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楚莊王究竟有多強?裝傻3年慧眼識忠奸,一飛沖天問鼎中原

2024-02-17歷史

楚莊王,殺父上位,憑著一股狠勁, 連續消滅了江淮地區的一大批小國家,問鼎中原。

但誰能想到, 曾經的他,是個不理朝政,夜夜笙歌的「昏君」呢?

«——【·善於爭論,及時采納·】——»

魯文公十六年,楚國大饑,四鄰的庸人、戎人、濮人、麇人聯合攻楚。以郢為中心的楚國,四面受敵。而北方的中原諸侯(主要是晉國)也有乘虛入侵之意。在內外交困的緊急關頭, 楚莊王和群臣共謀對策。

一派主張遷都避敵,理由是郢地平坦,無險可守,不如遷到地勢比較險峻的阪高(當陽長阪)。

一派以蔫賈為首主張主動出擊,理由是險地不可恃,因為「我能往,寇(敵)亦能往」,各路敵軍之所以蜂湧而來, 是認為楚國已經「饑不能師」 了; 若能奮起自衛,先打擊為首的庸人,余者就會望風而逃,「各走其邑」。

楚莊王及時采納了蔫賈的意見,親自率饑兵,對庸宣戰。起初未能得手,甚至將領被俘。此時,軍內在戰術問題上又發生了爭論。子揚穸向大將廬戢梨等進言,要求傾國出動,與庸人正面決戰;師叔卻主張派少量人馬與庸人接觸,佯作敗勢,迷惑敵方,使其失去警惕,待到 「彼驕我怒,而後可克」。

楚莊王又及時支持了師叔的意見,與庸人七戰七敗,庸人果為所惑,認為 「楚不足與戰矣」, 就不作防備了。此時,楚莊王抓住戰機,乘快車西上,會師於臨品,兵分兩路,對庸人發動箝形攻勢,以怒兵攻驕兵,一舉滅庸。 其他敵軍,懾於楚軍之威而表示屈服。

«——【·采納反面意見,及時改變·】——»

楚莊王取得滅庸勝利之後,有點自我陶醉了。魯宣公三年,他觀兵於周疆,問鼎之大小輕重,侈然有移步之意。

慰勞楚軍的王室大夫王孫滿對莊王說: 「要擁有天下,在德不在鼎。若君王有美德,鼎雖小而重不可遷;若君王昏庸無道,鼎雖大亦輕而可移。」 王孫滿的辯證的哲理性的回答,使莊王深受啟迪,打消了 「取周室而代之」 的意圖,從此致力於樹德行義。

魯宣公十一年,楚莊王領屬國諸侯之兵伐陳,討伐了弒陳君而奪位的叛逆夏徵舒,並決定把陳國降為楚國的一個縣。當時,屬國諸侯及楚國大臣均向莊王祝賀, 獨有申叔時不表頌揚之意。

莊王頗為不滿。申叔時對莊王舉了「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的故事說:「牽牛踐踏田莊的莊穩家,牽牛者當然錯了;但田主卻奪走別人的牛,那就過分了。你領兵伐陳,聲討叛逆,這是一種義舉,所以受到了諸侯的支持。而現在要把陳國降為楚縣, 以正義之名,行貪得之實,這正確嗎 ?」

警策的譬喻,打動了莊王,他高興地說:「多麽好的意見,可惜我聽到的太少了!」 立即取消了「縣陳」的決定改為「封陳」了。

«——【·汲取教益,斷然決策·】——»

魯宣公四年,令尹越椒作亂,欺君叛國,按當時律例,理應滅族。其時,沒發現有人勸阻。然而在盛怒之下,他想起了越椒的祖先、楚國的賢臣令尹子文。他說:「子文無後,何以勸善?」 就決定恢復子文之孫克黃的官職,以繼承若敖氏的禋祀。

他眷念功臣的行動,較之漢宣帝滅霍光的九族、唐太宗掘魏征的墳藠、明神宗發配張居正的全家,要睿智得多, 起到了「勸善」的作用。

魯宣公十二年,楚莊王圍攻背信棄義的鄭國,攻人了鄭國京城,鄭君肉袒牽羊以迎莊王,願意求和。楚將軍子重等對鄭國的反復無常深為不滿,力主拒和而滅鄭。

楚莊王說:「鄭君能以國事為重,謙卑盡禮,就一定能團結國人,敵愾同仇,那將是不可戰勝的。」 於是決定退兵三十裏,和鄭國簽訂了和約。

晉楚戰於邲,楚軍大獲全勝.晉軍屍橫遍野。楚潘黨建議莊王收晉屍築武軍、建京觀(註)以示子孫勿忘武功。莊王不以為然,他參照歷史事實, 說明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和平,而不是炫耀武力。

他說:「周武王伐紂有七德,我伐晉無一德。一個無德之君用晉楚將士的枯骨來建立自已的豐碑,怎麽能教育子孫?」他力排眾議,不作任何重辱晉國和威脅諸侯的紀念活動。 「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

為什麽作為霸主的楚莊王不行霸道而行王道、念念不忘一個德字?

看來楚莊王是想學周武王。 他自詡有周武王之誌,而深感無周武王之德。他接受了王孫滿和申叔時的忠告,他還要樹德行、收人心、申信義於天下,來改善楚國和自己的形象,以實作更大的抱負。

因此他比他的臣下站得高些、看得遠些。在建京觀的問題上他直率地批評潘黨說:「非爾所知也。」 也就是說,這是你們所不能理解的。

«——【·不著急,不莽撞·】——»

晉楚大軍對峙於鄴,對收兵還是決戰,楚國上下分歧很大。 莊王想收兵,而寵臣伍參想開戰, 主師孫叔敖反對開戰,伍與孫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孫叔敖說:「楚軍連年征伐,人不解甲,馬未卸鞍,疲勞已極,能保證取勝嗎?」還挖苦伍參說:「要是打了敗仗,吃了你的肉還不解將士的恨!」

伍參說:「你身為主帥,坐失勝籌,算是無謀之輩。」並回嘲孫叔敖說:「要是打了敗仗,我已成了晉軍俘虜,你想吃我的肉也撈不著了。

孫叔敖一氣之下,掉轉車頭,揮起令旗,率軍南歸,一貫當機立斷的楚莊王,此時未置可否。

伍參又力勸莊王開戰,並分析了晉軍的弱點,認為勝券在握。還說:「楚國是禦駕親征,晉國不過是大臣領兵,以君逃臣,連楚國的江山都蒙上恥辱。」 這句話刺痛了莊王的自尊心,便命令孫叔敖暫緩撤軍,原地待命。

隨即派使者對晉軍說:「楚國出兵,是為了教勺鄭國,並不想得罪晉國,你們撤軍吧!」緊接著又派使者「求成於晉」, 並商定了訂約的日期。

此時楚莊王所考慮的是既不願讓已經疲乏的楚軍淹留外地,增加傷亡(這是孫叔敖之意);又要取得一個體面的解決,免受「以君逃臣」之饑(這是伍參之意)。他是在等待客觀條件的變化,再作適當決策。當時,以先毅為首的晉軍主戰派先是趙括拒和,後是趙旋挑戰,使得莊王怒不可遏。

於是親率左軍,追擊趙旋。晉軍為了接應趙旎,全面出陣。戰場上風雲突變,劍拔弩張,決戰的條件成熟了。 楚軍主師孫叔敖抓住戰機,揮兵疾進,先聲奪人,大破晉軍。

構成楚莊王的正確決策的有兩個因素。 一個是他重視和發揮「智囊團」的作用。 他的周圍人才濟濟,有蔫賈、師叔,申叔時、孫叔敖、伍參、廬取梨、潘黨等,大都是胸有甲兵、忠貞衛國的賢臣。 楚莊王是善於羅致人才的,所選拔的都是有識之士。

他們君臣之間,臣下之間,均能展開爭論,不分尊卑,不計得失,唯善是從。楚莊王接受申叔時對「縣陳」的批評而改變原策,沒有計較君王的尊嚴。孫叔敖支持伍參對決戰的建議,放棄陳見,也沒有計較主帥的威信。

另一個是莊王具有過人的智慧和魄力, 他對待各種意見,既不優柔寡斷,也不率爾茍同;既能博采眾長,又能獨具慧眼。而且,一經決策,就能躬親實踐,這就保證了他的決策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由於楚莊王決策得當,盡管處境艱難,他仍能從容不迫,捭闔自如,內戡叛亂,外張國威,飲馬黃河,問鼎伊洛,威震央原,雄視北方,使楚國進入了全盛時期。楚莊王本人也與齊桓、晉文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