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庫布齊沙漠——黃河南岸,中國第七大沙漠,即將消失

2024-04-21歷史

庫布齊沙漠,是個神奇的地方。它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位於河套平原黃河「幾」字彎裏的黃河南岸,也被有些人稱為河套沙漠。往北就是陰山西段的狼山地區了。「庫布其」這個名字,其實是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它就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

這片沙漠離北京其實不算遠,就在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橫跨了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份地區。它的長度達到了驚人的400公裏,寬度也有50公裏,總面積大約有1.39萬平方公裏。其中,流動沙丘占據了大約61%的面積,沙丘的高度從10公尺到60公尺不等,就像一條巨大的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北部。

庫布齊沙漠的形態主要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看上去特別壯觀。這裏還有神奇的響沙灣,是大自然的傑作。你可以從沙山上滑下來,感受那種人滑聲移、人停聲止的神奇響沙,簡直就像是在探索一個神奇的世界。

庫布齊沙漠的氣候特點也很明顯,晝夜溫差大,幹燥少雨。不過,正因為這樣的氣候條件,這裏的地下水埋得很深,土壤肥力也較高,所以出現了許多綠洲景觀,形成了比較優越的小氣候條件。

庫布齊沙漠的自然條件獨特且多樣,體現了沙漠地區的典型特征。

從地理位置上看,庫布齊沙漠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份地區,是中國的第七大沙漠。它西、北、東三面均以黃河為界,地勢南部高,北部低,南部為構造台地,中部為風成沙丘,北部為河漫灘地。

庫布齊沙漠的氣候條件屬於中溫帶幹旱、半幹旱區,氣溫高,晝夜溫差大,氣候幹燥。年大風天數為25~35天,東部屬於半幹旱區,雨量相對較多;西部屬於幹旱區,熱量豐富。這種氣候條件對沙漠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庫布齊沙漠的土壤和水文條件也獨具特色。沙漠地區的土壤主要是沙質土,肥力較低,但地下水埋深1~3公尺,部份地區出現了綠洲景觀,形成了較優越的小氣候條件。沙漠西端和北部的地下水受黃河影響,水質較好,也在黃河灌區之內。然而,由於沙漠地區的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地表水缺乏,僅有少數內流河如沙日摩林河向西北消失於沙漠之中。

庫布齊沙漠的植被條件也值得一提。由於沙漠地區的降雨量和土壤條件的限制,植被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少。但即便如此,庫布齊沙漠的植物種類仍然多樣,植被差異較大。東部為草原植被,西部為荒漠草原植被,西北部為草原化荒漠植被。這些植被在維護沙漠生態平衡和防止沙漠擴張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自然方面,庫布齊沙漠位於西北內陸,氣候幹旱、降雨稀少、大風天氣多,這些氣候條件使得沙源易於形成和擴散。土質疏松也為沙源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庫布齊沙漠的降雨較少,且多集中於夏季。由於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導致年降雨量相對較低。而夏季,隨著暖濕氣流的北上,沙漠地區也會迎來一些降雨,但總體來說,降雨量仍然有限。

庫布齊沙漠的氣溫變化振幅較大。冬季,受冷空氣影響,氣溫極低,寒冷幹燥;而夏季,陽光強烈,地表溫度迅速升高,炎熱難耐。晝夜溫差也較大,夜晚氣溫驟降,白天則炎熱無比。

據推測,沙漠沙源可能來自古代黃河沖積物、狼山前洪積物或就地起沙。特別是鑒於庫布齊沙漠的沙丘幾乎全部是覆蓋在第四紀河流淤積物上,因此沙源來自古代黃河沖積物的可能性較大。自商代後期至戰國,氣候變得幹冷多風,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動力條件。

人為方面,不合理的使用水資源、破壞植被等加劇了沙漠化的行程。歷史上,庫布齊地區一直承受著過度墾牧和戰火兵燹的破壞,導致草原和森林植被的平衡失調,進一步促進了沙漠的形成和擴張。

數千年來,庫布齊沙漠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要地理特征,也是古代少數民族如儼猶、戎狄、匈奴等繁衍生息的地方。

南北朝時期,庫布齊沙漠開始被明確記載於文獻之中。據【魏書】記載,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薄骨律鎮鎮將刁雍在呈交魏廷的奏書中論及薄骨律鎮赴沃野鎮的糧運通道狀況時,談及了早期的庫布齊沙漠。

當時,薄骨律鎮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西北古城灣附近,沃野鎮則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北部,兩座鎮城間的陸路交通線呈現自西南往東北方向。刁雍在奏書中描述了沙漠中的艱難行進,如「道多深沙,輕車往來,猶以為難」,可見當時沙漠的廣袤與險惡。

同一時期的【水經註】也保存了關於庫布齊沙漠的資料。酈道元在【水經註·河水三】中描述了沙漠的地貌特征,如「南河、北河及安陽縣以南,悉沙阜耳,無佗異山」。這些記載為我們提供了早期庫布齊沙漠的地理特征和環境狀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庫布齊沙漠在歷史文獻中的記載逐漸增多。唐代詩人李益將庫布齊沙漠(時名「庫結沙」)的地貌寫進了詩歌裏,如「我行空磧,見沙之磷磷」,生動描繪了沙漠的荒涼與遼闊。

在元代,庫布齊沙漠地區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為蒙古族與中原王朝交往的重要通道。據【元史】記載,當時這一地區水草豐美,是遊牧民族的理想牧場。然而,隨著蒙古族統治範圍的擴大和人口的增加,過度放牧和開墾土地導致植被破壞,沙漠化現象開始顯現。文獻中開始出現關於風沙侵襲、土地退化的描述,預示著庫布齊沙漠的逐漸形成。

到了清代,庫布齊沙漠地區的沙漠化問題已經十分嚴重。清代文獻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和【皇輿西域圖誌】等,詳細記錄了沙漠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狀況。文獻中描述了沙漠的廣袤無垠、黃沙連天,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態災難和社會問題。同時,清代政府也開始嘗試進行治沙工作,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和條件,治沙效果並不顯著。

進入近現代,庫布齊沙漠的環境問題逐漸凸顯。新中國成立時,沙漠每年向黃河岸邊推進數十米,流入黃河的泥沙量巨大,直接威脅著河套平原的生態安全。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沙漠化治理工作。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科學院便在磴口縣設點,組建治沙綜合試驗站,並在庫布齊建立固沙實驗基地。經過多年的努力,庫布齊沙漠的部份地區已經實作了綠化,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從治理面積和綠化面積來看,庫布齊沙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庫布齊沙漠的治理面積達到了6000多平方公裏,而綠化面積也超過了3200多平方公裏。這一數位意味著,大量的沙漠土地已經被成功轉化為具有生態效益的綠色區域,從而顯著改善了區域的生態環境。

植被覆蓋率的提升是庫布齊沙漠綠化的又一重要指標。經過持續不斷的治理工作,庫布齊沙漠的植被覆蓋率從1988年的3%~5%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65%。這意味著沙漠地表的裸露部份大大減少,植被的生長不僅有助於固定沙丘,防止沙漠的進一步擴張,還能為當地的生態系提供更多的生態服務。

生物多樣性的恢復也是庫布齊沙漠綠化工作的一大亮點。從1988年到2023年,庫布齊沙漠的動植物種類數量從123種增加到了1026種。這種生物多樣性的顯著增加,表明沙漠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恢復,為更多的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空間。

庫布齊沙漠不僅是中國治沙事業的典範,也成為了國際關註的焦點。2015年,庫布齊沙漠的三分之一綠化成果榮獲聯合國頒發的2015年度土地生命獎,這標誌著中國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