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紅軍長征期間路過一糧倉,意外發現30萬斤糧食,哪個好心人送的?

2024-01-22歷史

1935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至甘南地區。因為前方有國民黨軍隊攔截圍剿,隊伍又在不久前剛穿過草地,傷亡嚴重,疲憊不堪,行軍之路愈發艱險。

然而在此危急時刻,紅軍卻發現原應出現的沿途伏擊竟一次未現,前方道路暢通無阻。

更為神奇的是,已饑餓多日的紅軍竟在路上意外「撿」到大量糧食補給,原先被敵人損毀的道路也奇跡復原。隊伍有如神助,打了一場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迎來柳暗花明。

這是軍事史上的哪場戰役?究竟是誰給了紅軍如此多的糧食?本應出現的伏擊又為何銷聲匿跡?

紅色土司大義相助

土司就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地方官,此制度淵源已久,但正式設立是在元朝,清朝趨向衰敗。至近代,仍保有一定勢力的土司已所剩無幾了。不過甘南地區的楊積慶是個例外,他是管轄卓尼的第19代土司,被稱為「卓尼王」。

楊積慶所轄地區疆域廣闊,人口眾多,因他治理有方,糧食富足社會安定,百姓即使在亂世也得以保全自身。1917年時,他率領藏兵展開大規模武裝禁煙運動,功績甚偉,段祺瑞曾予他「西天一柱」「掌憲」銀牌等多項表彰。

但楊積慶並未因此心向國民黨,而是自有判斷。

在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在「滅共」的同時還四處釋出抹黑中共的言論。尤其針對少數民族,國民黨稱中共有「掃除宗教」的政策。楊積慶除承襲土司外,還是禪定寺的護國禪師,信奉藏傳佛教,怎會容忍信仰被「掃除」?

若是一般人受國民黨此番淫辭挑撥,必第一時間火冒三丈恨不得當即揭竿而起。但那楊積慶豈是一般人,他自幼聰慧,學識淵博又與時俱進,雖一生未出過卓尼,思想卻通達天涯海角。據他所了解的中共是值得各族人民愛戴的,絕非如此蠻橫不近人情。

而且在國民黨統治的這段時間,楊積慶早已看清他們的嘴臉。日寇入侵東北淪陷,蔣介石卻聲稱「攘外必先安內」只為自身利益而置江山百姓於不顧。那些道貌岸然的軍官亦腐敗不堪,如蚊蟲侵蝕國家。

所以當國民黨命他配合當地軍閥魯大昌攔截紅軍時,他只是表面上派了一些兵力佯裝聽命。在暗地裏,楊積慶先是令手下修好被國民黨破壞的橋和路,再告誡當地民眾萬不可攻擊紅軍。

另外,國民黨還要求他清除郊區糧倉,一點糧食也別讓中共得到。楊積慶自然只象征性的清除了幾個,把大量糧食集中在崔谷倉中。待中央紅軍接近時,他派人進行聯系,願將糧倉大開助我軍破圍剿,救國家。

那時紅軍戰士靠挖野菜,吃樹皮,煮皮帶勉強度日,每天吃不飽飯身體虛弱還要抗擊敵軍。這整倉的糧食要比黃金更珍貴萬倍,簡直就是戰士們的救命仙丹。更為感人的是,楊積慶知道隊伍中缺少鹽巴,許多戰士因此生病,於是在糧食之外又放了2000斤鹽。

戰士們吃上飽飯,戰鬥力也恢復至頂峰。此時四周敵軍已向紅軍逼近,闖關突破前方臘子口已迫在眉睫。但紅軍已不足一萬人,裝備也遠落後於國民黨,面對占絕對優勢的敵軍,紅軍如何以弱勝強成功實作突圍?

神兵勇破臘子口

臘子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要想進入甘南,這是必經之路。而此時紅軍前方有魯大昌早已駐紮等候多日,後有從四川來的劉文輝率部追趕,周圍更有胡宗南率大部隊快馬趕來。若這幾股勢力匯到一處,紅軍將遭滅頂之災。

所以時間緊迫,毛主席徹夜不眠制定戰略——我們唯有三天之內拿下臘子口才有一線生機。萬幸的是楊積慶偏向紅軍,他手下的兩萬多藏兵從未進行攻擊,否則我們將難有喘息的機會。

臘子口兩邊是險峰,中間有豁口,下方臘子河奔騰而過。要過此關,只能走那高懸於兩峰之間的小木橋。國民黨以此處為重心,四周設下多重防線。在橋頭和山崖上,亦建有多座碉堡。

魯大昌知道紅軍神勇,不敢輕敵,派了一個營守隘口,一個營守隘口後方開闊谷地,另外又調來整整兩個師駐紮臘子口近處,準備好隨時增援。一般情況下,國民黨一個師至少有八千至一萬人,一個營五百人左右,而那時中央紅軍總共八千余人。

面對懸殊的兵力,紅軍先是派出紅四團從正面突擊,敵在上我在下,在沒有任何掩護的情況下,從碉堡射出的槍林彈雨令我方損失慘重。但戰士們早已忘卻生死,倒下一批又迎上一批。

上方國民黨見狀以為紅軍瘋了,這不就是毫無勝算的自殺式打仗嗎?魯大昌得知後樂得直接拿出酒肉,把殲滅紅軍後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妙生活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在他眼裏,臘子口兩邊險峰無人能登,只有正面這一條路可走,眼下此景定是紅軍絕望之際的垂死掙紮了。

然而他絕對想不到的是,正面進攻只是紅軍用以迷惑敵人的障眼法,我們還真有能人異士登得上這天險之地。紅軍隊伍中有一苗族青年身手矯健,還未滿二十便膽識過人,爬這小小懸崖不在話下,外號叫「雲貴川」。

就在敵人集中兵力在正面阻擊紅四團時,「雲貴川」如崖上靈猴,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徒手登至崖頂,接著放下繩索供其余戰士爬上。於是另一路紅軍悄悄繞到敵人後方,直接端了那崖上碉堡,切斷敵人與後方援兵的聯系。

於是國民黨軍隊還沒反應過來怎麽回事,就失去地理優勢。1935年9月17日淩晨,紅軍全面攻占臘子口。原定三天攻克的計劃,僅用兩天就完成。可笑那魯大昌彼時仍歌舞升平,等著前方捷報傳來呢。

臘子口戰役被稱為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險的關鍵一戰。正是此戰,讓紅軍得以一舉粉碎國民黨狼子野心,順利實作北上抗日,毛主席才有了「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的樂觀感嘆。

而遭遇重創的國民黨氣急敗壞,把全部責任都歸於楊積慶身上,開始密謀迫害這開明義士。面對國民黨的卑鄙手段,他能否轉危為安?

正義善舉慘遭殺身之禍

中央紅軍勝利攻克臘子口後,紅二四方面軍沿著同樣路線再次來到甘南地區。楊積慶得到訊息後又開倉一次,前後兩次加起來共援助給紅軍糧食三十多萬擔。不僅如此,一些紅軍行至此處重傷難愈,他便暗中收留他們救治修養。

魯大昌得知此事後更是恨得牙根癢癢,但楊積慶在當地勢力強大,威望很高,深受百姓愛戴,要推翻他絕非易事。然而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楊積慶的手下姬從周,方秉義等人在魯大昌許下榮華富貴後,叛變了楊積慶。

1937年,魯大昌開會給楊積慶安上「私通紅軍」等多項罪名,於七月中旬展開殺害楊積慶的活動。他先是在關鍵地區駐兵把守,接著派方秉義等叛變之人放出監獄中的死刑犯。這死刑犯得知可「戴罪立功」後個個紅了眼,不要命的沖向楊積慶的住所。

正在沈睡中的楊積慶被槍聲驚醒,慌忙逃進山廷林,此時的他孤立無援,只能靜待屬下來救他脫離困境。不久後,姬從周率領士兵來到林中尋找楊積慶。楊積慶起先以為是國民黨軍隊,很是警惕的藏於林子深處不敢出來。

在他發現是部下後,以為是來救自己的,連忙高興的跑出來。然而等著他的卻是無情的石塊如雨點般紛紛落下,頃刻之間楊積慶被打得血肉模糊,一代大土司就此命喪親信之手。

與此同時,楊積慶的大兒子亦在家中慘遭殺害。魯大昌以鏟除封建為名,撤銷當地土司制度,代之以臨時維持委員會。姬從周以背信棄義換得主席之位,但實際控制權在國民黨手中,他只是一提線木偶罷了。

不過國民黨的美夢只能是曇花一現,因為楊積慶手下多的是有良知的忠義硬漢。他們在得知土司被殺後悲憤交加,由楊景華等人從禪定寺發出雞毛信,昭告四方衛士前來為主復仇。

駐紮北山的楊麻周連夜率領百名精兵一路過關斬將攻無不克,以迅雷之勢大破叛軍,奪回楊積慶財產,親自接回他被關押的妻子及小兒子楊復興。與此同時,各路英雄好漢於此處雲集,維持委員會瞬間瓦解,就連寺中僧侶都拿起武器誓死為楊土司報仇。

在此之後,楊復興繼任土司,他繼承了父親的善良和正義,始終心向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戰略決戰順利收尾之時,他積極響應共產黨號召,率領所轄地區人民發動起義推翻國民黨統治,熱烈擁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投身建設新中國。

結語

1994年,楊積慶被追認為烈士,並有烈士紀念館專門介紹與歌頌他的偉大事跡。身為地方土司,在面對國民黨強權時清高自守從未同流合汙,成為萬古留名的英雄,他當之無愧。

紅軍長征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宏偉奇跡,長征的勝利離不開黨的正確戰略部署,戰士的頑強精神,也離不開長征途中的群眾支持。除楊土司外,亦有十歲孩童冒死送鹽,三萬藏民籌百萬斤糧食送紅軍等感人故事……

希望生於太平盛世的中華兒女銘記壯麗歷史,與我同講述長征故事,歌頌長征英雄,傳承長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