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四川博物院有些啥(下)

2024-01-16歷史

巴蜀文物的特點在於其鮮明的文化特色、精湛的工藝技術、深厚的文化內涵、高超的藝術價值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今天,我們接著上期的話題,來和您聊聊四川博物院到底有些啥文物?

‬玉大帶

玉大帶 前蜀(907-925)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王建墓出土

這件玉大帶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唐五代時期唯一一件被帝王本人使用過的腰帶。這件玉大帶的主人就是來自五代前蜀的王建。

王建像

王建(847-918)河南舞陽人,唐僖宗奔蜀時隨駕五都之一,後任利州(今四川廣元)刺史。

王建入蜀後,以今四川閬中地區為根據地,逐步擴大勢力,最終立國稱帝。王建在位12年,勵精圖治,註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在其「永致清平」的努力下,前蜀社會相對穩定,經濟與文化得到較大發展。

我們現在看到這件玉大帶由七方玉銙、一方鉈尾、兩節革帶和一對銀扣組成。

玉大帶的制作采用了剔地、陽起與陰線刻的雕刻方法,龍的上唇上翹,龍身變長,體態雄健,是五代龍紋的代表圖案。

另外,題記中的字筆畫為中間粗兩頭細,這正是唐代水凳砣制玉器的特點。

透過這些文字我們可知,在公元915年十月二十七日,王建後宮突發大火,無數珍寶化為灰燼。

第二天,人們在灰燼中發現一塊玉料,溫潤潔白異常,王建滿心歡喜,認為這是吉兆,於是下令玉工制成了這件玉大帶。

而這件玉大帶能被評為國寶的原因,不僅因為它是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最精美,故事最傳奇的玉帶,而且還是帝王王建真正使用過的禦用大帶。

這件玉大帶對於研究五代時期玉器和篆刻藝術,以及皇室用品的風格和文化,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玉謚寶

「謚寶」是仿照帝王在世時所用的璽印而制,即將謚號刻於預制的璽印上,隨葬墓中,表示人死後所得的稱號。

這件玉謚寶是五代前蜀蜀王王建用璽。王建在天祐四年九月(907年)在成都稱帝。

這件謚寶為黃玉質地,因為墓室被盜千年,所以兔形謚寶有些風化,這件謚寶的紐雕為兔首龍身,身腹刻有鱗甲,原鱗甲上貼金。

謚寶上刻有「高祖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謚寶」14字,雕作的樣式為帝王慣用的盤龍鈕。

用玉作為印材起源於先秦時期,而用玉作為印章卻流行於秦漢時期的貴族間,因為這是貴族身份的象征,之後才漸漸成為平民的隨身寶器。

這件謚寶出土於永陵,也就是王建的墓室中。因為這件謚寶的紐頭為一只兔首,因此也被稱為「兔形謚寶」。

用兔做紐頂專家分析如下:前蜀皇帝王建生於丁卯年屬相為兔,60歲登基又值兔年。因此,將兔子擺上崇高的地位也就不足為奇。

王建黃玉謚寶印鈕雖有斷裂,但由於隋唐五代時期印章傳世稀少,而作為兔首龍身的謚寶全世界也僅此一枚。因此,這件兔形謚寶當之無愧的成為國家一級文物。

‬「石澗敲冰」七弦琴

「石澗敲冰」七弦琴 唐

這件來自唐代的七弦古琴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石澗敲冰」。它長122.7厘米,首寬17.5厘米。

此琴通體有蛇腹斷紋和少許梅花圈紋,琴面略呈弧形。外側嵌圓形螺鈿十三徽,琴面張弦七根。

底部開兩個長方形音槽,中部大的叫「龍池」,尾部小的叫「鳳沼」,寓意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征天地永珍。

底面首部陰刻行草「石澗敲冰」四字,喻其有金石之聲。龍池下腹部刻有篆書「玉泉」方印一枚。

另外,據專家考證,此琴曾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耶律楚材收藏。

耶律楚材博學多識,精通漢文 ,最好古琴,不僅善彈【廣陵散】,還愛收藏名琴,自稱有「琴癖」。由於其曾居北京西郊別墅玉泉山莊,故以「玉泉」為號。

‬蜀石經

【毛詩】殘石 後蜀(934-965年)

這塊殘石是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六塊「蜀石經」殘石中的一塊。六塊「蜀石經」其中有五塊為後蜀殘石經。

後蜀殘石經最早由五代後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刊刻,采用的是唐代書法大家歐陽詢和虞世南的書法體進行篆刻。

這些經文采用雙面刻正書陰文,並且還有雙行註釋。其中這塊【毛詩】殘石是四川博物院所藏蜀石經殘石中保存字數最多者。

可以說,後蜀石經的雕鑿綿延230余年,貫穿四個朝代,直至趙匡胤統一中原兵滅後蜀之後,石經的雕刻工作仍在進行。

石經前後一共雕刻了1000多塊,總字數達到130多萬字,這些石經就立在當時益州官辦學府的操場上,供學子們觀摩學習。

所謂石經,是指將整部成套的經書刻在石頭上。石經的種類主要分為三種,簡單來說就是儒家石經、佛教石經(包括摩崖刻經、碑刻佛經、經幢刻經)和道教石經。

其中儒家石經,是指將儒家經典【易】【書】【詩】【禮】【春秋】等雕刻於石頭之上。

中國歷代所刻儒家石經僅七種:東漢熹平石經、曹魏正始石經、唐開成石經、孟蜀廣政石經、北宋嘉祐石經、南宋紹興石經、清乾隆石經。

其中,蜀石經,或稱「孟蜀石經」「廣政石經」等。當時,「蜀石經」被後蜀立於蜀郡最高學府~文翁石室,供學子們研讀摹拓。

熹平石經殘片 漢 四川博物院藏

蜀石經最初只有十經,它們分別是:【論語】【爾雅】【孝經】【周易】【毛經】【周禮】【左傳】【尚書】【禮記】【儀禮】。

到了北宋年間,成都學府又追刻了三經【孟子】【公羊傳】【谷梁傳】,自此組成了完整的儒家十三經。

蜀石經堪稱中國早期教科書,是中國的石經之最。在中國文化史以及巴蜀綿延數千年的文脈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被稱為巴蜀古代教育的豐碑。

比丘法愛造觀世音立像

比丘法愛造觀世音立像 南朝 成都萬佛寺出土

南梁時期,背屏式造像由於形體較小,便於攜帶和家庭供養,成為當時益州造像的主要形式之一。

這尊比丘法愛造觀世音立像是四川博物院的重要藏品,它是由比丘(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法愛在南朝梁中大同三年(548年)所供養。

這尊背屏的正面中心位置是觀音像,在其兩旁分列著四脅侍菩薩、四弟子和二麗仕。在觀音像的下方還有一對護法獅子和八個伎樂俑。

比丘法愛造觀世音立像背面拓片

背面則描繪了盛大的禮佛場景,以及供養人法愛的發願文。

在佛門中,供養人一般分為財供養和法供養。其中,財供養即為捐獻財物於佛寺,法供養就是傳播佛法,教化眾生。

背屏式造像的供養人身份多數是佛弟子或比丘、僧尼等,他們將對亡者的祈願及對生者的美好祝福寄托於造像上。

這尊觀音立像的藝術風格和特點體現了佛教造像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和演變。

‬萬佛寺佛造像

菩薩頭像 唐 成都萬佛寺出土

成都萬佛寺石刻造像是中國南方地區年代較早、題材豐富、在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過程中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一批造像。

萬佛寺相傳始建於東漢延熹年間(158-167年),是成都著名古剎,從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間香火不斷。

根據文獻的記載,萬佛寺在明末時毀於張獻忠戰火。該遺址自清光緒八年(1882年)以來,多次出土各類佛教造像共計200余件。

出土於萬佛寺的這批造像數量多、保存較完好、年代序列清晰、雕造精美、題材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臘梅雙禽圖

臘梅雙禽圖 宋 趙佶

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史上,有兩位帝王出類拔萃,他們一個是以詩詞著稱的李煜,一個是以書畫著稱的趙佶。

趙佶(1082—1135)是北宋第九位皇帝。據史料記載,趙佶從幼年起,便在繪畫和書法上顯示出極高的天賦。

【臘梅雙禽圖】是趙佶花鳥畫的代表性作品。其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交疊生長的柏稍與臘梅,兩只山雀顧盼有情地棲於枝頭,梅花含苞欲放,給人一種相映成趣,優美動人的感覺。

另外,在畫面右下角以「瘦金體」題「禦筆」及「天下一人」簽押,上鈐「禦書」葫蘆形印一方。瘦金體,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空前絕後,唯趙佶所有。

趙佶,一位把全部心思都染在琴棋書畫裏的皇帝,他的榮耀,他的傲氣,他的風骨,或許只有在紙頁上才能喚起。

‬芙蓉花瓣紋金盞

‬芙蓉花瓣紋金盞 宋

古人稱小而淺的懷子為盞,盞一般用來飲酒或是喝茶。

這只芙蓉花金盞於1973年在四川省安縣出土。它的造型由上、下八朵芙蓉花瓣呈順、逆時針方向疊壓,上下錯落有致。

‬芙蓉花瓣紋金盞 宋

另外,在金碗內側底部,還刻有三朵梅花,其花蕊,根根分明,整個造型,宛如一朵盛放的芙蓉花。將芙蓉花柔美的特點融入其中。

該盞使用錘揲法和鏨刻工藝,采用了重瓣、高浮雕等裝飾方法。整件金盞構思巧妙,造型別致,是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又一件國寶級文物。

其實,四川博物院的一級文物還不止這些,但是它們所蘊含的歷史和故事卻足以讓人驚嘆不已。

從這些珍貴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窺見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裏,我是曉姝。原創不易,歡迎您的關註、點贊以及在評論區的留言,我們下周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