出擊到外線作戰,將戰火引向國統區,緩解解放區壓力。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圍魏救趙」……

因此,更為重要的是晉冀魯豫解放區,比其他解放區都需要在這個時間節點,進行反攻。

再者,從地理因素上看,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各大戰區中也是最適合反攻的

1947年,國軍傾巢出動,調集所有兵力進攻解放區,也導致後方守備空虛,而且因為戰場都位於北方地區導致了長江以南以及西北地方等接近20個省份,國軍僅有20個旅在駐防,甚至於國軍華中區域的武漢行營僅有4萬多比你管理,在湖南、廣西、福建和浙江等城市都沒有一支正規軍。而劉鄧的晉冀魯豫正好是距離國統區腹地最近的戰區。

此等空虛的後方,一旦劉鄧真的深入大別山,就可以進可威脅武漢、南京,退可與外線的華野相互呼應,盤活中原戰場。

當然,退一萬步說。

他們的進攻勢必會引起國軍得到反撲和圍剿,多少有點為友軍吸引火力,緩解解放區壓力的色彩,這種犧牲和大無畏精神,正是我們老一代革命人的縮影……

因此,劉鄧千裏躍進大別山更多是一種壯士一去兮的悲壯,這是為何後面陳老總等人都說,劉鄧和中野為了解放戰爭犧牲太多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