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是反動勢力國民黨裏立下了赫赫戰功的英雄將領,但在國民黨隊伍裏卻遭盡大家的「冷眼」,就連蔣介石也不把他放在眼裏。
他的上級杜聿明提及他的時候也是一臉的不屑,更是稱他為「賣主求榮」的小人,雖然他在國民黨內風評不高,但人們卻說他是「民族英雄」。
此人是誰呢?為何他的兩極風評相差如此之大呢?
叢林之孤
這位風評兩極分化的人就是反動勢力國民黨內部的高級將領孫立人,也是國軍中赫赫有名的「抗日將領」,雖然風評兩極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孫立人確實是一名打仗的好手。
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戰場上得意洋洋,迅速占領了東南亞等地區,而日軍的敵對勢力英國「日不落帝國」在戰場上卻是節節敗退。
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的大英軍無奈之下只好向反動勢力國民黨政府請求支援,出於對緬甸後方中國地區的安全考慮,蔣介石同意了大英軍的求助。
而這一次奔赴緬甸救援作戰的就是由反動勢力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杜聿明和孫立人所帶領的隊伍。
國民黨援軍隊伍到達緬甸邊境的時候,孫立人立馬就和大英軍開展作戰部署了,準備對受困的大英軍進行援救。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國民黨援軍好不容易把受困的大英軍解救了出來,在最後收場的時候大英軍卻無恥的把這個「爛攤子」丟給了國民黨援軍。
一時之間,本來逆襲的局面一下子就打回了原型,但這一次受困的不是大英軍了,而是國民黨的援軍隊伍。
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國民黨援軍陷入了被動的局面,遠在國內的蔣介石聽到這一訊息差點被氣得送走了。
為了保全國民黨援軍隊伍,蔣介石立馬下令讓杜聿明和孫立人立馬撤軍回國。
就在這時,合作搭檔了多年的兩個老夥計在決策上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分歧,以至於到了晚年的杜聿明對孫立人還是「針鋒相對」。
令人不解的是,雖然杜聿明一直都說孫立人是一個「賣主求榮」的小人,但在緬甸撤軍回來之後人們對兩人的評價卻是孫立人更深得民心,人們還稱贊他為「叢林之孤」。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嚴重分歧
原來,在蔣介石下令撤退的時候兩人在撤退路線的部份產生了分歧,爭執不下的兩人最後決定兵分兩路撤退回國。
其實最後兩人都順利的班師回朝了,但隊伍損失情況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的,或許這也是杜聿明「討厭」孫立人的原因之一吧......
當時收到撤退令的杜聿明認為隊伍應該向野人山方向撤退,這樣可以擺脫日軍的追擊,隊伍才有班師回朝的希望。
而孫立人則認為隊伍應該跟著大英軍的隊伍往印度方向撤離,如果隊伍向野人山地區撤離就必須要經過潮濕的叢林。
現在隊伍的戰士們受傷的受傷,身上還有各種精密的重武器,向叢林裏撤退無疑就是自己送進「虎口」。
但杜聿明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方案,他帶著隊伍頭也不回的就走進了野人山,沒過多久,叢林的種種問題就出現了。
因為緬甸叢林的氣候較為潮濕,國民黨的戰士們很快就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再加上行軍的糧食嚴重缺乏,武器眾多,沒過多久就出現了體力不支的情況。
到了撤退的後期為了能讓戰士們順利的撤出,不得不把隊伍中的大型武器都丟棄在叢林裏變成輕裝上陣,而行軍兩萬多人的隊伍到最後撤回國內的僅有兩千多人。
反觀另一邊跟著大英軍往印度方向撤離的孫立人情況就要好很多,而且撤退的時間也要比杜聿明的隊伍快上許多。
不僅如此,孫立人在撤退回國的路上還受到了印度軍隊的誇贊,而且他還帶回了許多流離失所的難民,幫助他們找到了一個可以生活的地方。
所以當時兩人在人們口中的風評是兩極分化的,孫立人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和贊賞,而杜聿明還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將領。
就算孫立人這一次更勝一籌,但在蔣介石那裏還是杜聿明比較能得到青睞,這是為什麽呢?
在蔣介石眼裏,孫立人雖然以最小的損失撤回了軍隊,但他並沒有按照自己的命令去執行,這就是不對的。
而杜聿明的隊伍損失慘重,但他按照了蔣介石的要求去執行,他就更認可杜聿明這個聽話的下屬。
兩人相比之下,自然是聽話的杜聿明更深得蔣介石的歡心,在後來大大小小的戰役中也體現的很明顯,杜聿明都是擔任作戰的總指揮,而孫立人只能在旁邊打下手。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的時候,蔣介石更是以「重用」的理由把孫立人發配到了台灣當教官,看似重用實則是發配,而孫立人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不得不說,孫立人還是挺冤枉的,明明也沒做什麽傷害別人的事情卻無故受到了他人的冷眼,特別是他上司杜聿明的冷眼。
緬甸戰役之後,杜聿明對孫立人這個下屬是更加的看不順眼了,他認為是孫立人當時的固執才讓他成為了軍中的「笑話」。
甚至在晚年的時候杜聿明更是言語犀利的評價孫立人是個「賣國求榮」的小人。
結語
無論杜聿明是出於什麽心態來評價孫立人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孫立人的的確確是在抗日戰爭中作出過偉大貢獻的將領。
在從緬甸撤軍回國的路途中也曾救助了很多無家可歸的難民和外國軍隊的友人,這種超越國界的大愛也是十分難得可貴的。
至少在百姓們心中孫立人也是一個正義感爆滿的將領,也是反動勢力國民黨中為數不多有民族大義和民族大愛的將領。
回顧孫立人的一生,也稱得上是個民族英雄,但可惜的是他的才華在反動勢力國民黨的隊伍中並沒有得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