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6年國軍最初進攻東北的20萬精銳,由哪7個軍構成?結局怎樣

2024-02-05歷史

1946年6月,解放戰爭正式爆發,但在此之前東北地區國共兩軍之間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爭奪。國民黨軍以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統率20余萬正規軍透過海路、空運直撲東北,與東北民主聯軍決戰,搶奪東北控制權。由於兵員素質和裝備上差距較大,國軍在早期爭奪中占據了明顯上風,快速控制了南滿主要城市及鐵路線。當時北上的杜聿明主力部隊包括哪7個主力軍呢?最後結局如何?

新1軍。國民黨最早進攻東北的部隊由五支傳統中央軍部隊和2支地方派系部隊組成,沒有一個是弱旅。挑頭的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之一的新1軍。論國軍全國部隊的裝備水平胡作戰素養,首推兩支「駐印軍」,即新1軍和新6軍。新6軍主力新22師原先是新1軍的部隊,因此新6軍實際由新1軍演化而來。作為東北國民黨軍的「老大」,新1軍一直是東北解放軍的主要勁敵,但由於軍長從孫立人變動為潘裕昆,且部隊基幹遭到拆散重組其他新編軍,導致新1軍實力下滑明顯。1948年遼西決戰中,隨廖耀湘第9兵團覆滅。

新6軍。新6軍是真實實力最強的東北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東北我軍曾經在沙嶺戰役中以6比1的優勢兵力圍攻對方一個團,結果反被對方擊敗。與新1軍不同,新6軍在東北根基一直未變,被東北野戰軍認為是最難打的一支國民黨軍軍級部隊。新6軍最初軍長為廖耀湘中將,因為指揮得當作戰有功晉升為第9兵團司令官,指揮5個軍十余萬人參加遼沈戰役。新6軍和新1軍同屬廖耀湘兵團,也在48年遼西決戰中遭到東北野戰軍殲滅。

第13軍。13軍是國民黨名將湯恩伯起家的王牌部隊,同樣在46年上半年派往東北作戰,這一時期國軍派往此區域的主力部隊眾多,被認為整體實力遠遠強過關內戰場。13軍沒有像其他國民黨軍一樣在東北耗死,而是在1948年被從危如累卵的東北戰區調往傅作義的華北剿總指揮,最後沒有經過大戰,在49年1月北平起義時出城改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結束了歷史舞台。

第52軍。國民黨軍素有「五大主力」之稱,這支52軍險些躋身其中,被稱作排名第六的王牌軍。論真實實力,半美械的52軍在東北國民黨作戰序列中僅稍遜於新1軍和新6軍。不過52軍卻比五大主力的氣數都要長,在1948年遼沈戰役中劉玉章軍長提前率部搶占了營口港,苦戰後損失近一半兵力,52軍約1.5萬人乘船撤離東北,保留了其核心25師基幹。在49年渡江後期戰役中,52軍防守上海外圍,月浦阻擊戰重創三野28和29軍,最後52軍成為退守台灣的國民黨軍中,唯一拿得出手的主力部隊,可以說在大陸時期運氣非常好。

第71軍。按戰力劃分,第71軍、第13軍和52軍都可以被劃分為僅次於新1新6兩軍的東北國民黨二等主力部隊。71軍最著名的戰例是1947年第三次四平戰役,以殘破不全的建制頂住東北野戰軍3倍於己的猛攻。不過陳明仁軍長離任後,71軍實力大為下滑,加上三戰四平的慘烈消耗,劉安祺的71軍在第四次四平戰役中被東北我軍全殲;重建後又被再次殲滅於1948年的遼西戰場,與新1軍新6軍落得一樣的命運。該軍後來在南方反復重建,名不副實,最後在廣西徹底消失。

60軍、93軍可以放在一起說,因為這兩支部隊是早期東北國民黨軍中僅有的「外來戶」,也就是原雲南軍閥龍雲的嫡系部隊。杜聿明的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大部份由抗戰後期駐雲南的中央軍和滇系部隊移植而來。為了分化滇系軍隊,內戰中滇軍主力60軍和93軍都被派往東北作戰。雖是「雜牌軍」,但兩支部隊實力並不弱。不過這兩個軍的命運卻大不相同,60軍在曾澤生軍長帶領下發動長春起義,整建制被保留下來,2年後還以誌願軍50軍的名義參加了抗美援朝,取得殲敵破萬的光榮戰績,因而曾澤生的部隊可以說是原東北國民黨軍結局最好的一支;93軍則沒有那麽幸運,1948年遼沈戰役,作為國軍守城主力的第93軍被東野殲滅於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