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泡沫經濟、消費主義與符號囤積:日本泡沫時代的虛構與現實(上)

2023-12-29歷史

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經濟迅猛發展,創造出一個象征著繁榮和和平的時代,這一時期通常被標記為「泡沫時代」。 盡管表面上呈現出極致的繁榮,但泡沫時代內在卻隱藏著過度擴張和脆弱的真相。 在這個時期,日本社會的特征是符號囤積和消費主義,即物質財富的追求超越了精神層面的滿足。在舒適和超前衛的社會氣候中,日本人試圖建立一種與世界隔離的意識形態體系, 卻也反映了對完美世界美好但不切實際的渴求,增加了對泡沫經濟的認識。

盡管對政治運動的熱情逐漸減退, 理想的追求並未完全消失 。意識形態與虛構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隨著我們偏向虛構、逃避現實的思維趨勢加深,對現實的全面否定和拒絕變得更加顯著。這種態度引發了一種困境, 人們既不願意接受現實,又不願意付出改變的努力 。大則認為,在泡沫時代,日本社會主流的末日論式思想觀念主宰了公共話語。

這個時代的表現形式,比如動漫、大眾媒體,提供了一個實作幻想的舞台,同時反映了現實和虛構的交叉。 神秘主義和宇宙崇拜式的新宗教運動的興起,以及日本特有的社交場所(迪士尼樂園、澀谷等)的人氣暴增,都象征著虛構和現實的重疊。

新記錄,即「新人類」的概念,湧現於1985年間,形容那些沒有經歷戰後重建艱難歲月的年輕一代。 這一代人在一個技術先進、經濟繁榮的國家中成長,不需為生存奮鬥且對政治大多漠不關心。 他們的人生軌跡被不斷消費的文化所定義,而關註點被放在了如何在新社會結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上。 這一代與前一代截然不同,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都在體現著當時社會的轉變。

諷刺的是,正是這批新一代在經濟泡沫和消費社會的浸潤下享受了所謂的「單身貴族」的生活,又在不遠的將來經歷了泡沫的破裂和經濟的下滑。 這種現象彰顯了一種愈加濃厚的與傳統價值取向的斷裂和個人主義的興起。

把這些復雜的社會現象聯系起來,迪士尼樂園和澀谷的興旺以及新人類的興起,都是逃避現實的一種手段,是一種對壓倒性現實的暫時避世。迪士尼樂園這種完全的逃避現實—— 一個完美的幻想世界的建造——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隱喻,對於不願意面對現實問題的泡沫時代日本人格外有吸重力。

關於迪士尼樂園與政治正確內容的融入問題,這引發了一場更廣泛的討論:關於休閑空間是否應該被意識形態占據。 許多人認為,迪士尼樂園作為一個專門構建用來暫時逃避日常生活的地方,引入具有政治色彩的內容會破壞這個幻想空間的純凈性。相反,也有人認為,在休閑空間中顯性或隱性地介入政治和意識形態,實際是對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反思,因為即便是選擇不談論政治,也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立場。 這樣的討論使得「泡沫經濟」不僅是經濟學的概念,更是文化和社會學領域內關於現代性、消費以及意識形態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