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戰略失誤導致德國國運消沈

2024-02-08歷史

戰略失誤導致德國國運消沈。

盡管英國和德國有著深厚的宗教、種族和文化淵源,以及親密的血緣聯系,但是他們在歷史上卻多次成為死敵。從七年戰爭到拿破侖戰爭,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結盟談判,他們始終無法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

最終,他們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相互殘殺,導致兩國國運毀於一旦。這個歷史事實,讓人們深深反思,即使在文化、血緣和歷史聯系等方面十分相似的兩個國家,也可能因為政治和利益等因素成為敵人。

德國的悲劇源於他們放棄了俾斯麥這位不世出的德意誌戰略家。俾斯麥在掌舵普魯士後,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外交手腕,縱橫捭於歐洲大陸,將英、法、俄、意、奧五大強國玩弄於鼓掌之間,實作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統一和強勢誕生。

雖然德國在統一後的上升勢頭十分迅猛,但它仍然是一個由22個邦國和3個自由市組成的新國家,如同一座尚未完工的建築物,還需要大量的粘合任務。

俾斯麥深深明白這一點,因此他選擇了低調行事,不去觸怒最強大的英國,爭取和平發展的時機,以一種看似弱小但實際上強大的方式實作最終的崛起。

然而,新生的德意誌第二帝國面臨的地緣位置非常不利,它處於一個四戰之地,周圍都是強大的國家,沒有一個是可以輕視的。

俾斯麥曾說過:「德意誌帝國處於中心和無屏障的地理位置,國防線伸向四面八方,反德聯盟很容易形成。」這無疑讓德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從「三十年戰爭」到「七年戰爭」,再到一戰和二戰,德國始終處於被群毆的悲慘境地。

俾斯麥深知,德國若想與擁有廣大殖民地的英國進行全球爭霸,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主張德國應該專註於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而這一策略的核心是透過連橫策略壓制甚至消滅法國,以確保德國不被法國翻盤。

這種外交政策被稱為「大陸外交」。 為了消除英國的疑慮,俾斯麥公開表示:「國家在推行殖民政策時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但殖民地帶來的好處往往只是一種幻想。」

他還鄭重承諾:「德國不會在歐洲以外尋求領土,只要我擔任首相職務,德國就不會推行殖民政策。」 然而,俾斯麥的話是一種戰略掩飾,他實際上非常希望得到殖民地。

盡管德國起步較晚,但它透過引進英國的先進技術裝置,吸引外資,加上從法國得到的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以及亞爾薩斯和洛林兩個重要礦產地,德國的工業和科技實力迅速增長,已經可以挑戰法國和英國的地位。

因此,高速膨脹的資本必然要尋求海外投資和廣闊的貿易市場,德國不能滿足於只在歐洲大陸發展。

俾斯麥:冷靜、穩健與非洲殖民地的爭奪 德國奇異董事會副主席華瑟·拉特瑙曾經抱怨,這個世界上最經濟才能的民族,卻不能對世界起支配作用。

作為德國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俾斯麥不能不響應他們的訴求。然而,他知道德國正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必須穩健操舵,不能讓資本的欲望橫沖直撞。

雖然俾斯麥保持了低調,但在殖民地問題上並不是無所作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小心試探著英國。1883年,德國煙草商阿道夫在非洲的沃爾菲施巴依和好望角間的安哥拉-貝肯地區建立了一片殖民據點,並請求德國政府給與保護。

俾斯麥也希望借機將這一地區納為殖民地。 然而,此舉將觸碰英國的利益,所以俾斯麥采取了謹慎的姿態,謙卑地詢問英國是否對這一地區有領土要求,實際上就是希望英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能讓渡一些利益。

盡管俾斯麥已經公開宣稱德國不尋求海外殖民地,但英國對德國的殖民擴張野心是心知肚明的,對此始終保持警惕。

英國人傲慢地聲稱:「從安哥拉到南非的好望角都是英國的合法領土。」俾斯麥以低姿態與英國協商,是頂著國內威廉皇太子和資本家們的巨大壓力的,可是英國竟如此不通情理,讓他大為惱怒,於是也準備出手了。

1884年,德軍進駐安哥拉—貝肯地區,並於4月24日正式宣布這一地區為德國領土。而英國當時面對法俄兩國勢力的擠壓,無暇應對德國的行動。

緊接著德軍於7月5日,占領了西非的奴隸海岸灣,7月14日,德軍又占領喀麥隆河下遊地區。 在短短的一年內,德國就在非洲占領了一百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成為爭奪非洲的主要角色之一。

以後德國又陸續占領德屬新幾內亞群島、德屬所羅門群島、布幹維爾島、馬利安納群島,在中國也占領了青島和膠州灣、天津德租界、漢口德租界等領地,將勢力擴張到太平洋和遠東。

若德國堅持俾斯麥的戰略,以當時的發展勢頭,也許會在數十年後,達到與英國相抗衡的勢力,甚至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新的領導者。

然而威廉二世即位後,由於與俾斯麥的戰略理念相左,俾斯麥被迫離任。這位曾經的領導人離去後,德國的發展方向發生了改變。

威廉二世放棄了俾斯麥的「大陸政策」,轉而推行「全球政策」,宣稱「我們德國不再滿足於只擁有藍天,我們也渴望擁有陽光下的土地」。

這一聲明表明,德國將積極爭奪全球霸權,與英國的矛盾將無法避免。

威廉二世的歐洲外交策略背離了俾斯麥時期拉攏其他大國孤立打壓法國的核心思想,這表現在他拒絕了與俄國的續約請求,並對俄展開貿易戰,導致俄國倒向法國,兩國簽署了【俄法軍事協定】,為德國以後的兩面受敵埋下了禍根。

威廉二世意識到,德國的實力不如英國,因此一直與英國進行結盟談判,希望能夠共同瓜分世界。然而,歐洲列強秉持的是非友即敵、贏者通吃的二元對立思維,因此根本利益上的沖突使得結盟談判無法成功。

如果在俾斯麥時代,德國與英國還能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但在威廉二世時期,雙方的關系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破裂。

威廉二世放棄幻想,孤註一擲,決定全力對抗英國。然而,他犯了一個錯誤。德國的國力如果專註於陸地,可能可以取得稱霸歐洲大陸的地位。

然而,威廉二世卻打算在海陸兩個方面同時與英國競爭。英國的海上霸權是其命根子,任何對其的挑戰都將引發英國的全力反抗。

因此,如果德國降低海洋企圖,英國對德國的容忍度可能會提高,戰爭爆發的時間也可能推遲。然而,德國卻全力發展海軍,英國開始全力遏制德國。

德國針鋒相對,推出了【艦隊法】,規定每年要建設3艘主力艦。威廉二世的母親維多利亞皇太後對他的瘋狂做法感到震驚。

為了保持對德國海軍的優勢,英國實施了二對一海軍政策,使自己的無畏艦數量為德國的兩倍。然而,威廉二世並不畏懼。

他認為,英國有全球利益需要維護,所以無法全力對付德國。他計劃讓德國艦隊保持全球第二的實力,並在近海以逸待勞,等待英國海軍來進攻,然後集中優勢力量將其逐一擊破。

然而,德國人沒有預料到,戰場不是賽場。在戰場上,第二遇到第一時,很可能是滅亡。因此,德國人的投入可能會化為烏有。

事實證明,德國人的預測是錯誤的。在一戰爆發後,英國海軍並沒有像他們所料想的那樣分散力量來保護利益,而是把全球的資源都調動起來,對德國發起了進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英國甚至不惜放棄在美洲和地中海的利益。英國艦隊也沒有選擇接近德國近海與德國海軍決戰,而是采用了離岸封鎖策略,成功將德國海軍堵在港口內,使得德國投入巨資打造的強大艦隊在日德蘭海戰後幾乎沒有發揮作用。

盡管德國海軍分散了大量的資源,但德國陸軍仍然能夠與英、法、俄三強並駕齊驅,甚至略占上風。如果德國將海軍的資源轉移到陸軍上,那麽德國陸軍完全有能力擊敗所有的陸地對手,稱霸歐洲大陸。

如果當時德國擁有全部的歐陸資源,那麽他們將不懼英國的海上封鎖。 然而,德國的海陸資源分散導致了陸軍無法掌握歐洲的資源,海軍又無法打破英國的封鎖。

最終,整個德國國力逐漸被削弱,失去了繼續戰鬥的能力。這讓威廉二世失去了俾斯麥開創的千年難得的德意誌崛起的機會。

標題:不畏強敵,拼盡全力 20年後,德國人再次奮鬥,然而這一次力量的差距更為懸殊。在二戰爆發前,英國的人口是德國的4.05倍,殖民地更是德國的70倍,海軍是德國的30倍,國際政治話語權更是德國無法比擬的。

即便沒有算上美國這個大麥克掌握的資源,英國的實力也遠勝於德國。 面對如此絕望的現實,德國人仍然選擇了戰鬥。

他們展現了難以想象的勇氣和無與倫比的戰爭藝術,雖然幾乎成功,但最終卻兵敗國破。雖然他們成功推翻了英國,但是卻失去了登頂世界的希望。

英國雖然也被淪陷,但是只是把王位讓給了美國,盎格魯人仍然掌控世界。盡管大英帝國輸了,但是英國人並未輸,而德國已經輸得一幹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