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禹治水:水自何處來?金沙江改道東流

2024-03-03歷史

大禹治水,學界共識認為與4200年前的史前大洪水密切相關。

前面的兩篇文章已對「 治水地域及方式 」(重點在四川盆地,人工鑿開若幹川東平行山脈和巫山山脈,將洪水產生的盆地低地積水透過長江三峽排泄到江漢盆地等下遊地區)及「 對下遊地區的嚴重影響 」(造成太湖周邊大量平原和低地被淹,長江中下遊人類聚落損毀殆盡, 良渚文化戛然而止 )作了簡要推論和說明。

本文對「大禹治水」爭議最大的焦點問題 「水自何處來」 進行推理論述

  • 大洪水水情及特點

  • 【尚書·堯典】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尚書·臯陶謨】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詩經·商頌·長發】雲:「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史記·夏本紀】載:「當帝堯之時, 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 ,下民其憂。」 」於是堯聽四嶽,用 鯀治水 九年 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禹乃遂與益、後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 十三年 ,過家門不敢入。」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也載:「帝堯之時,遭洪水滔滔,天下沈漬,九州閼塞,四瀆壅閉。帝乃憂中國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乃命四嶽,乃舉賢良,將任治水。」

    以上記載可知大洪水: 來水突然 水量大 ,上漲快,水位高且 持續時間長 經久不退 (至少持續22年以上,不疏導治理的話仍一直維持高位)

  • 大洪水來水推測
  • 根據以上水情特點分析 只有一種可能性 :由於 上遊地質條件變化引起 徑流量巨大的河流發生改道突然湧入。

    根據四川盆地及周邊地質地貌條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自古以來從青藏高原沿橫斷山脈 自北向南 流入南海的 金沙江 在雲南石鼓鎮突然遇阻 改道東流 同時跟隨改道向東的還有雅礱江和大渡河

  • 金沙江改道東流

  • 地質學家的結論==】距今75萬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

    金沙江自北向南改道東流成為 長江貫通 的重要組成部份已由地質學家們經歷上百年的研究論證並得出肯定結論:

    【中國地質】2023年文章推薦‖長江演化及其對淹水災害防治的啟示

    原創 姜月華,等 中國地質科技成果交流平台2023-12-29 17:23 北京

    圖 2 早更新世晚期河流和盆地分布示意圖(據鄭洪波等,2017修改)

    圖 11 長江上遊水系演化示意圖

    透過采用沖積扇成因理論、聯合沈積相剖面對比法、巖相古地理、夷平面和河流階地分析、高精度定年技術、陰極發光、電子探針、掃描電鏡和遙感等方法,從流域視角剖析了長江中下遊沿江礫石層成因、巖相古地理、長江上遊三峽夷平面、階地特征以及雲南石鼓大拐灣成因,提出 長江續接貫通時間是在距今75萬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 的新認識。指出在早更新世及其以前在沿江及其周緣發育的礫石層具有河流相發育特點,反映的是近源沖積扇沈積環境,不能反映其是經過幾千千米搬運後的大河遠源沈積產物,中更新世開始發育以細粒沈積物為主體的河湖相沈積,這種狀況反映了長江流域早中更新世地質環境的重大調整。

    從上述論文的結論來看,地質學家們都認為「雲南石鼓大拐彎」是金沙江改道東流完成長江續接貫通的最重要地質構造事件,但對於 大拐彎的成因及時間卻有很大爭議

    3.1.4石鼓長江第一灣成因

    石鼓長江第一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麗江市石鼓鎮與香格裏拉縣南部沙松碧村之間,海拔1850 m。萬裏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從四川省巴塘縣境內(金沙江)進入雲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並流」的壯麗景觀。但是,金沙江在石鼓附近卻突然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灣——長江第一灣。

    這一河流流向突變現象一直引起中外學者的關註,從而產生了 金沙江是由河流襲奪而成還是一條先成河的長期爭論 (Deprat and Mansuy,1912;Credner,1932;曾普勝,2002;楊達源,2006;史正濤等,2006;趙希濤等,2006,2007,2015;明慶忠等,2007;Chang et al.,2016;陶亞玲和常宏,2017;Zheng et al.,2021)。

    其中, 河流襲奪形成長江東流 的觀點以丁文江(1933)、李春昱(1933)、Barbour

    (1936)、任美鍔等(1959)等為其代表,襲奪發生在 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

    持非河流襲奪觀點 的主要以李承三(1956)、袁復禮(1957)、沈玉昌等(1965)、許仲路和李行健(1982)、何浩生等(1989)、吳根耀(1992)等為代表,認為石鼓附近金沙江的馬蹄形大拐彎與北北西—南南東和北北東—南南西的 共軛構造有關 ,並不是河流襲奪的結果。曾普勝(2002)提出長江第一灣為 始新世 滇西北老君山地區(金沙江古河道)強烈的巖漿活動阻塞了古金沙江,導致其上遊形成堰塞湖,並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決口,在高原隆升的同時河道快速下切,形成虎跳峽。

    明慶忠等(2007)認為長江第一灣形成時代為 中更新世 以來, 指出構造運動為本區構造地貌-水系發育的重大轉型事件。

    趙希濤等(1999,2007,2015)認為早在 上新世早中期 ,金沙江已經在其現今的位置上存在,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廣泛發育的斷陷活動並不影響金沙江的流動, 中更新世 時期,金沙江河谷不同地段可因冰川、冰水、崩塌、滑坡或土石流等 堆積物的堰塞而形成湖泊

    本文透過 綜合研究長江上中下遊沈積物特征、構造變化 等認為,早、中更新世之交的青藏高原隆升中的一次強烈構造運動——「昆侖—黃河運動」 (崔之久等,1998;江樟焰等,2005;)( 雲南本地稱「元謀運動」),不僅影響到了整個青藏高原,把高原面擡升3000~3500 m,局部地區的山地上升到4500~5000 m的高度,基本形成中國自然地理的現代格局,導致青藏高原進入冰凍圈(李吉均等,2001),而且影響大氣環流型式,形成了東亞季風的現代格局。而就在雲南通甸—北漢場一線 早更新世末期 形成石紅山、白石山、老君山等近東西向排列的山脈(史正濤等,2006),成為現今金沙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嶺,這一 東西向構造隆起 的阻擋作用,使古金沙江向南的流路被阻斷而不得不沿其支流水洛河河道反向流動,至三江口與水洛河——川江交匯,古金沙江兩支流在石鼓附近匯合形成的河岔成為了「長江第一灣」。在這期後,由於阻塞作用,在「長江第一灣」段水位雍漲,導致形成 中、晚更新世的石鼓古湖、大具古湖和奔子欄古湖等堰塞湖 ,湖相沈積出露點現今均可在其上下遊發現(圖12)(趙希濤等,2006;蔡耀軍等,2010;Wang et al. 2021)。

    研究認為 末次冰盛期 以來在石鼓地區還發生過多次堰塞、潰決洪水事件,對石鼓地區的河流演化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本人對地質學家們的相關論文及論點逐一學習思考後,有以下看法供大家商榷:

    1、上世紀地質勘測以田野調查為主,對觀察到的地形地貌依照地質構造理論進行評估和推理。評估參照物以出露點的巖石結構及走滑趨勢為主, 時間跨度大都以百萬、千萬年的「代」「紀」為主,敘事宏大

    2、 現代地質勘測手段增加了 沈積物高精準定年分析 手段,對冰川、湖底等相對靜止的地貌地質測年精度有了很大提升,但 對地震等引發的地質構造變化時間還無法選取合適的評估證據 。目前只能透過上下遊示蹤標誌物 作為間接證據 ,對其分布機率進行物源示蹤分析,對地貌變化的成因及年代判定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3、 同為地質學家,因地質構造分析 方法不同 ,成因及時間推斷結果 差異巨大

    4、 有將出露點觀察到的地質構造結果用於形成時間判斷的傾向, 用宏大敘事的結論來認定微觀事件的發生時間 。比如上文「大拐彎」這個微觀事件和長江斷續貫通做了捆綁,而「大拐彎」這個微觀事件很可能是此後某個時間點一場大地震引發的結果

    民間傳說與典籍記載==】上古大地震和大洪水

    【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碼】

    2014年 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仕瓊 著

    1955年,中國對所有史書中的地震記錄進行過一次統計,在約8000冊古籍中摘錄出15000條關於地震的記錄。

    中國關於地震最早的描述,始見於成書於北宋的 【太平禦覽·墨子·非攻下】 中的記載:"昔者三苗大亂,天命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市,夏冰,地拆及泉,五谷變化,民乃大振。" 這裏描述的是舜、禹時代的一場大地震,大約發生在公元前23世紀,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 。在這段細致生動的文字面前,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場史前超級大地震的場景。雖然這裏有"天命"等迷信成分,但記錄卻非常完整、清晰,且表象與地震的各種特征相符。

    彜文記載, 篤慕時期發生的洪水滅頂事件 ,非常慘烈。文獻記載:「東方地陷,西方水漲,鴨頭碰著天,蝌螂天邊遊,魚蝦吃著松樹的松針,水獺吃著松果,六支叟厄人和八部武古人像松樹下面的白菌子一般,被水淹死的屍首堆滿地,填滿谷,不見了蹤影。」看起來,那是一場非常巨大的洪水,而且伴隨著大地震的發生。文獻還記載,因為地震引發大洪水,為躲避洪水,阿蔔篤慕逃到了一個叫米雅洛恒山的地方(滇東北烏蒙山區會澤縣)。

    【論文推介|大渡河急轉彎的歷史考察】

    林向 禹跡歷史地理學社2020-11-10 23:59

    田野的觀察

    1959年,邢嘉明到富林、石棉、冕寧一帶工作, 認為石棉之南,北流註入大渡河的栗子坪河(即南埡河),與南流註入安寧河的拖烏河,大致位於一條斷裂帶上, 分水嶺是海拔2700公尺的菩薩崗,崗上確有條南北向的寬谷, 高出兩河河源谷地約300公尺,均有礫石層分布,礫石一般粒徑僅10~15厘米,磨圓度好。推論道:雙方如此接近的河源上均出露需要長距離搬運的滾圓礫石層,而且它們的流路又與斷裂帶相適應,不論菩薩崗寬谷本身的成因如何,其一度為古河道是可能的。

    1960年,羅來興、楊逸疇等也在此觀察到相同的事實。並指出石棉以東的大渡河在高出河面300公尺左右處,有明顯的連續谷肩和階地,是嵌入曲流的深切河谷,推論道:大渡河原來是兩股分流的,菩薩崗上的寬谷是一條被遺棄的南流古河道。

    1979年,筆者和甘遐榮、何國濤等行經該地,也觀察到與上述相同的事實。並在菩薩崗北坡的南埡河(即栗子坪河)源栗子坪附近,公路旁的寬谷礫石層頂部,發現磨制石斧件和夾砂紅陶的殘片, 文化面貌屬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在南坡冕寧拖烏附近,發現有廢棄的歷史陳跡——夯土城址, 斷垣殘壁聳立在無水幹旱的山麓,遺址上大樹合抱,當地人稱「孟獲城」,絕對年代不詳,應屬歷史埋藏無疑;又聞當地人稱,菩薩崗附近近4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牦牛牧場上,可見到古代遺留的房基礎石,而現今那裏只能有夏季牧民的帳篷。

    這一帶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多處,石棉縣大渡河北岸的宰羊溪有一處史前遺存,高出今大渡河約370公尺,其年代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殷商時期,即距今3500公尺左右。1975 年起,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等聯合考古隊曾在安寧河東西兩岸階地上,發現過相似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20多處。1979 年,筆者等曾對冕寧西昌間安寧河東西兩岸的三對遺址;冕寧的三分屯與五秀;西昌的壩河堡子與禮州中學;西昌的鐘家山嘴與李金堡,測量比較了它們的高程和距離,證明東岸的遺址分布較高,較西岸的遺址高出6-67公尺;東岸的遺址距今水流較遠約50 ~5000公尺,而西岸的遺址則臨河被水沖刷。(表一,圖一)史前遺址的這種分布不對稱現象,顯然不是出於人為,而是自然環境的變遷,如水流的急劇減少,以及斷裂帶的近期升降活動所致。其中西昌禮州中學遺址,已經科學發掘,其文化性質與年代與雲南龍川江上的元謀大墩子遺址相同,後者經碳十四測定,樹輪校正年代為3420±155年,也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殷商時期。栗子坪的零星材料可與之對比,年代大體不會相去太遠。

    由上述可見:古大渡河確曾南流,今安寧河的寬谷與細小的水流不相稱,或即古大渡河的故道。至遲在距今3500年左右,當地尚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們曾在古大渡河上下的兩岸勞動生息,因為南北向的安寧河斷裂帶活躍的現代構造運動,致使兩岸遺址所在的位置發生了懸殊的地形變化,菩薩崗因「 東西向隆起運動」而擡升,使栗子坪附近原來濱河的古遺存高懸在山麓上面。即使進入了人類文明的歷史時期,當地古代的居民點(如孟獲城和高山牧場的房基)的垂直分布也因擡升而比現今的居民點為高。菩薩崗擡升引起大渡河改道的年代,各家均未明確提出,筆者則傾向於不會全在遙遠的地質年代,其下限可能進入有人類活動以後的歷史時期。

    歷史的考訂

    古代大渡河是否南流,在現存的古代文獻中並無直接記載。這大概是因為大渡河古今異名,也因為古今水道的變遷。古人受歷史的局限,一水多名,一名多水, 水與名不符等錯亂現象也是難免的,這就需要運用歷史自然學的考訂方法來加以查證。經過考證,我們的答復則傾向於肯定,至少在公元初年前後的古人是能夠知道大渡河曾南流註入金沙江水系的事實。這裏,我們削繁就簡,介紹基本的史實。

    大渡河古稱涐水,「渽水」是「涐水」之誤,涐水也就是桓水,前代學者已有詳核的考證,此處不贅述。根據漢代人的記載,古代的桓水,確是逕向南流,並未折向東流的。成書於公元初年的【漢書·地理誌】蜀郡下記道:「 禹貢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

    橫向的聯系

    大渡河的急轉彎並非孤證,請看由南而北:

    (1) 金沙江南南東流,至雲南石鼓,突然急轉彎,折向北北東流,形成奇特的彎曲,號稱「長江第一彎」,江水切出了世所罕見的虎跳峽。

    (2) 鴉礱江南南東流,至四川白碉,突然急轉彎,折向北北東流,江水切出了深邃的錦屏山峽谷。

    (3) 大渡河南流,於四川石棉,突然急轉彎,折向北東流,河水切出可觀的瓦山峽谷。

    (4) 黃河河套南流,於晉陜豫交界的華陰潼關間,突然急轉彎,折向東東北流,河水切出著名的三門峽。

    這四條大河的同步急轉彎,恰巧近似地落在一條直線上,(3)與(4) 之間正好穿過川西北龍門山斷裂帶,在斜穿秦嶺時,也同樣留下因山脈拾升而阻斷的故河道。例如:

    (5)四川廣元陜西寧強間的七盤關,為秦嶺支脈米倉山西端,是漢水上遊支流沔水與嘉陵江上遊支流西漢水的分水嶺,有北東向故道,漢水泛漲時,可由沔水經此道溢入嘉陵江,清末曾因此釀成嘉陵江沿岸廣元一帶洪災, 原廣元千佛崖有碑記記其事、筆者1964年調查時親見,惜原石已毀。

    (6)陜西漢中郿縣間有褒斜道,亦為北東向谷道,褒水南流入漢水,斜水北流入渭河,今中間為秦嶺太白五裏嶺分水,古代也當為一相通水道。

    現在,我們把上述六個點,石鼓——白碉——石棉——七盤關——五裏坡——潼關連線起來,成為一條北東向直線,它斜跨中國大陸東經100°~113°,北緯26°~36°,並與經線成近似45°的夾角。在這條北東向斜線及其延長線附近,都是歷史上的「地震窩子」,涉及中國的滇西地震帶、安寧河地震帶、武都一馬邊地震帶、 渭河平原地震帶、山西地震帶。史前的古地震已失傳了,而能知道的歷史地震頻度極高。據不精確的材料統計:在這一線上自公元前1177年(?) 至1900年的3000年間,共發生烈度大於六度的強震78次以上,即平均40年左右就有一次破壞性地震。根據晚近豐富的地方誌材料,其震央烈度估計大於十度的特大地震有: 1303 年山西趙城、1536年四川西昌、1556年陜華縣、1786年四川康定南、1850年四川寧南西昌、1879年甘肅武都南等六次,即每100年有一次特大地震,這正反映了上述那些古今水道的變遷,確定有其構造上的深刻原因。當然,還要指出的是:這些古水道因地殼新構造運動而變化, 也不會是同時同步,而是參差不均衡的。

    從上文歷史記錄及考古報告可以看出:

    1、 全新世中期(距今8500~3000年前)以後秦漢以前的 古人透過口口相傳和文字記載明確知道「大渡河等橫斷山脈峽谷間的河流是北向南流入海的」 ,走向南亞次大陸的茶馬古道「順流而下」也是有極強的地理認知作為基礎的

    2、 全新世以來處於「地震窩子」的橫斷山脈南流江河繼續不斷受到 地質構造 引發的大地震影響,這種影響 不斷累積 的結果就造就了某條 江河的突然改道 並東流至四川盆地

    3、 從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三條江河的改道情況分析,至西向東水道偏移距離逐級減弱, 我推測「三江改道向東」是由發生於4200年前 「石鼓大拐彎」附近的 一次強烈大地震 誘發的

    綜上所述

    我的推論是:

    大禹治水的「水」來自4200年前原南流入海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由大地震引發而改道東流。

    金沙江改道東流對四川盆地產生巨大影響:

    四川盆地的面積約為26萬平方公裏,在地貌上由西向東依次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其中成都平原占9%、川中丘陵占61%、川東平行嶺谷占30%,構成四川盆地其實主要是丘陵和低山,平均海拔500公尺左右,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00公尺~750公尺。

    岷江在樂山與大渡河會合之前的河口流量為485立方米/秒,改道而來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 新增江水流量卻達到驚人的8100立方米/秒 (其中金沙江4750立方米/秒、雅礱江1860立方米/秒、大渡河1490立方米/秒)。

    在堯時代,長江三峽並未鑿通,原有盆地排水主要依賴湖北境內清江河道繞過巫山繼續東流出口。新增巨量源源不斷的上遊來水,造成清江水位爆漲,河道擁堵,來水無處可去,引發整個盆地 「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

    水位與盆地東南緣低山隘口平齊後形成某個平衡點,水勢停止上漲。

    幾十年後, 「大禹治水」鑿開長江三峽 ,經久未退的積水傾瀉而下,四川盆地終於慢慢恢復了生機。

    清江長江古河道

    四川盆地海拔500公尺水淹模擬圖

    特別感謝 「翔子史前推理師」 建立的華夏文明探源群友們的資訊分享和交流啟發!

    本文推論結果為全網先發,歡迎朋友們共同探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