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遞煙給朋友,發現只剩一根煙,毛主席一個動作展現出高情商

2024-01-22歷史

國人都知道,毛主席有三大愛好,分別是讀書、遊泳和抽煙,毛主席愛抽煙不僅國內人盡皆知,甚至連外國人都知道,曾經一位美國作家就在書中這樣寫道:「任何國家的政治領導人都不如毛抽的卷煙多」,足見毛主席有多愛抽煙。

毛主席第一次抽煙的具體時間目前已不可考,估算下來大約是在十八歲左右,在此期間,毛主席幾乎是煙不離手,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戰術戰略的形成,都是在一陣陣煙霧繚繞之中完成的,在那個還不註重抽煙危害的年代,香煙已然成為毛主席的精神支柱。

由於常年煙不離手,毛主席在抽煙的時候也曾發生過很多趣事,有一次友人來訪,毛主席連忙從口袋中掏出一根煙招待,結果發現煙盒裏面就只剩下一根煙了,給了友人,自己就沒了,但若自己來抽,又不合地主之誼,那麽毛主席最後是如何化解此事的呢?

和很多人想的可能大有不同,毛主席雖然愛抽煙,但並不挑煙,對於煙的品種,毛主席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勁要大,因為只有這樣的煙才能提神,才能讓他以更加飽滿的狀態開展工作,因此,在毛主席漫長的抽煙歷史中,他幾乎抽遍了當時國內能看到的煙。

一開始深入農村考察的時候,毛主席與當地村民攀談時經常會受到熱情村民的招待,招待的物品囊括了吃的喝的,當然還有煙,只不過這些煙不是買來的,而是村民們自己卷的「葉子煙」,這些煙非常廉價,基本沒有什麽成本,毛主席對此來者不拒,經常抽著這些「葉子煙」和村民愉快的聊天,深入了解民間的疾苦和人民的訴求。

毛主席與農民朋友親切交談

到了抗戰時期,國家形勢風雲突變,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毛主席對香煙的依賴性更高,為了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毛主席不管是開會還是做戰略部署都離不開香煙,但當時日寇猖獗,延安也遭到了封鎖,香煙的供應變得越來越困難,該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毛主席急中生智,自己卷了一些旱煙來抽,雖然味道不好聞,還有點沖人,但對毛主席來說卻並不是不能忍,只要能提神,再難抽他也能克服,就靠著這種土辦法,毛主席在延安堅守了無數個日日夜夜,還完成了【論持久戰】,那時候由於精神壓力大,毛主席一天甚至要抽幾十根自己造的旱煙。

當然,這期間毛主席偶爾也能「改善」一下抽煙條件,這其實還得「感謝」蔣介石,與國軍交戰時,我軍時常能繳獲到一些比較好的物資,這其中就包括香煙,曾經鄧華將軍就從國軍的物資中發現了五箱「白金龍」,這樣的好煙立刻在軍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仍沒有太平,為了獨吞勝利的果實,蔣介石對我軍處處圍堵,甚至還命胡宗南向延安進軍,企圖以十萬大軍一舉拿下國內的「正統」地位。

作為總指揮,那時候毛主席是非常緊張的,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會釀成不可挽回的結果,為了蔣介石設下的禁錮,毛主席開始日夜思索破敵良策,手中的香煙更是不間斷的點燃,抽完一根緊接著又續上了另一根,由於長時間煙不離手,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甚至練就出了看主席吸煙的動作來判斷主席工作狀態的本領。

如果毛主席在工作時深吸了一口煙,然後盯著手裏的檔,那就說明事情有些棘手,還需要時間突破,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通常就不會過去打擾了。

如果毛主席點燃一根煙後,只是隨便抽了一口,然後就放下了手裏的檔,那就說明事情已經有了眉目,接下來主席很有可能會組織召開會議商討,工作人員見此情況後,一般都會主動安排開會的各項事宜。

盡管解放戰爭時期,國內形勢風雲突變,但毛主席手中的香煙卻從未斷過,即使身處險境,毛主席仍會不慌不忙地點燃一根香煙,然後做出正確的戰略部署。

一次,毛主席等人為避開蔣介石追捕,一路趕到黃河邊上,此時前有大河阻擋,後又追兵緊隨其後,情況萬分危急,政治局委員任弼時急忙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而就在此時,毛主席卻不慌不忙的走到黃河邊上,望著波濤洶湧的河水,緊接著淡然的說了一句:「給我一根煙」。

這並不是毛主席故作鎮定,而是他思考時的習慣,聽到毛主席這樣說,眾人心領神會,立刻找來一根煙遞了上去,然後圍在毛主席身邊等待著主席的下一步計劃,果不其然,一會的功夫之後,毛主席做出了一個冒險且大膽的決策,那就是「不過黃河,放心的走」。

說來也非常離奇,毛主席做出這樣的作戰部署,敵人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毛主席帶人如此大搖大擺的公開行軍,反倒讓敵人覺得有埋伏,一個個都不敢輕舉妄動,就這樣,毛主席輕輕松松化解了一場危機。

毛主席的煙癮雖然很大,但也不是毫無節制,在一些不適合抽煙的場合,毛主席也會努力克制,當年重慶談判時,因為知道蔣介石不抽煙不喝酒,也聞不了煙味,所以毛主席在談判的43天內一支煙都沒有抽,這樣的克制力讓蔣介石都敬佩不已,止不住的誇贊毛主席「此人不可小覷」。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毛主席的事跡在社會各界廣為流傳,一個為平民百姓打天下的領導人,古往今來都極為少見,這也為毛主席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所以社會各界慕名而來拜謁毛主席的人絡繹不絕,對此毛主席表現的很隨和,一有人來延安交流,他就會放下手中的工作,熱情接待。

一次,一位老教授慕名而來,這位老教授和毛主席是舊識,這次來延安,一方面是老友重聚,另一方面則是想聽聽毛主席對國內形勢的看法,見面後毛主席非常高興,兩人在延安的窯洞內談了許久,期間毛主席習慣性的掏出煙盒,準備給這位老朋友遞根煙,結果卻發現煙盒中只剩下一根煙了。

當時延安條件艱苦,香煙也不能隨時供應,一根煙要怎麽分呢?給客人,客人自己抽煙,場面會顯得有些拘謹,但自己抽的話,又不符合地主之誼,怎麽辦呢?

毛主席沒有絲毫猶豫,當著客人的面就將這僅有的一根煙一分為二,然後遞了半根煙給他,自己留下了半根,雖然看起來有些寒酸,但這份真誠卻讓朋友非常感動,在朋友看來,毛主席會如此不拘小節的對待他,已然將他當成親近之人,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做到如此坦誠相待,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卻很好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足見毛主席的情商之高。

除了這位老教授以外,到延安見毛主席的人還有很多,張學良在發動西安事變之前曾到訪過延安,後來蘇聯也派出代表到延安與毛主席交流中國當前的局勢,蘇聯代表到延安可不是空手而來,早就聽聞毛主席愛抽煙,所以史達林特意讓人帶了一箱紙煙,同樣的還有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與毛主席見面的時候,特意送了一盒「三五香煙」,毛主席非常高興,兩人的交談也非常愉快。

建國後毛主席依然保持著抽煙的習慣,雖然戰爭少了,但國事卻有很多,因此毛主席仍然需要時刻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只不過這個時候香煙已經可以正常供應,毛主席不用再抽難聞的土煙、旱煙了,「555牌」香煙和「珞珈山」牌香煙就這樣成了毛主席煙盒裏常見的煙種,雖然這些香煙並不昂貴,但毛主席卻很知足。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毛主席的身體狀況不似以往那般健壯了,為了主席的身體著想,醫護人員建議毛主席控制抽煙次數,盡量少抽或者不抽煙,但這對一個有著幾十年煙齡的人來說非常困難,直到史達林逝世後,聽聞史達林早戒煙,或許不至於走的這麽早,毛主席這才盡量控制自己不去抽煙,但並沒有完全戒除。

在逝世的前兩年,毛主席已經感覺到身體大不如前,此時毛主席終於痛下決心舍棄了這個跟隨了自己六十余年的習慣,為了做到不抽一支煙,毛主席不再靠近香煙,有時候實在想抽,毛主席就拿出一支煙在鼻子前聞一聞,看的周總理都有些心酸。

對於尋常人來說,香煙或許就只是一種提神醒腦之物,但對於毛主席來說,香煙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它是精神的食糧,是毛主席與底層民眾打成一片的見證,正是在那一陣陣煙霧繚繞之中,毛主席才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看到了國家的希望,一支香煙或許是很渺小,但若點燃,也未嘗不能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