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改編前,陜北的紅軍究竟有多少人?經過長征3萬,全體紅軍超過7萬

2024-02-07歷史

1937年3月8日,在經歷多輪的談判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一再讓步之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終於達成一致:

紅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取消紅軍名義,服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及蔣介石統一指揮,編制人員及給養補充按國軍同等待遇,紅軍中最精壯者改編為三個國防師,即6個旅12個團及其直屬工、炮、通訊、輜重等45,000人,在三個國防師上設總指揮部。

這三個師,正是由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改編而成的八路軍。當然,被改編為八路軍後不久,國民政府又將八路軍的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不過,由於八路軍的名字已經深入人心,因此,三大方面軍主力改編的中國共產黨部隊依然被稱之為八路軍。

正是因為紅軍主力改編而成的八路軍總兵力為45,000人,因此,許多人將當時陜北的紅軍總兵力視為45,000余人。

這個數位顯然是不準確的。那麽,在三大方面軍及紅25軍長征到達陜北之後,匯合陜北紅軍及之後的擴紅,在改編為八路軍之前,位於陜北的紅軍究竟有多少人呢?

想要弄清這個問題,其實就得弄清這幾個問題: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經過長征到達陜北究竟有多少人?陜北紅軍原本是多少人?在經歷近兩年的發展之後,紅軍又擴充了多少人?

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到達陜北之後,經歷過長征的紅軍究竟還剩多少人?對於這個問題,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是3萬人或不足3萬人,原因再簡單不過。

因為,毛主席在建國後多次說過:「長征前紅軍30萬人,到達陜北後不足3萬人」。當然,這個數位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說約3萬余人,有的認為是不足3萬人,或者更詳細的25,000人。

那麽,長征後到達陜北的紅軍主力,究竟有多少人呢?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長征路上的紅軍隊伍其實並不只有我們最熟悉的三大方面軍,其實在三大方面軍長征之時,也有一支紅軍隊伍踏上了長征之路,他就是孤軍長征的紅25軍。

而且,最早到達陜北的紅軍也不是紅一方面軍,而是徐海東、吳煥先、程子華等人率領的紅25軍。

早在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後不久,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就離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踏上長征路程。在經歷10個多月的長征之後, 1935年9月, 紅25軍勝利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與西北軍紅26軍、紅27軍會師。

而且,當時的紅25軍還創造了紅軍長征史上的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跡:這支孤軍在完成艱苦卓絕的長征後兵力不降反增,從出發前的不足3000人,到達陜北之後增至4000余人。

因此,紅25軍長征到達陜北之後,兵力約4000余人。到達陜北之後,紅25軍與陜北地區的紅26軍、紅27軍合編為紅軍第15軍團。徐海東擔任軍團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陜北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劉誌丹則擔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

紅25軍率先到達陜北之後不久,毛主席率領的紅一方面軍也在離開紅四方面軍之後到達陜北,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的時間是1935年10月。

作為長征時期國民黨圍剿的最大目標,中央紅軍也成為損失最為慘重的長征隊伍。1934年10月,8.6萬余人兵力的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踏上了兩萬五千裏的長征之路。

但是,由於國民黨的重兵圍剿和路線方針等諸多問題,紅軍在長征初期損失極為嚴重。湘江之戰更是直接讓中央紅軍的損失過半。湘江之戰後,中央紅軍只剩下3萬余人,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邊緣。

幸運的是,在中國革命和中國紅軍最危急的時刻,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從而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共產黨。

從此之後,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率領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一舉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其後,中央紅軍更是翻雪山過草地,經歷25,000裏艱苦卓絕的長征,勝利到達陜北。

而毛主席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後,兵力則為較為公認的7000余人。

因此,1935年10月,在毛主席率領紅一方面軍到達陜甘蘇區之後,陜甘蘇區的紅軍隊伍總數分別為:

紅一方面軍,也就是被改稱為陜甘支隊的中央紅軍7000余人,先一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的紅25軍4000余人,陜北紅軍26軍、27軍約3000余人。

因此,三方紅軍加起來約14,000余人,這其中,經歷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約為1萬人。

那麽,紅二方面軍的情況如何呢?

相比長征路程最遠、戰鬥最為艱苦的紅一方面軍,賀龍、任弼時率領的紅二方面軍情況要好上許多。紅二方面軍不但長征時間較短,而且由於並非國民黨圍剿的主力,損失也相對較少。

由紅二、紅六兩個軍團組成的紅二方面軍,自1935年11月19日從湖南桑植出發開始長征。出發之時,紅二方面軍兩個軍團總兵力約17,000余人。

而經歷萬裏長征,1936年7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時,紅二方面軍兵力還剩下140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後,未能跟隨毛主席北上的紅一方面軍紅九軍團被張國燾改編為32軍,編入了紅二方面軍的序列。

此後,紅二方面軍雖然在北上陜甘的長征之中有較大的損失,但是,在1936年10月三大主力會師之時,紅二方面軍依然保留了11,000余人的兵力。

那麽,在紅軍長征時期兵力最為雄厚的紅4方面軍,究竟有多少人到達陜北呢?

紅四方面軍長征的時間是1935年5月,離開川陜蘇區出發長征時,加上機關、學校、工廠職工等非戰鬥人員,紅四方面軍的總兵力高達8萬人。

而在長征之後,即便是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多次轉戰川康邊與國民黨軍隊鏖戰,到達陜北之後,紅四方面軍的兵力依然是最為雄厚的。

根據1936年10月15日朱德等人給中央軍委的電報顯示,三大主力紅軍會師之後,紅四方面軍的5個軍仍擁有3萬人的兵力。如果再加上紅四方面軍直屬隊、紅軍大學、黨校機關4600多人,紅四方面軍的總兵力已經突破3.5萬人。

因此,經歷過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紅一方面軍約7000余人,紅二方面軍11,000余人,紅四方面軍35000余人,再加上紅25軍的4000人,經過長征的紅軍高達57000余人。

這些人也成為紅軍最珍貴的革命火種,然而不幸的是,由於當時紅四方面軍的三個軍:紅30軍、紅9軍和紅5軍以及紅四方面軍部21800余人組成西路軍,西渡黃河開始西征,最終在西北諸馬的圍攻之下幾乎全軍覆沒。

所以,如果去掉犧牲的2萬多紅四方面軍西路軍將士,長征到達陜北的紅四方面軍只有1.3萬余人。

這樣算下來,紅一方面軍7000人,紅二方面軍1.1萬人,紅四方面軍1.3萬人,經歷長征到達陜北後的紅軍兵力約為3萬人。而「3萬人」的數據,也正是許多資料中顯示的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長征到達陜北後的數量。

當然,由於紅25軍和紅一方面軍早在1935年就到達陜北,而到達陜北之後,為了打破國民黨的圍剿,同時擴充兵力和根據地,紅一方面軍和紅25軍在陜北接連打了多場大規模戰役。

例如直羅鎮戰役、紅軍東征和西征等等,這些戰役雖然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由於長征後的紅軍始終作為主力,他們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不小的傷亡。而這些經歷長征的紅軍將士是不可能增多的,因此,長征後的紅軍戰士自然越打越少。

所以,紅一方面軍和紅25軍雖然在到達陜北之後兵力有了巨大的擴充,但是,由於不斷地征戰和犧牲,這些部隊中經歷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指戰員反而越來越少。經歷多次戰鬥減員後,到三大方面軍主力會師之後,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已經不足3萬。

這大概就是毛主席在提及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後的數量時,所說的「紅軍不足3萬」的原因。

那麽,這些人加上紅25軍和陜北紅軍,在陜北的紅軍部隊究竟有多少兵力呢?

正如上文所說,率領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之後,毛主席從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毛主席率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和陜北紅軍開始東征西討,不但大大擴大了紅軍根據地,同時也極大地擴充了兵力。

例如,1936年2月,毛主席將位於陜甘地區的紅軍隊伍組成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隊,開始東渡黃河東征。

東征之前,紅軍總兵力約14,000余人,而在東征期間,紅軍多次擊敗閻錫山晉綏軍,與此同時,還在富庶的山西四處轉戰,募集物資,動員群眾參加紅軍。

所以,東征結束之後,紅軍兵力不降反增,當時,僅動員參加紅軍的群眾就高達5000多人,再加上晉綏軍俘虜參加紅軍的人數,紅軍東征期間擴紅約七八千人,紅軍的兵力也因此突破2萬。

而在其後的西征及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的經營期間,紅軍的隊伍又有了進一步的壯大。尤其是西安事變後,陜北局勢基本穩定下來,紅軍也再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鬥。

難得的和平環境,讓紅軍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時機。當時為了擴紅,紅軍不但在根據地內號召青壯年參軍入伍,甚至還多次派人到國統區內招兵。這使得紅軍隊伍的數量有了進一步提升。

而且,當時在陜北的紅軍部隊,除了三大方面軍主力之外,還有許多陜北紅軍部隊。例如 27軍、28軍、29軍、30軍及地方部隊 獨立第1師、獨立第2師、74師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各自擁有數千人的兵力。

再加上1936年10月長征到達陜北的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因此,在被改編為八路軍之前,位於陜北的紅軍隊伍總兵力約7~8萬人。

這個數位,也在葉劍英元帥文章中得到肯定,葉劍英元帥在【中共抗戰一般情況的介紹】一文中曾經指出:八路軍的前身是中國紅軍,1935年至1936年在陜北會合,實際有官兵8萬人。

而且,紅軍的真實數位,從八路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的談判中,也可以看得出來。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國共第2次合作,因此,從1937年2月中旬開始,國民黨和共產黨開始關於聯合抗日的談判,這其中,就有將工農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的談判內容。

當時,中國共產黨最先提出的方案是:紅軍組成1路軍,轄有4個軍、12個師、36個旅的編制。按照紅軍最先提出的要求,這樣改編之後,我軍部隊將高達12萬。

對於這個數位,蔣介石當然不認可,國民黨代表隨即提出紅軍編為兩個師8個團15,000人的要求。這一說法也被理所當然地駁回。

而負責談判的中共代表周恩來則不失時機地適當讓步,提出由原來的4個軍12個師改為4個師12個旅24個團,這樣算下來,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的人數約7萬余人。

最先提出的4個軍12個師的要求,意味著共產黨軍隊最起碼需要12萬人,這顯然超出了當時在陜北的紅軍總人數,所以,最先的提法其實是打著富余的,本身就給之後的談判妥協留出空間。

因此,在做出適當讓步後提出的4個師7萬人的方案,其實正是八路軍的底牌,7萬余人,也顯然最接近當時紅軍在陜北的數量。

當然,最終由於蔣介石的一再堅持和全國抗戰形勢的逼迫,共產黨為了抗戰大局,還是退步了,國共兩黨因此迅速就紅軍改編一事達成協定:

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轄有三個丙種師,每個師轄有兩個旅,每個旅轄有兩個團,全軍總兵力約4.5萬人。

國民政府給的編制只有4.5萬人,那麽,其余的3萬多紅軍將士應該怎麽辦呢?當時,中共中央采取了變通的方式。

最先的計劃是將紅軍地方部隊改編為保安隊和民團,但是,由於國民黨沒有同意,因此,八路軍開始在內部變通。

例如,原本按照國民政府的要求,每個師只有4個團,八路軍開始在每個師增設了一個團,從而增加兵力,例如,115師增設了獨立團,120師和129師都增設了教導團,一下子增了幾千人的兵力。

同時,在各師的直屬部隊中也開始做起了文章,例如,原本國民黨師部直轄的輜重營、騎兵營、炮兵營等部隊,只有幾個連幾百個人的規模。

而八路軍的這些特種兵營幾乎都是團的架子。例如,120師特務營就是原本的陜北紅軍獨立第一師,兵力與一個團無異。

就這樣,靠著打埋伏等變通手段,原本按編制上4.5萬人的八路軍,實際上人數在6萬以上,而其他萬余紅軍部隊則多數留在陜甘寧邊區,負責陜甘寧邊區和黨中央的警衛工作。

從此之後,由最精銳的紅軍主力改編而成的八路軍東渡黃河,踏上了抗日戰場,開始了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他們與紅軍南方遊擊隊改編的新四軍,一起成為中國抗戰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