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襄公是春秋時期的齊國第十四位國君,他道德失倫,做了許多壞事,致使國內危機四伏,朝廷臣工人人自危,其弟公子小白、公子糾都想外出避禍。公元前686年,公子小白出奔莒國。齊國大臣殺死齊襄王,立公孫無知為國君。公子糾趁亂跑到魯國。次年齊國大臣又殺死公子無知。此時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都想回國爭奪君位,小白搶在前頭做了齊國的第十六位國君,號稱齊桓公。公子糾心有不甘,仍爭取魯國派兵送其回國,結果慘敗,齊國強迫魯國殺死了公子糾。並借口魯國幹涉齊國內政,於公元前684年(即魯莊公10年)春天發動了對魯國的進攻。這就是春秋時期有名的「齊魯長勺之戰」。
齊魯長勺之戰
齊國軍隊攻打魯國時,魯莊公想去應戰。曹劌(gui)雖為貴族卻無權勢,但卻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他主動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貴族勸說,「當權的人自會考慮應戰的事,何必由你來參入其中呢?」曹劌說:「當權者迷,目光短淺,缺乏見識,不善戰術,不可能有長遠的謀略。」曹劌只想為國効力,不計個人得失,毅然去拜見魯莊公。他問魯莊公:「您憑什麽條件去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些養生的東西,我從不敢獨自占有,一定要分給左右的近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只給了身邊的大臣)不能遍及全國的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跟從您去作戰送死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豬和寶器、絲織品等,在禱告時,我不敢以少報多,以小報大,以惡為美,一定用誠實的態度對待鬼神。」曹劌說:「小的誠實還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不能賜福保佑您。」莊公又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然不能判斷的十分清楚,但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判斷判決。」曹劌說:「這才是您盡了本職應盡的一類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去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您同去。」
齊魯長勺之戰
魯莊公跟曹劌共乘一輛戰車。齊魯兩軍會於長勺。魯莊公想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國人擊了三次鼓發動三次進攻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擊了。」齊國軍隊潰不成軍,大敗而逃。魯莊公要驅車追趕齊軍。曹劌說:「還不行。」他下車來檢視齊軍戰車車輪展出的痕跡,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敗退齊軍的隊形後,這才說道:「可以追殺了!」於是就驅兵追趕齊軍。
齊魯長勺之戰
徹底戰勝齊軍後,魯莊公問曹劌為什麽這樣指揮,曹劌回答道:「打仗,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減了,第三次擊鼓士氣都衰竭了。他們齊軍的士氣已盡,而我們魯軍的士氣正盛,所以戰勝了齊軍。齊是一個大國,是很難偵查摸到他們的真實情況的,我擔心他們有埋伏。所以當看到他們的車轍亂了,旗幟倒了,才下令追殺他們。」魯莊公深服其言。
齊魯長勺之戰,根據曹劌的戰術要求,魯軍遵循敵疲我打、後發制人的積極防禦、適時反擊的方針,正確地把握了反攻和追擊的時機,牢牢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贏得了戰役的重大勝利。從而正確地揭示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作戰規律和原則。長勺之戰魯軍的勝利,也間接地促成了數年之後齊魯兩國的息兵言和。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