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西晉王朝(153)-魏吳之戰(3)

2023-12-29歷史

第二次濡須之戰(公元 217 年)。

公元 216 年

建安二十二年(216年)冬季,曹操治兵完畢。興師伐吳,孫權率兵抵禦。曹軍進入居巢。開始攻打濡須口。當時,江淮地區的天氣一直很惡劣,時常風雨交加。使得魏吳雙方都受到了影響。

張遼

張遼、臧霸擔任前鋒,在行軍過程中遭遇了持續的大雨。在泥濘不堪的路途中,前鋒大軍先到江邊,而主力大軍尚未到達。此時,江水上漲,東吳的艦船也稍稍前進。

臧霸

由於霖雨、水漲容易導致水災。東吳水軍卻可以憑借舟船,而在隨時可能產生的水災中河裏遊刃有余。因此,張遼、臧霸的將士們都感到不安。眼見「將陣,雨甚」、水漲而缺船。張遼認為應該防患於未然,意欲自作主張的撤軍。但是,臧霸堅持要執行曹操的屯駐命令而反對撤軍。因此向張遼勸諫道:「曹公讓我們屯駐,您卻要撤軍。曹公是那麽英明的人,怎麽可能會舍棄我們呢?」張遼接受了臧霸的建議,於是屯駐了下來。

濡須口

等他們屯駐到了第二天,收到了曹操的撤軍令,於是主動撤軍。張遼回到曹軍大營後,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了曹操。曹操非常贊賞臧霸的勇敢,任命臧霸為揚威將軍,授予臧霸假節。天氣的惡劣也同樣影響了吳軍。東吳水軍大將董襲率五樓船屯駐於濡須口。至夜深時,暴風狂襲,五樓船傾覆,眾將士乘走舸逃走,請董襲一起逃出。

東吳將領董襲

但董襲大怒說:「我受孫將軍的重任,在此處防備敵人,怎能委身而去,誰再說要逃走便立斬!」於是無人敢再幹涉。當夜船沈,董襲淹死。

孫權

孫權臨時換上喪服,參加他的葬禮,對他的家屬供應十分豐厚。

魏蜀吳三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參與攻打東吳的各路曹軍,頂著連綿不斷的大雨,跋涉著泥濘不堪的道路,終於在居巢完成了集結。

居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在天氣轉好後,曹軍進屯江西郝谿,開始正式進攻。在曹軍前鋒尚未屯駐好時,呂蒙便將其攻破。使之敗退。

東吳將領呂蒙

但曹操的大軍很快就趕到了,並對濡須口發起了猛攻。東吳軍隊在都督呂蒙、濡須督蔣欽的帶領下,奮力抵擋曹軍的進攻。

東吳將領蔣欽

魏將孫觀在猛攻濡須口時,被流矢射傷,但仍堅持奮戰。曹操事後慰勞他說:「將軍受到如此重創,卻表現得更為勇猛,你不是應該為了國家而更加珍惜愛惜自己的身體嗎?」於是轉封孫觀為振威將軍,但由於孫觀受傷太重而最終因傷去世。

曹魏將領孫觀

東吳猛將周泰繼213年濡須之戰後,又一次地率軍來到濡須口參戰。中郎將徐盛、偏將軍朱然也都紛紛前來參戰。當初,蔣欽的部下曾因犯罪而被徐盛處死。徐盛由此認為自己和蔣欽有私嫌。到了曹操攻濡須時,蔣欽早已被任命為濡須督,並和呂蒙持軍統領,節度諸將。

東吳將領徐盛

徐盛時常懼怕蔣欽因過去的事情害自己,而蔣欽常稱贊他的優點。徐盛敬重信服他的品德,與眾人論蔣欽的美德。雖然呂蒙、蔣欽、周泰等人奮勇抵抗,但東吳軍隊漸漸力不能支。孫權最終於二月退走。公元 217 年 3 月,孫權派遣都尉徐詳前往曹營請降。

曹操

曹操雖然在濡須地區打出了「權退走」的勝利戰果。但是鑒於東吳軍隊的頑強表現。朝中政敵的蠢蠢欲動,曹操最終選擇接受了孫權的請降。於是引軍返還,遂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駐居巢。孫權得知曹操批準了自己的請降,大喜過望。並在戰後,任命呂蒙為左護軍、虎威將軍。任命蔣欽為右護軍、典領辭訟。任命周泰為平虜將軍並接替蔣欽而擔任第二任濡須督。

溫恢

曹操也在戰後,任命溫恢為揚州刺史,任命蔣濟為揚州別駕。第二次濡須之戰,在曹操的猛攻之下,防守濡須的孫權被迫率軍退走,並遣使請降。曹操取得了名正言順的勝利。但曹操後方不穩,朝堂之中的反對勢力蠢蠢欲動。再加上西線還有劉備進逼漢中,所以,還不具備大規模渡江條件的曹軍。見好就收,結束了濡須一線,還屯居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