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許世友天生愛打仗,為何缺席淮海戰役?並非腿傷那麽簡單

2023-12-15歷史

我軍五大王牌部隊,兵強馬壯的華野戰鬥力爆表。

從高層來看,坐鎮中軍帳壓陣的司令員兼政委,是新四軍的老軍長陳毅;策劃和指揮重大戰役的軍事指揮員,則是被譽為「第一猛將」的戰神粟裕。

從一線來看,華野12個縱隊的司令員,個個能征善戰、特點鮮明,尤其是1縱葉飛、4縱陶勇、6縱王必成、9縱許世友,還有2縱韋國清、8縱王建安、10縱宋時輪等人。

當然,華野雖然戰將眾多、人才濟濟,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並不算多,只有幾位兵團司令員級別的高級將領。

其中,有兩位猛將都參加了濟南戰役,一個攻城一個打援。

在隨後的決戰淮海中,華野聯合中野總兵力和敵軍對比尚且處於下風,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就更是寶貝疙瘩。但是,在最需要人手的時候,這兩位猛將卻雙雙缺席了淮海戰役。

這兩位猛將,就是葉飛和許世友,而兩人缺席淮海的理由,官方解釋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傷病纏身。也有人認為,這兩位猛將沒有參加淮海決戰,是因為和粟裕不和。

葉飛和粟裕之間的「矛盾」,始於三年遊擊戰的「南陽事件」。

江西紅軍主力長征前,組建了北上先遣隊紅7軍團,由尋淮州、樂少華、粟裕帶領北上浙東一帶,目的是吸引敵軍註意力,減輕中央蘇區根據地的反「圍剿」壓力。

紅7軍團和方誌敏的紅10軍團匯合以後,由方誌敏、劉疇西率領繼續北上,結果在譚家橋和懷玉山兩度失利,余部編為挺進師,在粟裕、劉英率領下和葉飛閩東獨立師會合。

此時,閩浙臨時省委一廂情願地強調,要求葉飛離開老區,到浙西南開辟新的根據地,葉飛不願落個兩頭空的結果,主動加入了黃道的閩贛省委。閩浙臨時省委得知後,密令挺進師的粟裕、劉英設下「鴻門宴」,借機除掉葉飛。

挺進師研究決定,由師長粟裕負責抓捕葉飛,但在押送葉飛前往閩浙臨委途中跳崖逃走,一向槍法神準的粟裕這次並沒有打準,葉飛得以逃生。

葉飛和粟裕的「梁子」就此結下,這就是「南陽事件」。

南陽事件是特殊時期的產物,粟裕和葉飛都是受害者。

但是,對於粟裕「槍下留情」的真相,葉飛一直蒙在鼓裏,直到晚年撰寫回憶錄的時候,才從好友王必成口中得知,粟司令的槍法一貫彈無虛發,幾乎沒有失手過。

此前,葉飛對於南陽事件多少心裏有一些疙瘩。

抗日戰爭時期,葉飛作為粟裕麾下「三劍客」之首,一直是粟司令最為倚重的幹將,作為東進支隊、江南指揮部的主力團長,在開辟蘇南和蘇中等根據地的戰鬥中表現活躍。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的1縱每次大戰都會被粟裕委以重任。

震動敵軍的萊蕪戰役,葉飛1縱以一敵二,硬扛李仙洲2個軍,成功堵死敵軍從萊蕪突圍的口子。總攻時,葉飛、王建安分別擔任東西集團的指揮官,全殲5.6萬敵軍。

百萬軍中取張靈甫首級的孟良崮戰役,葉飛1縱成功穿插隔斷整編74師和周邊的聯系,然後統一指揮1、4、6、9縱發起總攻,將不可一世的「禦林軍」全殲於沂蒙山區。

「七月分兵」後,葉飛指揮1縱、4縱在敵5個整師的重重包圍中,利用大雨聲東擊西跳出合圍,成功和粟裕西兵團兵合一處。在戰爭年代,葉飛和粟裕合作堪稱珠聯璧合。

葉飛和粟裕的第二次「矛盾」,出現在豫東戰役(睢杞之戰)。

由於1縱作戰任務繁重,攻擊常郭屯新22旅旅部的同時,遭到敵整75師、整72師的三面夾擊。此戰,葉飛1縱參與殲滅區壽年兵團,還差點打掉黃百韜兵團,出力很大但傷亡也較重,對粟裕的指揮「多有怨言」。

但這一說法經不住考證。葉飛回憶錄對豫東戰役(睢杞之戰)評價很高,雖然1縱建制不全、兵力不足,打得很苦,但在粟司令的指揮下,終於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當然,部隊減員,一線指揮員有些情緒,這是在所難免的。以此推斷主帥和戰將之間是因為「恩怨」而互相不對付甚至排擠,顯然低估了我軍的凝聚力和將領的格局。

濟南戰役,粟裕留出8個縱隊打援,而葉飛負責指揮1、6、8縱隊。

這也可見,粟裕對葉飛的使用信任有加。淮海戰役前夕,華野1縱由司令員張翼翔代司令員。如果不是因為傷病難以堅持,相信葉飛一定會出現在淮海戰場。

和葉飛的養病有所不同,許世友錯過淮海戰役是因為腿傷。但是,濟南戰役前許世友也在養傷,可是主席一紙調令,這員虎將就和紅四的老友王建安杯酒泯恩仇。

由此可見,許世友缺席淮海還不是腿傷那麽簡單。

作為一名戰將,能夠參加三大戰役是一種榮譽。

但許世友不僅沒有參加淮海決戰,反而留在了山東軍區,成為張雲逸的副手。由於華東大部尚未解放,擔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從職務上看似乎高於後來的兵團司令。

在戰爭年代,野戰軍的軍事主官地位一般高於軍區的主官。

天生喜好打仗的許世友,不會無緣無故放棄參加大戰的機會。原因到底是什麽?其中一的解釋是,許世友和粟司令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當時的山東軍區,下轄膠東、渤海、魯中南3個二級軍區,以及濟南、徐州2個警備區,還有1個昌濰特區和正規部隊32軍2個師,後來投入到解放大城市青島的戰鬥中。

在粟裕、許世友等人的傳記和回憶裏中,對許世友缺席淮海並沒有多少著墨。因而坊間一直揣測兩位名將的戰爭理念有差異,這才導致許世友缺席淮海戰役。

許世友和粟裕的分歧,早在孟良崮戰役中就有體現,許世友對粟裕的大踏步進退不理解,就像當年四渡赤水中的林總,認為主席是走弓背而不是更直接的弓弦一樣發牢騷。

應該說,猛將許世友是更多地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問題,而粟裕則是著眼戰略全域來指揮作戰,兩人肯定有分歧。

到了濟南戰役,兩人在戰略和戰術上的分歧更為明顯:

許世友的目光盯在濟南城王耀武的12萬人馬,覺得攻城集團的14萬人有點少了。但粟裕的目標是圍城打援,力圖吃掉徐州援敵,所以打援集團預留了18萬大軍。

濟南戰役,從戰術上來講,5個縱隊打贏了。但是,從全域來看,如果粟裕準備打援的8個縱隊能夠打掉徐州哪怕1個兵團10幾萬人,隨後發起的淮海決戰會輕松很多。

濟南攻堅之前,許世友曾向主席建議增加攻城的兵力配置。

但是,這一建議被主席委婉拒了,並向許世友講明攻城和打援是一盤棋,都要由粟裕同意。盡管許世友顧全大局、沒有異議,但在攻城進度上沒有如粟裕所願打一個月左右,而是僅僅8天就拿下了山東首府濟南。

解放戰爭,主席的核心思想就是「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粟裕是深諳其道的,心性率直的許世友沒想那麽多。所以,粟裕提出的淮海戰役,許世友也未必完全參透。

但是,許世友沒有參加淮海戰役,也不是只是因為理念分歧。

淮海戰役前夕,山東解放區絕大部份地區已經解放,但有美軍艦停泊的青島卻還沒有回到人民手中。與此同時,山東沿海還有部份島嶼駐有殘敵,對山東解放區是一大威脅。

讓熟悉山東的許世友留駐山東軍區,就成為兩全其美的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