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賓大向林徽因追授建築學學位,當年她在這裏已足夠優秀

2024-05-20歷史

據報道,當地時間5月18日傍晚,在2024年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賓大正式向林徽因(1904-1955)頒發了建築學學士學位,以表彰她作為中國現代建築先驅的卓越貢獻。

畢業典禮現場,林徽因外孫女於葵代表林徽因,從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裏茨·史坦納手中,接過了這份遲到近百年的學位證書。

回溯過往,林徽因是1918~1941曾就讀賓大建築學專業的23名中國留學生裏,唯一一位完成學業但在當時未被授予賓大建築學位的學生——只因她是女性。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進入賓大美術學院就讀。不同的是梁思成正讀建築系,而林徽因只能選修建築系課程。出國一年前,林徽因已經知道賓大建築系不招女生。

並非當時所有的美國高校建築系都不招女生,但像賓大、哈佛、耶魯這樣的傳統藤校仍然持相對保守的理念。理由其一是因為建築系課程有男性模特人體寫生課,尚無女生參與的先例;理由其二是因為建築制圖、木工等現場施工課程有時是在晚上進行,甚至會不分晝夜地制圖,校方擔心女性的安全問題。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曾設法托人說項,但均被賓大婉拒。

如今看起來荒謬的理由,當時卻很正常。林徽因入校時,美國女性的選舉權被憲法確立也剛剛才五年時間。不要說中國沒有女建築師,即便西方從事建築業的女性也極少。林徽因當然可以選擇其它高校的建築系就讀,但賓大有當時最好的建築系課程,她寧可不要學位,也要學到最頂尖的東西。

1926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參加賓大建築專業學生組織的「印象派之舞」活動(圖源:賓大檔案館)

雖然這次是追授學位,但相比美國高校常見的榮譽博士授予,賓大追授的相關要求更加嚴格,被追授者實實在在地修讀相關課程獲得學分是硬性條件。進入賓大的第二年,林徽因由大一直接跳級至大三,把大部份精力都用在了可選修的建築學課程上。四年下來,林徽因的建築學學分正好跟梁思成一樣,成績也不相上下。從1925年秋季開始,林徽因就開始擔任建築系兼職助教,1926年開始更成為獨立授課的指導教師。

同年,林徽因在接受費城某報采訪時表示:「等我回到中國,我要帶回什麽是東西方碰撞的真正含義。令人沮喪的是,在所謂的‘和世界接軌’的口號下,我們自己國家獨特的原創藝術正在被踐踏。應該有一場運動,去向中國人展示西方人在藝術、文學、音樂、戲劇上的成就。但是,絕不是要以此去取代我們自己的東西。」

獲美術學學士學位的林徽因賓大畢業照

林徽因入賓大後的1934年,賓大建築系開始為先前曾經學習建築學的女生補授學位,其中包括費城城市建設部第一任女主任喬治亞娜·波普·伊特曼——但賓大忽略了比同期女生完成更多建築學課程的林徽因。而林徽因在余生的二十年裏,也沒有設法回美國去給自己補授一下這個建築學學士學位。

1927年秋,結束賓大的課程後,林徽因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台設計,梁思成則去哈佛學習。1928年3月21日,兩人在加拿大溫哥華梁思成姐姐梁思順家成婚,這一天也是宋代建築古籍【營造法式】作者李誡的生日。

這一年秋天他們回國,赴沈陽的東北大學,應張學良之請構建東北大學建築系,成為當時建築系僅有的兩名教師,梁思成是系主任。1931年,梁思成回到北平加盟中國營造學社任法式部主任,林徽因任研究員。1946年,梁思成建立清華大學的營建學系。後來當梁思成出任北平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時,林徽因也被聘為委員。

雖然有同赴山西考察佛光寺等古建築的經歷,但一路行來,林徽因似乎始終只是梁思成建築事業上的支持者和合作者、生活中養育兒女的妻子,而不是跟梁思成比肩的、同樣獨立而傑出的建築師。抗戰奔波、相夫教子,維持家庭生活所占用的林徽因的精力和時間,實在是要比梁思成更多。

林徽因手繪稿【關於<中國建築彩畫圖案>的意見】

當梁思成在潛心建築、專心著述時,林徽因可能卻在照顧兒女、料理家務、盡力為全家提供生活保障。她的建築學課程成績不輸梁思成,但在忙家務時卻也如同於普通保姆。在給友人的信中,林徽因曾感嘆,「我必須為思成和兩個孩子不斷地縫補那些幾乎補不了的小衣和襪子……這比寫整整一章關於遼、宋、清的建築發展史或者試圖描繪宋朝首都還要費勁得多。」即便在李莊的病床上,她也還在幫梁思成修訂【中國建築史】。

除了建築學上的能力,林徽因在文學上的造詣更是早已為人所知。這樣文理皆精的頭腦,卻因為時代的、傳統的、各種各樣的客觀限制,而未能百分之百地充分發揮才具,實在不能不令人遺憾。女性如果想要在這個男人傳統強勢的世上做成一件事,付出的時間、精力和代價往往只多不少。假如林徽因有更多的精力專註於建築,她多半也會留下為後人驚嘆的作品、屢屢參照的著作、津津樂道的盛事,也會成為建築史上跳不過去的名字。

文明的演進過程,本應是偏見漸行漸遠的過程。但時至今日,各種歧視仍然無所不在。衡量一個人,首先不是從其品行和能力來判斷,而是性別、種族、家世、階層、地域、信仰、貧富、學歷……許多人在拒絕他人刻板看待自己的同時,卻又不斷地無時不刻不在給他人貼上標簽。林徽因當年在美國遭受的性別歧視,不應該再以其它任何形式再度存在。賓大曾在宣布追授林徽因學位時表示,「我們在糾正歷史上的錯誤。」

今年是林徽因入學賓大100周年,也是她誕辰120周年。如今賓大建築系56%的學生和53%的常設教職工為女性,其中包括建築系主任胡如珊,她也是首任華人系主任。林徽因侄女、世界著名建築師林瓔曾表示,姑母姑父將他們對於中國數千年建築和文化傳統的深刻崇敬與剛剛興起的現代主義運動融為一體,在努力記錄和整理當時尚未被發現重視的古代建築遺產的同時,更推動了中國建築史研究體系的構建,「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我們將對許多古老的中國風格一無所知。」

位於八寶山的建築師林徽因墓。圖據:ICphoto

這正是林徽因作為建築師的成就。她的墓碑上,寫著「建築師林徽因墓」。是的,她不是什麽女建築師,她就是建築師。無論是否獲得過建築學學士的學位。

文/啟淩 編輯 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