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孔甲是個啥樣的人?為什麽史籍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

2024-05-15歷史

大夏王朝是古代中國文明的發祥之地,曾經風光無限,然而在孔甲執掌大權時,王朝竟迅速走向衰落,僅僅四代之後就被周朝所滅。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個轉折?孔甲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他的作為是否就是夏亡的根源所在?讓我們一探究竟。

夏王朝王統衰微,蘊含隱患

大夏朝的開國君主有虞,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君王。他虛心納諫,勵精圖治,使夏朝開創了中華文明的璀璨基礎。可惜好景不長,大夏朝逐步走向衰微。

到了不降繼位的時候,朝政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降本想讓長子孔甲繼承大統,但看到孔甲性情乖戾,常有暴虐無道的舉止,深恐他一旦繼位,必將釀成大禍。於是不降毅然將帝位傳給了弟弟扃。扃曾在不降麾下做過相當長時間的輔佐工作,政治經驗豐富老道。

扃登基後,首先遷都北伐,平定了一些叛亂,暫時將夏朝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不料扃在位第18年時病逝,死前沒有將大統交還給本該繼承的孔甲,而是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廑,即胤甲。

這顯然違背了不降的本意,也給後來孔甲繼位埋下了禍根。果不其然,廑崩後,孔甲繼位時已是26年之後。這段時間以來,夏朝的國力一直在消耗,孔甲一上台就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壓力。

更為不利的是,在孔甲繼位前不久,天空出現了"十日並出"的怪象,給朝野上下蒙上了一層陰影。大臣們認為這是老天在警示朝政有違天意,必須痛改前非。孔甲對此深以為戒,決心恪盡職守,勤勉治國。

孔甲作風糜爛,失德失望

孔甲登基初期,為了息滅朝野對"十日並出"異象的恐慌,著手對當時的祭祀制度進行了改革。他重申了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為仁由己"的箴言,力圖透過改革祭祀程式來重塑國家尊崇天命的傳統。

起初,這一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民心有所穩固。可惜好景不長,孔甲很快就開始偏離了正軌,行為日益糜爛放肆。

一方面,孔甲對鬼神的供奉極盡奢侈浪費之能事。他不惜耗費國家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宏偉的廟宇闕廬,矗立奇形怪狀的石像獸面,懸掛金銀珍寶以祀天地。更有甚者,孔甲還親自率領王公大臣們在廟中歌舞作樂,與俗民們一同狂歡,罔顧君臣身份。

另一方面,孔甲私生活頗為荒淫無度。他納妃娶婢無數,在後宮中揮霍無度,終日沈浸在酒色之中,對國事全然置之度外。更有甚者,孔甲對宮中佳麗們百般虐待淩辱,簡直是罪無可赦。

還有,孔甲好勇鬥狠,喜歡在狩獵時殺傷禽獸。一度傳言,有匪徒私藏孔甲所愛的一頭白麋,被孔甲查獲後,他竟然將那幾個無辜的農人淩遲處死,以示懲戒。此事雖無確切記載,但也反映出孔甲暴虐的一面。

孔甲如此昏庸腐化作風,再加上他對於長期輔佐朝政的宰相官員們也不予禮遇,致使大臣們對他懷有強烈不滿。他們中不乏有誌之士,見孔甲如此糜爛無道,紛紛離朝另投他主,使夏朝的國力日漸削弱。

孔甲行為怪僻,作風反常

除了作風糜爛這一重大過錯外,孔甲在位期間還有許多行為怪僻,令人啼笑皆非的作為,這些都從側面印證了他不適於擔當國君的事實。

其一,孔甲極其迷信鬼神,篤信龍的存在。據說孔甲因禮敬天帝而獲賜四條神龍為他駕車,分別來自黃河和漢水,雌雄各一對。孔甲和大臣們對龍一無所知,無人曉得如何飼養。這時,已然衰落的陶唐氏後人劉累自告奮勇,願意為孔甲飼養神龍。

孔甲高興之余,立即封劉累為禦龍氏,並將豕韋氏族人的封地也賜予了他。不料劉累騙人太甚,實則根本不懂養龍之道。一條雌龍死後,他竟將屍體剁碎做成肉醬獻給孔甲食用,孔甲盡數吞下。事後劉累懼怕受罰,逃往魯縣一帶隱居。

其二,孔甲有一回前往東陽萯山打獵時,不慎誤入民宅。恰逢女主人正在分娩,有人說男嬰將大吉大利,也有人說或將遭災。孔甲未加思索,便將這嬰兒帶回宮中撫養。孩子長大後不幸受傷,只能做了守門官。這番荒誕兒戲,實在叫人啼笑皆非。

其三,更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說孔甲外出遊獵時,誤入一農家,見農婦貌美,竟然強行將其納入後宮。又有人說,孔甲當時正在打擊一夥劫匪,賞識其中一名姝色絕佳的女匪,便以金銀財物納之為妃。無論哪種說法屬實,都彰顯出孔甲的昏庸無道和荒淫無恥。

種種反常行徑,正是孔甲身為國君卻糜爛無道、迷信荒誕的一個寫照。他完全喪失了一代天子應有的高尚情操和遠大抱負,沈溺於私欲縱樂之中,動輒傷風敗俗,自然是導致朝野離心離德的根源所在。

朝野上下皆唾棄孔甲

孔甲作風糜爛,行為怪僻,自然引起朝野上下的強烈不滿和唾棄。諸侯國對他防範心切,百姓對他痛恨萬分,朝中官員也對他越來越絕望。

首先是諸侯國對孔甲的效忠心日漸動搖。諸侯原本對夏王朝職盡臣禮,孔甲一朝繼位後,他們便覺孔甲昏庸無道,根本不配為君。於是暗中開始策動叛亂,絕不再歸附於夏。

其中,最先叛變的是有力的宗周國。宗周人向來英勇善戰,軍力強盛,孔甲登基後不久,宗周國就公開起兵反抗中央。夏軍被迫出征討伐,兩軍在皤陶地區交鋒,作戰持續數月,戰況十分膠著。最終孔甲被迫下令撤軍,暫時放棄平叛。

此事給諸侯國以深刻啟示,他們認為中央已無能力鎮壓他們,於是紛紛效仿,蜂擁而起,夏朝的權威遭到徹底動搖。

其次,老百姓們對孔甲的痛恨由來已久。他們聽說過孔甲荒淫無度、嗜好獵殺的流言,自然對其存在強烈反感。後來更有許多民間史詩傳誦孔甲迷信鬼神、任性妄為的種種糗事,百姓們聽了紛紛哂笑,對孔甲徹底失去了信任。

最瘋狂的一件事是,有一年孔甲為了祭祀,下令抓捕全國所有的黑狗獻祭。他不惜重金重賂,威逼利誘老百姓們上交黑狗,只因他一時癖好。這令老百姓們怨聲載道,謾罵無疆。

再者,連朝中官員們也對孔甲日漸絕望。他們看著孔甲朝不虛夕、作風敗壞,屢勸不醒,只能認命息事寧人。有識之士更是紛紛離朝另投他主,夏朝中樞便遭受嚴重人才流失。

總之,孔甲一朝登基,朝野上下無不對他不滿和憤怒,終於失去所有臣民的擁戴和愛護,這註定了夏朝帝國必將加速崩潰。

夏亡於桀朝,皆緣孔甲之過

孔甲雖然作風糜爛,但最初登基時並未真正危及朝綱。直到他去世,其子桀繼位後,才徹底釀成了夏朝的覆滅。

桀比孔甲更加暴虐無道,簡直是罪行累累。他對天地陰陽失其祭祀,專好雕刻以事鬼怪。他在其麓建一大湖,名曰"瀆湖",溝瀆瀉河,動用無數民力。私家則是驕奢淫佚,造台曲闕,以耗費國力。

更為可怕的是,桀對臣下極盡嚴刑。他非但恣虐古來忠佞之臣,甚至將王佐、牧侯等寵臣也囚於羑裏,施以酷刑。他命官掌囂器杖黥烙刑,設陷阱坑以餌鳥獸,傷人命而取樂。

這種種暴行終於引起了階下囚等百姓們的憤怒,他們暗暗策動,陰謀推陷桀朝。時任司徒的佃犯罪,面臨被殺的威脅,懾於刑戮,便率領徐、伯二人群策群力,密遣使者緣由西北而往,四達殷周,獲得商湯所部應援。

商湯亦厭惡桀朝殘暴,乃發兵西征,雙方於阨陘之野決戰。商湯命將士堅執必勝,誓死不降。大戰十余日,桀師大敗而逃,走保烏會而死。由此,商湯奪取夏命,遷都亳,定國號曰殷。

桀之所以釀成這等大禍,其根源正在於孔甲昏庸紈絝的放縱作風。他不思民力,揮霍無度,使民不聊生;他遊手好閑,荒淫無恥,喪失了道德權威;他荒誕無常,魯莽自大,失去了全國臣民的擁護。這一切種種,皆可追溯到孔甲這個導火索。所以說,夏亡禍根,正由孔甲一人所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