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史達林向美國駐蘇聯大使哈裏曼坦言,蘇聯的工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的幫助和技術援助。回顧 20世紀 20 年代末,美國尚未成為西方世界的領導者,世界陣營也不明朗,技術也沒有明顯的意識形態色彩。當時,大多數技術和裝置都可以自由流通,在西方技術的幫助下,蘇聯成功地實作了工業化,為後期與西方世界的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從 1928年到 1932 年,蘇聯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從 1929 年到 1933 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在此期間,蘇聯迫切需要各種材料、裝置和技術的支持,而西方世界則面臨材料和裝置堆積如山的問題。兩者需求的完美結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僅僅十年相對落後的蘇聯就迅速崛起為歐洲第一和世界第二大工業大國。
蘇聯工業化建設的歷史背景
蘇聯是一個建立在沙俄帝國上的落後農業國家,與美德、英國和法國相比並不具備優勢。以 1928年為例,盡管蘇聯透過實施「新經濟政策」恢復了工農業生產,但其總產值甚至超過了 191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平。但當年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只有美國的1/8,全國 99% 的耕作仍需依靠畜力或人力完成。鋼鐵和電力生產也很落後。蘇聯在汽車、飛機制造、化學合成、大型電腦械裝置制造等新興大型工業領域幾乎一片空白。
列寧和史達林深知蘇聯的落後,他們渴望實作蘇聯的工業化。然而工業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財富積累,社會的各個方面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發展。顯然,蘇聯並不具備這些條件。因此,為了迅速實作工業化,蘇聯只能依靠國內資金和外國技術援助來尋找捷徑。
蘇聯工業資金的原始積累來源於農民
蘇聯工業化的初始資本主要來自農民,蘇聯透過農業集體化和工農剪刀差,從農業和農民那裏籌集了大量資金。此外,透過向外國出口糧食換取外匯也是一個重要的資本來源。在技術援助方面,蘇聯主要依賴引進西方裝置、技術和人才。列寧和史達林都認為這是必要的。列寧曾說過: 「馬克思義社會是如何實作蘇維埃政權與蘇維埃管理機構與資本主義最新進步的結合的。」他還說:「蘇維埃政權加普魯士的鐵路管理體系加歐美技術和托拉斯組織加國民教育= 馬克思義社會。」史達林也認為蘇聯落後於西方至少 30 年,如果不利用自己的原材料換取西方國家的機械裝置,就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工業、組織運輸並實作城鄉產業電氣化。
1928年 10 月,蘇聯啟動了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接下來的四年零三個月裏,一千五百多家采用先進技術裝置的大型企業相繼建成。這些企業的建設主要集中在電力、鋼鐵冶煉、機械制造等行業,實際上是在彌補第二次科技變革的不足。在實施五年計劃之前,蘇聯的整體工業水平仍處於第一次工業改革階段。實際上,史達林時代的工業化行程是蘇聯的第二次科技 / 工業變革。
蘇聯的五年計劃有三個顯著特點。首先,重點是重工業建設。這種策略相當罕見,意味著扭轉世界。主要目的是建立強大的國防產業,確保國家不受外國欺負和顛覆。其次,該計劃強調高速建設,全民加班,充滿活力,充分發揮熱情,在 4年零 3 個月內完成整個五年計劃。史達林曾經說過:延遲意味著落後,落後就會被打敗。最後,該計劃的重點是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自力更生的轉變,這也是下一步的重點。
與歐美的貿易聯系
1921年,為了與蘇聯建立貿易聯系,美國商人哈默進入凱瑞姆林宮與列寧會面。列寧為恢復戰爭創傷和應對西方封鎖而苦惱,於是欣然同意了哈默的建議。經過哈默的遊說和橋梁, 30 家美國大公司組成了美國聯合公司,與蘇聯貿易,將美國的糧食和工業產品運輸到蘇聯,然後從蘇聯運回原材料和礦產品。雖然當時西方政界對蘇聯持敵視態度,封鎖蘇聯,但商業交流還是比較自由的。蘇聯在實施「新經濟政策」時,也吸收了外資和技術。隨著一五計劃的推出,蘇聯加快了引進外國技術裝置的步伐。例如,在 1928 年,蘇聯花費了 100 萬金盧布邀請美國麥基公司設計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的藍圖。 450 名工程師夜以繼日地工作,精心設計和考慮了螺絲、螺母、螺栓等細節。就工作量和準確性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建成後,立即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鋼鐵廠,也是蘇聯第一五計劃中最大的計畫。
1929年,就在蘇聯實施一五計劃的短短一年後,紐約股市突然崩盤,開啟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不久,銀行倒閉,生產急劇下降,工廠破產,工人失業。危機迅速從美國蔓延到蘇聯以外的整個世界。
這場經濟危機深刻地改變了 20世紀 30 年代的政治經濟格局,極大地影響了歷史發展趨勢。為了擺脫危機,一些國家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一些國家試圖透過發動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危機;蘇聯將資本主義世界危機轉化為自身發展的「機遇」。
在西方工業國家經歷經濟危機期間,大量產品滯銷,促使他們競相降價尋找市場。而這一時期,大量的熟練工人和工程師因工廠停工或破產而失業。這為當時的蘇聯提供了引進西方技術、裝置、人才等資源的絕佳機會。
1929年,美國有 1123 家公司透過美蘇貿易公司與蘇聯簽訂了供應合約。次年,英國也與蘇聯簽署了貿易協定,為蘇聯的貿易往來開啟了方便之門。在 1931 年,德國工業代表團訪蘇後,雙方簽署了從德國購買機械裝置的貿易協定,其中還涉及到德國向蘇聯提供貸款的事宜。在這段時間裏,蘇聯成為了世界上進口機械裝置最多的國家。具體來說,蘇聯在 1931 年進口了世界市場三分之一的機械裝置,而在 1932 年,這一比例增加到了一半。與此同時,美國和英國也向蘇聯出口了大量的機械裝置,其中 50% 在 1931 年出口到蘇聯,到了 1932 年,這個比例更是高達 90% 。
這些引進的技術和裝置,極大地推動了蘇聯的工業發展。以鋼鐵、拖拉機制造等行業為例,他們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蘇聯的三大鋼鐵廠: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庫茲涅茨鋼鐵廠和札波羅結鋼鐵廠,從美國引進了全套的機械裝置和技術。而蘇聯原有的 20家鋼鐵廠也利用這些西方技術和裝置進行了改造和升級。此前,據美國專家估計,蘇聯的高爐建設技術比西方落後了 50~75 年。
蘇聯工業化過程中的建設成就
在拖拉機制造業方面,蘇聯的三大拖拉機廠:史達林格勒廠、卡爾可夫廠和車裏雅賓斯克廠也都是依靠西方技術和裝置建立起來的。其中,史達林格勒廠基本上是完全復制了美國拖拉機廠的裝置與技術。到了 1932年,蘇聯的拖拉機產量達到了世界第一,這一領先地位一直保持到了蘇聯解體。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拖拉機制造商不僅制造拖拉機,還制造坦克和自動火炮。
在汽車制造方面,蘇聯也有著巨大的進步。蘇聯的三大汽車制造商:高爾基汽車制造商、莫斯科史達林汽車制造商和雅羅斯拉夫爾汽車制造商,構成了二戰前蘇聯的汽車工業的基礎。其中,高爾基工廠是完全模仿福特汽車廠建立起來的。自 1932年以來,這裏每年都有 10 萬輛嘎斯巴士和卡車下線,而其他兩家老工廠也透過使用西方的工作母機進行了裝置的重新配置和規模的擴大。
然而,在引進技術和裝置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以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為例,由於當時蘇聯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新進的焦爐只用了幾個月就似乎要用上十幾年之久。原本的設計使用壽命是 20年,但實際上只用了 45 年就不得不進行更換。此外,高爾基汽車廠和莫斯科史達林汽車廠分別有 35% 和 23% 的傳送帶因為管理和操作水平的問題而處於閑置狀態。這些問題都需要依賴高水平的外國專家和熟練工人的指導,然後逐步地學習和改進來解決。這說明技術和裝置的引進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改進的過程。
在蘇聯的工業化行程中,其迅速提高工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裝置。然而,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蘇聯面臨著工人技術水平胡管理水平較低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蘇聯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身技術和管理水平。
自 1928年以來,蘇聯開始大量引進外國專家和技術工人,這一數位在 1932 年達到了 2 萬人。這些外國專家在蘇聯的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從中央部門到工廠、車間甚至團隊都有他們的身影。
以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為例,該廠聘請了 620名外國專家進行指導。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也有 250 名美國專家全程參與生產指導。聶伯河水電站的建設更是依賴於美國的裝置和專家。 1930 年,美國人莫裏茨·卡恩帶領 25 名專家組成參謀團隊,幫助蘇聯成立設計局。蘇聯國家建築委員會的主管是美國專家斯庫林傑,全蘇建築托拉斯的經理是美國專家聶梅茨。
在蘇聯的棉紡織技術方面,幾乎所有的技術都來自德國。美國著名灌溉工程師戴維斯指導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的灌溉工程建設,並被任命為蘇聯棉花管理局的總顧問。
對於為蘇聯做出傑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蘇聯政府給予了豐厚的獎勵。例如,美國專家卡特爾被稱為 「解決蘇聯困難的專家」、「俄羅斯的非凡人物」,並被授予列寧勛章。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和卡爾可夫拖拉機廠的美國總工程師斯沃簡也被授予列寧勛章。聶伯河水電站的六名美國工程師獲得了勞動紅旗勛章。
同時,蘇聯並沒有停止向西方學習的步伐。僅在 1928年,就有 208 個專家組被派往美國學習先進技術。從 1929 年到 1930 年,超過 1000 名蘇聯人進入美國學習,其中約 90% 是為了掌握美國的技術,並將其轉移回蘇聯。
1933年,蘇聯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史達林在講話中指出:「過去,我們沒有鋼鐵、拖拉機、汽車、機床制造、大型現代化工、真正的大型農業機械制造和航空工業。」可以說,西方機械裝置和技術輸出在蘇聯工業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