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郭勛祺欲追擊紅軍,劉湘婉拒:給紅軍留活路,就是給自己留活路

2024-01-24歷史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從中央根據地撤了出來,開始了聞名中外的萬裏長征。

但蔣介石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調集重兵繼續對紅軍進行圍追堵截,看那架勢不把共產黨紅軍徹底消滅,老蔣是絕不會罷休。

紅軍長征,西南六省是必經之地,於是,蔣介石下令讓川軍對付長征途中的紅軍部隊,四川王劉湘沒有直接拒絕蔣介石,但卻在郭勛祺準備去追擊紅軍時,叮囑他,不要真打紅軍,給紅軍留活路,就等於給自己留活路。

劉湘之所以對郭勛祺說出這番話,是因為他早看穿了蔣介石的陰謀,要提前給自己預留後路。

蔣介石的一箭雙雕

從1916年開始,也就是反袁戰爭結束之後,粵、桂、湘、黔、川,這幾個省的軍閥,逐漸形成一個擁兵割據的狀態,人們稱他們為西南軍閥。

蔣介石背叛了革命,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後,這些軍閥便紛紛投靠了蔣介石,但蔣介石心裏清楚,雖然這些地方實力派表面上歸順了南京政府,但卻一直與政府貌合神離,心懷戒備,更重要的是他們決不允許南京政府插手地方利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態,實作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只有再次發動戰爭,把這些地方實力派消滅鏟除,但這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就在蔣介石為了真正掌握最高政權,想消滅這些地方軍閥又找不到好辦法時,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利了,已經撤離蘇區,從江西、福建出發,開始實行戰略轉移。

而西南地區是中央紅軍轉移時的必經之路,蔣介石頓時眼睛一亮,有了主意,他決定派這些非自己嫡系,而且依舊保持著半獨立狀態的西南軍閥去與紅軍作戰,軍閥與紅軍無論哪一方戰敗,都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但這些地方軍閥也不傻,當蔣介石下令讓他們對長征中的紅軍進行圍追堵截時,他們也敏銳的意識到蔣介石這是在玩一箭雙雕的小伎倆。

因此,這些地方軍閥便也想出了相應的對策,在嚴防紅軍進入自己的地盤的同時,也拒絕蔣介石的勢力滲透進來。

地方軍閥的這種做法,必定會引起蔣介石的不滿,這樣一來,國民黨與地方軍閥之間的明爭暗鬥也就在所難免了。

而紅軍也正是巧妙利用他們之間的這種矛盾,一次次從蔣介石的圍追堵截中突圍了出來,勝利走完長征到達陜北。

粵、湘、桂的軍閥與紅軍長征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最初的計劃是前往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蔣介石猜到紅軍的意圖後,便在粵、湘、桂邊境部下了四道封鎖線,並令薛嶽率重兵進行追剿。

而在實際行動中,薛嶽雖然對紅軍窮追不舍,但卻不剿,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把紅軍逼入廣東,讓防守第一道封鎖線的廣東大軍閥陳濟棠動手,與紅軍廝殺個兩敗俱傷。

地方實力派軍閥陳濟棠與蔣介石在反共問題很一致,在對中央紅軍發動的第四次圍剿戰爭中非常賣力。

但當他意識到蔣介石想利用圍剿紅軍之際,來削弱自己的實力時,他便也開始陰奉陽違,表面上他裝出要與紅軍決一死戰的架勢,裝模做樣的打了幾仗,然後一邊找蔣介石要錢要武器,一邊偷偷的派人去找紅軍進行和談。

1934年10月,陳濟棠與紅軍達成一致,紅軍向西南行進,在陳濟棠劃定的路線透過。

陳濟棠表面上虛張聲勢,對紅軍又是追又是堵,但暗中卻令自己的部下,給共產黨讓路西行,陳濟棠為了保存實力,與紅軍明打暗合,使老蔣的第一道封鎖線成了虛設。

突破了第一道封鎖線後,因為陳濟棠與紅軍有秘密協定,因此沒有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堵截紅軍,紅軍順利透過陳的管轄區後,又很快突破了由湖南軍閥何鍵防守的第二封鎖線。

紅軍於1934年11月進入湖南境內後,一直配合蔣介石積極反共的何鍵,沒有與紅軍發生直接的沖突,而采取了一種送客式的追堵方式,只是追著紅軍走,有時候放放空槍做做樣子,卻不靠近,一直保持著一段距離,就像在護送一樣,看到紅軍透過了湘南,離開了他的管區後,便把自己在贛的嫡系部隊全部撤回了湖南。

就這樣,紅軍沒費一槍一彈便順利的穿過了老蔣設的第三道封鎖線,開始向湘江地區前進。

紅軍這麽快就突破了老蔣的三道封鎖線,這讓老蔣很是憤怒,於是他策劃了一個在湘江東岸圍殲紅軍的計劃,隨後在湘江周圍設定了第四道封鎖線,這道封鎖線地處廣西境內。

蔣介石這樣的部署是很有深意的,當時,桂系有3萬兵力,據說紅軍有10萬人,他想正好利用這次湘江之戰來削弱與他有著很深矛盾的桂系。

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不傻,他們一眼便識破了蔣介石的陰謀。為了保存實力,李、白也不與紅軍硬打,只是虛張聲勢對紅軍進行追擊,不但不進行堵截,反而故意放開桂東北通道,讓紅軍經過過境。

按照這種情況,本來紅軍可以比較順利的渡過湘江的,但由於博古、李德的胡亂指揮,錯失了好幾次大好時機,最後雖然紅軍渡過了湘江,但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紅軍過了湘桂邊境,向貴州東部方向奔去,貴州的軍閥王家烈,與西南其他幾省的軍閥相比較,他的力量是最薄弱的,因此,當蔣介石下令讓王家烈追堵紅軍時,為了保存自己那點兒實力,他並沒有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去做,而是采取了不與紅軍發生沖突,盡量躲著紅軍,躲不了就退讓的策略。

一直在圖謀西南幾省的蔣介石,也很清楚王家烈的實力,便決定先從王家烈這裏下手。

當紅軍進入貴州時,蔣介石也趁機派兵進入了貴州,並開始與王家烈爭奪兵權。

也正是因為蔣介石與王家烈的爭鬥,讓疲憊的紅軍得空休息的一下,同時還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重新恢復了毛主席的最高軍、政指揮權,從而扭轉了黨和紅軍被動的局面。

劉湘:給紅軍留活路就是自己留活路

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巧妙利用蔣介石與貴州軍閥爭奪地盤之時,在貴州境內打了幾場振奮軍心的漂亮仗。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離開遵義向北行進,準備渡過長江後,前往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蔣介石得到訊息後,令四川軍閥劉湘派精兵良將兵前往貴州圍剿紅軍,阻止他們北上入川。

對於蔣介石的命令,劉湘答應的很痛快,但心裏卻在冷笑:「你蔣介石的意圖我太明白了,想讓我川軍與紅軍拼個你死我活,你來漁翁得利,門兒都沒有。」

劉湘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早就看出了蔣介石想圖謀四川心思,所以他才不會傻呵呵的真讓川軍去與紅軍作戰。

但他受制於南京政府,又不能違背蔣介石的命令,於是便決定派自己的愛將郭勛祺去執行圍剿紅軍的任務。

郭勛祺臨出發前,劉湘叮囑道:「咱們現在最要緊的是保存實力,黔北的紅軍只要對咱們的政治生命沒有什麽危害,絕不與他們發生沖突,你的任務,就是阻止紅軍入川。如果他們入境,只是借道,一定讓路放行,切不可堵截。記住,給紅軍留活路,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郭勛祺也是個聰明人,他聽了劉湘意味深長的一席話,心中自然也明白了自己該怎麽做。

第二天,郭勛祺便率川軍出發了,但是一路上卻磨磨蹭蹭,想盡一切辦法拖延行軍的進度。

國民黨軍看川軍行軍像烏龜爬,於是便一遍一遍的派人去催促,郭勛祺每次見到來催促的人,都很禮貌,而且也很配合的命令部隊加快行軍速度,但是,命令歸命令,速度還是那個速度,甚至更慢.....

郭勛祺謹記劉湘的叮囑,不主動與紅軍發生沖突,但畢竟與紅軍是對立面,所以,有時候一些小的戰鬥還是難以避免。

一次,彭德懷在行軍過程中,發現後面有川軍跟蹤,而當時彭老總也不清楚川軍的意圖,便對川軍發動了進攻,不過在戰鬥中,川軍主要是防守,因此戰鬥沒持續多久便結束了。

1935年1月底,川軍行至貴州土城,郭勛祺從情報中獲悉,紅軍要離開四川,於是,他立即下令讓部隊休整,故意與紅軍拉開了約一天路程的距離,隨後又開始不緊不慢的跟在紅軍屁股後面行進,一直護送著紅軍出了川,去往了雲南,郭勛祺才長舒一口氣,回去向劉湘復命。

看到成功完成任務的郭勛祺,劉湘也非常的高興,不久後,便將郭勛祺從旅長晉升為了師長。

川軍這邊一片喜氣洋洋,蔣介石可氣壞了,但他又抓不住川軍什麽把柄,所以當時也無法把劉湘怎麽樣。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劉湘主動向蔣介石請戰,親率川軍出川奔赴抗日戰場。

川軍在抗日戰場上傷亡相當慘重,但卻表現的非常英勇,然而,不幸的是劉湘在抗戰期間突發疾病,送到醫院進行醫治,1938年1月20日,因病情加重醫治無效而去世。

郭勛祺在抗戰中表現的也非常英勇,他率領他的師與新四軍共同抗擊日寇,配合的非常默契,多次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1948年,郭勛祺在襄陽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劉伯承聽說後,趕緊讓人把郭勛祺護送到中原軍區政治部。

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領導人來看望他,並與他一起分析戰局,這讓郭勛祺很受感動,隨後,他帶著劉伯承、鄧小平、陳毅交給他的策反國民黨軍隊的重任回到了四川。

郭勛祺回川後,在受到國民黨特務監視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關系,積極進行策反工作,而且受到了很大的成效,最終為成都的和平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川解放後,黨和國家沒有忘記郭勛祺的功勞,他被委以重任,一直在四川省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

1959年12月,郭勛祺因病去世,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