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
1962年打印度,眾將意見遲遲不能統一,劉伯承元帥出面才鎮住場子。
20世紀60年代,印度獨立之後,竟開始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領土。中國許多高層十分憤怒,紛紛提出要把印度打服。
但是,怎麽打依然是個重要的問題。許多將領出謀劃策,劉伯承元帥更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那麽,我們為何要打印度?哪些將領上陣了呢?
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裏左右,對中國的邊境安全十分重要。而關於中印邊界的劃分,由於歷史原因,其實一直都沒有正式劃分過。
但是印度卻公然把線劃到了中國,變相地侵略了中國大批土地。
這不僅不利於中國的邊境安全,更是對中國的一種挑釁。如果不在這個時刻對印方的挑釁行為做出表態,將十分不利於邊境安全。
1959年8月,印度就挑起了「朗久事件」,竟然直接向中國邊境的工作人員進行射擊。
2個月之後,印方的3名軍人又開始越境偵查。面對這種挑釁,中國當然要予以還擊,將這3人扣押了。
在這件事之後,印方60人越過邊境線對中國工作人員進行了圍攻。但是印方不堪一擊,很快被我軍擊退,我軍還俘虜了好幾個人。
他們制造的這一連串的邊境事件讓我們不堪其擾,在中國進行了一連串的反擊之後,毛主席公開表示:「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友好國家,相信未來一萬年也是如此!」
這句話已經是在暗示印度知難而退、見好就收了,可是印度似乎沒有這個覺悟。1960年,周總理親赴印度會談,卻遭到了印方的拒絕。
1962年4月開始,印方行為愈發肆無忌憚。
在這種忍無可忍的時刻,毛主席表示,中國是追求和平的國家,我們已經采取了許多的方法,但是印方還在蓄意挑起武裝沖突,這簡直是欺人太甚,必須警告、懲罰一下!
毛主席的想法贏得了許多人的認同,大家都分析了一番,認為現在開打,中國的勝率還是比較大的。
之後,毛主席又和張國華商議了作戰策略。他們一致覺得,雖然此戰必勝,但是一定不能麻痹大意,要精心設計。
1962年10月,中央擬定,由張國華作為總指揮,鄧少東、趙文進、何家產、丁盛等人輔助。
他們在東段、西段進行科學的指揮、精密地部署,在我軍一往無前的進攻下,粉碎了印度侵略中國領土的陰謀。
當時的環境、氣候異常惡劣,我們的新疆邊防部隊卻轉戰700余裏,拔除了37個印軍入侵據點,還配合東段主力進行了反擊,這樣的成就是巨大的。
在許多將領的領導下,中國在這場反擊自衛戰中打出了自己風采、讓印度懂得了什麽叫分寸。
而許多人提到對印反擊戰,首先想到的將領就是羅瑞卿、張國華等人,劉伯承元帥反而並不常被提起。
那麽,劉帥為何在此戰中並不知名呢?
2.
1962年打印度,劉伯承元帥本來是最好的指揮人選,最後他卻沒上戰場。
劉伯承出生於1892年,中印反擊自衛戰打響時,他已經70歲了。劉帥其實早就急流勇退,把精力花在了「辦學校」上。
他出生於西南地區,熟悉崇山峻嶺、擅長山地作戰。自從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更是歷經了許多次戰役,打了不少勝仗,甚至有軍神的稱號。
如果真的要和印度作戰,劉伯承本應該是個好選擇。
但是,由於常年征戰,晚年的劉帥身體不算很好,加上年齡上來了,他精力不足、實在不能包攬所有的工作。
在長期的戎馬生涯裏,他總是沖在第一線,可以說是赴湯蹈火。他先後負傷了9次,是十大元帥裏面負傷最重的元帥。
新中國建立後,軍委打算建立陸軍大學。
劉伯承知道這個訊息之後,馬上就表示自己年齡大了、現在也是和平年代了,沒有這麽多戰爭,他願意辭去身上的職位,專心辦學校。
這是劉帥願意給年輕軍人機會的表現,體現出劉帥的境界和格局。
在他心裏,他深深知道中國現在必須建立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要實作這一點,必須有專業的、有經驗、有實踐的人去辦學校。
而劉帥不僅身經百戰,還曾經在蘇聯留過學,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高材生。在回國之後,他也擔任過指導教學的工作,在「辦學校」這塊有豐富的經驗。
於是,他主動提出了申請。
考慮到劉帥身體不好,而且也的確有這個資格,讓他去辦學校可以發揮他的最大價值,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請求。
之後,他奔赴南京籌備學校的事務,毛主席親自提名「努力學習、保衛國防」。在籌備過程中,劉帥兢兢業業。同時,他還心胸寬廣、不拘一格用了許多「戰俘老師」。
在對印反擊戰打響之時,劉帥在陸軍學校的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很難離開太久。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中印邊境之戰中,羅瑞卿才56歲,張國華更年輕、只有48歲。
對於劉伯承來講,機會要讓給年輕人,沒有磨練就不能塑造出真正的好軍人。新中國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培養這些年輕的軍人是必須的。
事實證明,劉帥具備很長遠的目光。
在這場戰鬥中,羅瑞卿等人做好了士兵的思想工作,他們帶領的士兵表現地十分好。他們不怕吃苦、更不怕死,死了一個人就有另一個人頂上去。
羅瑞卿作為總參謀長,他還落實了毛主席的每一個決策。在戰鬥的每一次軍事行動中,都落實好了這一切的細節。
在整場戰鬥中,他可以說是盡心盡力、嘔心瀝血。
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善於總結、擅長鼓動士兵,他手下的每個兵,各個以一頂百。在和印軍的做戰中,他經常總結印軍特點,針對他們的打法來改變自己的打法。
戰鬥能夠最終勝利,每個細節都凝聚著這些優秀軍官們的心血。
他們在這場戰鬥中做好了最好,沒有讓劉帥失望。雖然在整個反擊自衛戰中劉帥不算最知名,但是他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那麽,劉帥又在其中發揮了什麽作用呢?
3.
1962年打印度時,眾將意見不一,劉帥告誡他們一句話影響至今。
他到底說了什麽呢?
晚年的劉伯承,他的主要工作是辦學校。但是他一直沒有忘記軍隊的生活,還始終心系邊防安全。
1959年1月,劉帥再上軍委,成為了一名「編外人員」。
他帶著妻小來到北京,開始為國家邊防事業做貢獻。雖然身體不好,但是劉帥的精氣神很足,他為戰備工作做準備,還深入部隊,了解各種情況。
小到研究武器裝置、修建鐵路,大到分析世界戰略形勢,他都親力親為,想要為中國盡綿薄之力。他還結合了自己的作戰經歷,寫出了詳細的報告交給軍委。
這個時候,他的職位僅僅是一個戰略小組的組長,明明是可以做到很清閑,但是劉帥卻不願意在這裏養老,他還要發光發熱。
可見,他是個熱愛祖國的人,只要真的可以為國家做些事情,他願意幹一切事。
他一再表示,自己就是結合經驗提出了一些意見,大家可以參考,但不要把他的話當任務來完成,自己只是一個「編外參謀」。
劉帥很謙虛,但是軍委的領導知道,他的建議很實用,有些更是一針見血。因此,軍委一直很看重劉帥的意見。
1962年,中印爆發了沖突,劉帥也在密切關註。
中國在同年10月開始了第一階段作戰,當時中國軍隊在東、西兩端同時展開,在當天下午就殲滅了印軍的大部隊、掃除了很多侵略點。
之後,邊防部隊又分成了5路,直取旺達。
聽到這個訊息,劉帥很是開心,但是他憑借自己敏銳的戰鬥素養看出來,印軍絕不會善罷甘休。
他主動聯系,詢問參戰部隊的情況,想要為邊防戰鬥出一份力。
在了解完情況後,劉帥沈思片刻,表示前線部隊要註意急速加修,還要搞清楚地理位置。同時,印軍可能用空軍封鎖我們,部隊要做好準備。
劉帥的提醒讓邊防部隊更小心了,他們在仔細思量,才發現劉帥的提醒是有道理的。
作戰時,了解控制地區的地形,弄準確河流的地理位置,這些都十分重要。同時,要分析敵我雙方的差距和不同。
劉帥之所以讓戰士小心空軍,正是因為印軍的空軍力量強。如果部隊忽略了這一點,可能就會失去指揮能力,被敵人壓著打。
一切正如他的預料,敵方沒有罷休,加快了攻勢。
雖然沒有在戰場上,但是他透過遠端通訊給現場的戰士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有很多作戰問題,它還沒有發生,劉帥就預測到了。
這一切,可以說是「決勝千裏之外」了。
而劉帥提出的這些問題和對策,都對之後的戰士作戰有重要價值。一個老革命家在背後看著大家,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勁了,都對打敗敵人有信心了!
在新中國的建立過程中,還有很多很多如劉帥這樣的老革命家,正是他們兢兢業業建設新中國,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
參考資料:
①1962年:中印邊境之戰.李品松
②羅瑞卿大將與對印反擊自衛站.蘇振蘭
③劉伯承與中印邊境戰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