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民黨軍的「兵團」,是什麽級別的作戰單位?一個兵團有多少萬人

2024-02-05歷史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正規軍的巔峰兵力曾達到430萬人。如此龐大的部隊建制下,勢必包含多個戰術層級。兵團,就是國軍在解放戰爭中使用過的一種高級建制單位,其定位高於軍一級,跟抗戰時期的路軍、集團軍類似,低於戰區級別。一個兵團有多少萬人呢?

如果是解放戰爭後期我軍建制中的兵團,兵力規模通常在10-20萬人之間,四大野戰軍相對平均。但是國民黨軍這邊有些混亂,情況不一而足,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國軍正式組建22個有番號的主力兵團,是在1948年三大戰役前夕,但國軍的兵團卻不是這個時候才有的產物:解放戰爭早期國民黨軍就組建過以作戰任務為導向的大規模兵團,此時的兵團數量少卻規模龐大。

比如1947年進攻山東解放區的湯恩伯兵團,依托的是南京方面「重點進攻」的全國性戰略,集中了全國軍事資源,因此該兵團包含多支國民黨王牌軍,如整編74師、83師、25師,桂系鋼7軍、整編48師,論實力都為國軍方面的一流部隊。這個由8支軍級單位組成的兵團,總兵力一度超過20萬人,是國民黨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兵團。後來王牌整74師被殲滅在孟良崮,這個大兵團也樹倒猢猻散,兵團司令湯恩伯還一度要被老蔣治罪。

湯恩伯的第1兵團只是個例,在國民黨軍中鳳毛麟角,不要認為國民黨的兵團都是兵強馬壯。戰爭後期國軍連敗,兵員來不及補充,有一些小兵團名不副實,員額連一個軍都不滿。最小的一個國民黨兵團當屬1949年李良榮中將擔任司令官的22兵團,總人數不到2萬人,和我軍第四野戰軍一個師的兵力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國軍李良榮兵團雖然實力較差,但49年三野因為情報失誤,以少打多渡海進攻金門,無法增援也不能撤退,無奈地遭到了一場敗仗,當時島上的主要敵人就包括了李良榮22兵團。所以國軍這個最弱小的兵團,戰績卻強過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力兵團,也是第三野戰軍如鯁在喉的一個對手。像這樣的小兵團還有郭汝瑰第23兵團、陳克非20兵團、羅廣文15兵團等,都只有三四萬人的水平,和解放軍當時一個軍的兵力相當,戰又不能戰,大部份都在解放戰爭後期起義投誠。

真正有代表性的國民黨兵團,還是在1948年三大戰役前後。一流兵團在5個軍10-12萬人左右的規模,其中含有1-2個王牌軍。比如邱清泉第2兵團、黃百韜第7兵團、廖耀湘第9兵團、黃維第12兵團,都屬於國民黨兵團中的第一梯隊,上述大兵團都在遼沈、淮海戰役中被我軍殲滅。而這一時期的國軍兵團多數在5-8萬人左右,下轄2-3個軍,如鄭洞國第1兵團、李彌第13兵團、張淦第3兵團、宋希濂第14兵團等,均處於這一實力層級。由於國軍在大陸敗退時僅剩不足60萬部隊,因此上述兵團大多遭到殲滅或重創,幾乎沒有保持完整建制撤往台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