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唐朝熱搜詞:節度使

2024-07-19歷史

說到唐朝節度使,大家第一就會想到安祿山、安史之亂、藩鎮割據這些唐朝歷史熱點,那麽節度使又是怎麽產生的呢?

節度使最早起源於北周時,隋朝沿用之,那時候朝廷在重要地區設定節排程的軍事長官,主要負責管理排程軍需,同時管理屯田,最重要的作用是防禦外敵,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

要說到唐朝的地方行政,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監察制度。唐朝設立三省六部一台,這一台指的就是禦史台,禦史台是獨立於三省六部的,也就是朝廷的監察權是獨立於相權的。

唐中宗時期,禦史台分為監察中央的左禦史和監察地方政府的右禦史,左禦史被稱為分察,右禦史被稱為分巡。到了唐德宗時期,尚書省內的六部中每兩部各自設立禦史監察一人,地方則分為十道,朝廷各自派遣監察禦史,也被稱為監察使、巡察使、觀察使。

這些巡察使、觀察使名義上是唐朝朝廷派到地方巡視、觀察的中央官員,但是他們經常就是常駐地方,成為地方的行政一把手,這些人也就從一禦史官演變成了地方一把手。唐朝的地方行政本來只有兩級,因為這些巡察使、觀察使的出現而變成了三級。

假如這些巡察使、觀察使被朝廷要求留在邊疆重地全權支配管理,那他也就成了節度使。為什麽叫節度使呢?節是一種全權印信,有節的人可以全權排程地方人和資源,所以也稱為節度使。

秦漢時期實行的是郡縣制,這些郡縣的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命,由於全國郡縣過多,中央其實對各郡縣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為了解決這個弊病,漢武帝幹脆將全國劃分成為13個州,每個州設立一位刺史或者州牧,他們負責監察地方。東漢末年,朝廷為了更好鎮壓黃巾起義軍,不得不放權給州牧和刺史,最終形成了地方諸侯割據。

唐朝初期,朝廷充分吸取東漢末年地方諸侯割據的教訓,所以采用了分權治理的模式。一個道會設立風俗使、巡察使、巡按使等各種型別的官職,這些官員各自負責一塊工作,避免形成一人獨大的局面。

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府兵制逐漸被募兵制替代,各地的節度使開始自己招募官兵,這就需要財政的支持。於是,唐朝的節度使在他管轄的地區既可以行使行政權,還可以行使軍事以及管理財政,於是也就形成了藩鎮。北宋朝歐陽修談到唐朝節度使說:「據要險,專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於是,方鎮不得不強,京師不得不弱。」更要命的是唐朝邊疆節度使還逐漸開始使用武人,而且有的節度使還兼職當幾個地方的節度使,最後造成了尾大不掉,唐朝最終走了東漢的老路。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總計才冊封了10個節度使。到了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為了平定叛亂而設立了更多的節度使,一口氣增加到了40多個,導致了後期更嚴重的藩鎮割據問題。

所以原本唐朝朝廷的本意是要中央集權,所以讓中央大官去管理地方,剝奪了地方官權力,結果中央大官在掌握了地方權力後,反而回過來對抗中央,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這卻是唐朝中央始料未及的。

鑒於唐朝嚴重的藩鎮割據,最終導致了出現五代十國的戰亂局面。宋朝建立以後,宋太祖趙匡胤出台了一系列重文抑武的政策,限制節度使權力,有宋一朝再沒出現地方割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