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這8位元都是大清皇帝同母胞兄弟,有人被圈禁,有人享受一世榮華

2023-12-19歷史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清朝的太祖皇帝是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的父汗。但實際上努爾哈赤並未真正登上皇帝的寶座,也沒有建立大清;真正建立大清,登基稱帝的是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雖然皇太極是大清第一位真正登基的皇帝,但是他並不敢居太祖之位,而是將自己的父汗尊為太祖。就是因為若沒有努爾哈赤南征北戰幾十年統一整個女真部的話,皇太極不可能有稱帝的勢力。所以,努爾哈赤是當之無愧的太祖皇帝。

但是在除了皇太極的父汗努爾哈赤外,還有一個人不可忽視,在努爾哈赤建功立業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且他的子孫後代也成為大清最不可忽視的一支宗室力量。

此人便是皇太極的親叔叔 舒爾哈齊

舒爾哈齊年僅5歲的時候母親額穆齊便病逝了,父親塔克世所娶的繼室納喇氏尖酸刻薄,對待努爾哈赤兄弟非常刻薄。雖然舒爾哈齊出身在酋長之家,但是年僅五六歲便跟隨長兄努爾哈赤一起進深山野林之中采集山貨、補貼家用。但便是如此,繼母納喇氏仍舊沒有絲毫的憐憫。無奈在舒爾哈赤年僅10歲的時候,便跟隨哥哥一起寄居在外祖父阿古都督家裏。

1574年,舒爾哈齊與哥哥被李成梁抓住,充當幼丁。舒爾哈齊與哥哥在戰場上僥幸活了下來,並且練就了一身好武藝。9年後父親塔克世與祖父覺昌安死在明廷的亂軍之下,傷心欲絕的舒爾哈齊與哥哥便決定十三副甲胄起義,為祖、父報仇。

很快兄弟二人便拉起了一支上百人的隊伍,在努爾哈赤建功立業的過程中,舒爾哈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努爾哈赤能建立後金稱大汗,親弟弟舒爾哈齊有很大的功勞。

隨著地位越來越高,舒爾哈赤也越來越不滿足於自己現有的待遇。逐步成為大汗努爾哈赤的威脅,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親兄弟亦是如此,努爾哈赤為了加強汗權不得不除掉,處處與自己作對的弟弟舒爾哈赤(不僅怠於戰事而且還對自己的地位待遇不滿),就這樣舒爾哈齊被圈禁起來。

除了同舒爾哈齊一起同努爾哈赤作對的長子與三子外,舒爾哈齊其他的兒子並沒有受到連累,反而得到了努爾哈赤的重用。比如次子阿敏被封為「四大貝勒」之一,比如六子濟爾哈朗從小便養在宮裏,之後被封為鄭親王。

除了舒爾哈齊外,努爾哈赤還有一位同母胞弟 雅爾哈齊

在史料中關於雅爾哈齊的記載非常少,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生母額穆齊病逝時雅爾哈齊只有三歲,努爾哈赤帶著二弟舒爾哈齊一起采集山貨的時候弟弟雅爾哈齊還在家中與繼母生活;在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舒爾哈赤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而雅爾哈齊年僅24歲便病逝了,連立戰功的機會都沒有。順治帝登基後,將雅爾哈齊追封為郡王,入盛京賢良祠。

除了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同母胞弟外,大清還有四位皇帝也有同母胞弟。同母胞弟自然不同於其他的兄弟,他們繼位後是如何對待這些同母胞弟的?

只能說都是一國之君的同母胞弟,結局也是大不相同,有的被圈禁,有的被享受一世榮華。

01胤禵

胤禵是康熙皇帝第十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所生的幼子。

烏雅氏是康熙所有妃嬪中生育子女數量最多的妃嬪之一,先後有六位皇子公主出生,不過這六個子女中只有一半長大成人。胤禛出生的時候烏雅氏連嬪位都不是,自然不能撫養親子,胤禛便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後的宮裏由康熙表妹佟佳氏撫養。在胤禛12歲的時候,養母佟佳氏病逝。

而胤禵不一樣,胤禵出生的時候烏雅氏已經母憑子貴被封為德妃,作為四妃之一、一宮的主位自然可以親自照顧親生的兒子。再加上烏雅氏所生的皇六子胤祚夭折,烏雅氏便將幾乎所有的母愛都給了幼子胤禵。

而對於別宮撫養胤禛很是冷淡,生母如此厚此薄彼,胤禛怎麽能感覺不出來呢?

因為不是一母撫養長大,胤禛與弟弟胤禵的感情很一般,反而與章佳氏所生皇十三子胤祥關系親密;而胤禵則是與皇八子胤禩等人關系很不錯。到了康熙晚年,親兄弟二人不再是感情一般的事情,而是奪嫡的仇人。

一開始胤禵堅決支持胤禛奪嫡的敵人皇八子胤禩,與親哥哥胤禛事事對著幹;

後來胤禩徹底奪嫡無望,八爺黨便開始支持深得盛寵的胤禵爭儲,就這樣胤禵便直接成為胤禛奪嫡的對手。雖然烏雅氏從未說過要支持哪個兒子繼承皇位,但是烏雅氏自始至終疼愛幼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即便是烏雅氏不說,也都知道她的態度。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逝後,隆科多宣讀的傳位詔書中寫的是皇四子胤禛,而非皇十四子胤禵。就這樣胤禛繼位,史稱雍正帝。

胤禵便成為奪嫡的失敗者,雖然胤禛不是烏雅氏一手帶大的孩子,但也是自己親生的,親兒子繼位按理說烏雅氏貴為太後理應高興才是。但是烏雅氏不僅不高興反而處處與新帝作對,甚至說出:我怎麽都沒想到先帝會將皇位傳給胤禛?這樣的話,生母都如此懷疑,何況是別人呢?

不管生母烏雅氏如此為難自己,剛剛登基、皇位還沒坐穩的雍正只能忍著,不能讓奪嫡的仇敵們抓住自己的把柄。雖然不能對生母做什麽,但是雍正將所有的怨恨都轉移到了生母最疼愛的幼子身上:

康熙病逝後,雍正將胤禵召回京城囚禁於景陵讀書,並且讓馬蘭峪總兵時刻監視著胤禵。

太後烏雅氏去世後,雍正給了胤禵一個郡王的虛銜,並沒有給與封號或者是俸祿銀子。雍正三年雍正將昔日奪嫡的仇敵徹底打擊後,胤禵的郡王銜被直接革掉了;雍正四年胤禩與胤禟死在禁所後,胤禵固山貝子的爵位也沒有保住,雍正將其押回京城,囚禁於壽皇殿內。

一直到乾隆登基,胤禵才重獲自由,被侄兒乾隆冊封為輔國公;

乾隆十二年,胤禵被晉封為貝勒;

次年晉封為恂郡王,雖然乾隆讓親叔叔擔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等職,但是胤禵畢竟已經年事已高,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為。

乾隆二十年,胤禵病逝。乾隆給與治喪銀子一萬兩,厚葬親叔叔。

永璘

永璘是嘉慶帝最年幼的弟弟,我們所熟知的令妃魏佳氏(孝儀純皇後)所生的最後一個孩子。永璘出生的時候是 父皇乾隆皇帝已經年過半百,生母魏佳氏也已經到了不惑之年。

作為幼子,自然深得父母的寵愛。但是魏佳氏用11年的時間接連七次懷孕,還小產過一次,身體必然虧損嚴重,所以在魏佳氏49歲的時候便病逝了,這一年永璘只有9歲,永琰已經16歲。

永琰是由慶妃陸氏撫養長大的,而永璘在生母魏佳氏死後交給了穎妃巴林氏撫養。陸氏與巴林氏都沒有生兒育女,卻位居妃位,跟魏佳氏有離不開的關系。在繼後那拉氏倒台的同時,魏佳氏崛起成為實際上的後宮之主,魏佳氏位居皇貴妃時,將自己陣營的陸氏與巴林氏也扶持了起來。並且將自己的兒子交給她們撫養,可見魏佳氏對二人的信任。

養母自然跟生母不同,穎妃確實很寵愛養子永璘,但並不會嚴厲地教育,免得落一個「苛待養子」的罪名。正因為養母穎妃只寵不管教。

所以永璘從小就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當然這跟乾隆對幼子的放縱寵愛也有關系:若是外出巡幸,乾隆必定會帶著永璘,以及永琰與永瑆(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所生)。永琰與永瑆都是恪守規矩緊緊跟著父皇,而永璘則是跟身邊人說說笑笑,一點都不受管教。這一點乾隆必定知道,但卻不加約束,可見乾隆對永璘有多寬縱。

當然永璘此舉,恰好成全了自己的同母胞兄永琰。

所以很多人說:永璘之所以如此,其實跟他的皇叔弘晝一樣是故意裝瘋賣傻,就是為了能夠在奪嫡的路上主動結束,不成為兄長們奪嫡的犧牲品。

乾隆五十四年,乾隆為永璘修建了一座王府,永璘搬到王府以後乾隆還經常前往幼子的家中享受天倫之樂。在給永璘分府的同時乾隆還給了永璘一座當鋪,希望兒子能有一個謀生的家業。不過永璘並不喜歡父皇給自己修建的王府,喜歡權臣和珅的宅子,而且在乾隆朝時便毫不避諱地說:「若是哪位皇兄坐上了皇位,若是能將和珅的宅子賞賜給我,我便心滿意足了」

永璘絲毫不擔心得罪父皇的寵臣和珅,其實也是在說自己毫無爭儲的意思。

嘉慶四年,嘉慶帝颙琰親政後便直接除掉了和珅,將和珅府的一半直接賞賜給了永璘,另一半則是留給固倫和孝公主繼續居住。等到和孝公主病逝後,另一半和珅府也歸了永璘,自此永璘便擁有了完整的和珅府。而這座完整的和珅府,便是後來的恭親王府(奕䜣的王府)。

永璘得到一半和珅府的時候,皇兄嘉慶還將其冊封為郡王。

有了爵位自然便有了參與處理朝政事務的權力,但很顯然永璘確實如皇兄嘉慶所言「不堪大用」,接連幾次出現失誤:

嘉慶五年,永璘在養母穎貴太妃70歲壽辰時,沒有經過皇兄的同意便直接帶著禮物去給養母賀壽,被嘉慶帝狠狠斥責一頓。

嘉慶六年,永璘因為聽錯話,導致張廷玉(歷經康雍乾三朝的老臣)的侄孫婿孫若渟被停嚴加審訊還被停職;結果是永璘誤會了,嘉慶帝很生氣,以失職之罪將永璘交給宗人府處置。

還有一次永璘直接在嘉慶帝面前睜著眼說瞎話:嘉慶十三年,永璘私下裏帶著桃花入行宮遊玩,還在台階上吃了飯才走的。但是嘉慶帝著人去問永璘的時候,永璘說自己就是口渴了,去桃花寺討了一杯水喝而已。這可是欺君之罪,論罪當誅,但永璘畢竟是自己同母弟,嘉慶自然不會真的殺了自己的親弟弟,只是罰了永璘四年的年俸。

雖然永璘比永琰年幼6歲,但是永璘在嘉慶二十五年病逝。

在永璘病逝之前,嘉慶帝將弟弟封為慶親王沖喜,還親自前去探望,但沒過多久永璘還是病逝了。永璘雖然在嘉慶朝三番四次被皇兄斥責,但也是永璘自己犯錯的結果,整體來說,他的一生還是比較順遂的,不僅有和珅留下的府邸,還有慶親王的爵位,以及後世子孫的榮華富貴,也算是大清非常幸福的皇子了。

光緒帝同母胞兄弟

光緒帝其實是旁支所出,生母是 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 ,也就是 慈禧的親妹妹

婉貞參加八旗選秀的時候,慈禧已經生下鹹豐唯一的皇子載淳並且被封為懿貴妃,但即便如此婉貞還是在選秀中落選。不過按照大清的規矩,落選的秀女中若是有長相出眾、資質不錯的可以許配給宗室王公。

慈禧為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便主動勸說鹹豐帝將自己的親妹妹許配給了只有20出頭、文武雙全奕譞。就這樣奕譞成了慈禧的親妹妹,婚後不久婉貞便為奕譞生下了嫡長子載瀚,有了兒子的婉貞在王府的嫡福晉之位算是徹底坐穩了,然而 載瀚年僅兩歲夭折

失去長子的婉貞非常傷心,好在同治十年,婉貞生下嫡次子載湉,也就是後來的黃光緒皇帝

在載湉年僅4歲的時候,慈禧唯一的兒子同治帝年僅19歲病逝。

而且同治帝是無後而終,大清的皇位繼承上第一次出現斷檔。

按理說同治帝是「載」字輩的,同治帝病逝後,哪怕是在宗室旁支中選,也應當是「溥」字輩的,更何況溥字輩中已經長大成人直接親政的。但是慈禧太後為了繼續把持朝政,自然不願意做「權柄下移」的太皇太後,更何況同治帝的皇後還是慈禧非常厭惡的阿魯特氏,若是阿魯特氏做皇太後的話,慈禧還有好日子嗎?

不管從哪方面考慮,慈禧都不會從「溥」字輩中選,而是堅持在同治帝的堂兄弟中選擇一位繼承皇位;而且這位新帝的人選還要年幼,如此慈禧才能繼續垂簾聽政。

對慈禧來說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親妹妹婉貞所生的載湉。

就這樣載湉年僅4歲便要跟生母分離,入宮做皇帝。

載湉繼位後, 婉貞又生了兩個兒子,但是一個四歲夭折,一個僅出生兩天便夭折了。 光緒帝載湉是婉貞唯一一個長大成人的孩子,但婉貞卻不能時時刻刻相見,因為他已經貴為九五之尊,哪怕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與此同時,醇親王府的側福晉李佳氏與劉佳氏接連產子,而婉貞只能看著光緒小時候的衣服獨自落淚。

雖然光緒帝有三個同母胞兄弟,但都未長大成人 ,反而是異母胞弟承襲了醇親王爵位。

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胞弟溥傑

光緒帝雖然有一後二妃,38歲時才病逝,但是並未生下一兒半女。所以光緒帝病逝後大清在皇位繼承人上再次出現斷檔,此時的慈禧雖然已經76高齡,但慈禧仍舊不想放權,想要再次扶持一位年幼的皇帝繼位,她好繼續柄權。

所以便挑選了年僅3歲的溥儀為嗣皇帝,溥儀的生母是蘇完瓜爾佳.幼蘭,慈禧的養女,也是軍機大臣榮祿的女兒。此時的榮祿雖然已經病逝,但榮祿在活著的時候是慈禧的心腹大臣,慈禧便將榮祿的女兒幼蘭收為義女,指婚給光緒帝的異母胞弟載灃,也就是第二代醇親王。

載灃是奕譞的側福晉劉佳氏所生,據說載灃與幼蘭的婚禮隆重異常,介於皇子與親王之間的規格。很顯然,慈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醇親王府對自己繼續忠心耿耿,光緒三十二年,幼蘭生下嫡長子溥儀。

次年,幼蘭生下嫡次子溥傑。

溥儀登基稱帝後,幼蘭又接連生下三個女兒。

1919年,溥傑12歲的時候入宮成為溥儀身邊的伴讀。

四年後,16歲的溥傑結束自己的伴讀生涯,任內廷行走一職。

1929年,23歲的溥傑奉命前往日本留學。留學回國後的溥傑,成為偽滿重臣,陪在哥哥溥儀的身邊,一直到1945年。

結語

同樣都是大清皇帝的同母胞兄弟,結局卻大不相同:

努爾哈赤的同母胞弟舒爾哈齊被圈禁而死,好在滿清初期「父之罪罪不及子孫」;而舒爾哈齊年僅24歲病逝,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什麽痕跡。

雍正的同母胞弟胤禵因為從一開始便不是一母撫養長大,不僅感情一般,甚至在康熙晚年成為針鋒相對的敵人。雍正登基後,胤禵才落得一個被圈禁的結果。好在侄兒乾隆登基後將其放了出來,還給了郡王的爵位。

嘉慶帝的同母胞弟永璘頑劣,雖然在嘉慶帝登基後因為多次犯錯被斥責,但是整體來說永璘算是非常幸福的一位皇弟了,不僅自己享受一輩子榮華富貴,還給子孫後代留下了財富。

光緒帝的同母胞兄弟三人算是最沒有福氣的了,先後夭折,都未長大成人。

而溥儀的同母胞弟溥傑的前半輩子,一直陪在親哥哥溥儀的身邊,得哥哥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