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9年劉少奇當選國家主席,神情凝重沒笑容,多年後王光美揭秘原因

2023-12-12歷史

1959年4月27日,劉少奇同誌開完會回到家裏,家裏的氣氛和往常很不一樣。

家人和工作人員都列隊站在門口,喜氣洋洋向劉少奇同誌道賀。

就在這一天,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票透過劉少奇同誌擔任國家主席。

從這一天起,劉少奇同誌成為了憲法規定和外交層面的國家元首。

見到迎接的家人和工作人員,劉少奇同誌臉上卻沒有展現出笑容。

他微微向眾人點了點頭,就徑直來到他的辦公室獨自坐下來,神情凝重地一支接一支抽煙。

為什麽劉少奇同誌當選國家主席,回到家反而滿腹心事?多年以後他的夫人王光美才給出了答案。

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是七大以來歷史形成的格局。

在七大以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劉少奇同誌主要從事工人運動和白區工作,周總理一直是情報工作的最高負責人,而劉少奇同誌則是白區地下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皖南事變」後,劉少奇同誌被中央派往華中擔任華中局書記和新四軍政委,和新任新四軍軍長陳毅一起,恢復、壯大新四軍實力,擴充套件華中抗日根據地範圍。

這個時候,劉少奇同誌還屬於區域首長。

但他到任沒多久,毛主席就給陳毅發去電報,要劉少奇同誌回延安參加七大,並特別提出「何時啟程望告知」,顯示出中央需要劉少奇同誌的急迫性。

不過當時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還離不來劉少奇同誌,沒有接替他的合適人選中央只好同意他暫緩行期。

一直拖到1942年,劉少奇同誌才歷經九個月的時間,突破日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層層封鎖,於1943年回到延安。

這次回到延安,劉少奇的同誌在黨內的地位得到大幅提高,成了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之一,並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45年黨的七大召開,劉少奇同誌在七大上首次提出了毛澤東思想。

這一思想的提出對指導全黨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而劉少奇同誌提出這一思想,得益於他很早就認識到了毛主席路線的正確性。

劉少奇同誌和毛主席是湖南同鄉,比毛主席小五歲。

劉少奇同誌最早接觸馬列主義,就是透過毛主席在長沙創辦的「俄羅斯研究會」。

1920年,劉少奇、任弼時等湖南青年,在長沙「俄羅斯研究會」的資助下,到上海語言學校學習俄語,並在1921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

劉少奇同誌在學習期間入了黨,1922年他一回國,就在長沙給毛主席做了一段時間助手,之後被毛主席推薦到安源煤礦搞工人運動。

從這段經歷可以看出,劉少奇同誌早年就對毛主席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中央蘇區時期,劉少奇同誌主要從事工會工作。由於蘇區都在偏遠的農村,使得工會的地位並不突出,劉少奇同誌在這一時期也顯得默默無聞。

不過在毛主席受到排擠的時候,劉少奇同誌卻能清醒地認識到毛主席路線的正確性,對一些錯誤的方針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

在「遵義會議」上,劉少奇同誌堅決支持毛主席的正確路線,長征到達陜北後,即被任命為北方局書記,全面主持北方的地下工作。

對白區工作劉少奇同誌反對冒險主義,強調地下工作的隱蔽性。

這也和毛主席反對軍事盲動,強調在敵人力量薄弱的地區開展武裝鬥爭的方針一脈相承。

1938年劉少奇同誌出任中原局書記,他堅決執行中央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組織力量經略華中,透過遊擊戰建立抗日根據地,為「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華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擔任中原局書記和華中局書記期間,劉少奇同誌做了【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一系列演講,這些演講組譯成了重要的黨建著作。

七大過後,劉少奇在同誌在五大書記中排名居於第三位,僅在毛主席和朱老總之後。

中央書記處是當時全黨最高決策機構,劉少奇同誌這時已經進入了核心領導層。

毛主席和周總理參加重慶談判期間,中央工作由劉少奇同誌主持,他實際上成了黨的二號人物。

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此次會議五大書記不變,但排名卻出現變動,劉少奇同誌正式排在了第二位。這個變動是為了適應新的形勢。

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時,全國解放已成定局,建設、治理國家的需要,逐漸超過了軍事鬥爭的需要,因此劉少奇同誌和周總理排在了朱老總之前,形成了毛、劉、周、朱的格局。

任弼時同誌排在最後,主要是因為身體不佳難以承擔繁重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沒有設立國家主席,只設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由毛主席兼任。

直到1954年第一部憲法頒布,規定國家主席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相結合,行使國家元首的權力,毛主席成為新中國首屆國家主席,以前蘇維埃共和國主席也是由毛主席擔任。

然而毛主席卻不願意擔任國家主席,這主要是因為國家主席作為國家元首,有很多出訪、接待等國事活動無法推辭。

毛主席需要擺脫這些事務的纏繞多讀些書、多做些理論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導中國前進的方向。

當上國家主席後,毛主席就多次表示不再連任。

黨內不少同誌對毛主席不再擔任國家主席深感顧慮,但在毛主席一再堅持下,在1958年召開的八屆六中全會上,還是專門做出決議,同意毛主席不再擔任國家主席。

1959年4月,八屆七中全會召開,會上就由誰接任國家主席進行了討論。

這時以前的五大書記中任弼時同誌已在1950年去世,周總理是全國公認的總理,自然不會接任國家主席。

在劉少奇同誌和朱老總之間,毛主席的看法是,不是朱老總不適合擔任國家主席,只是比較起來劉少奇同誌更合適。

毛主席,說自己主持黨內工作一般不管日常事務,有時管一點,經常管日常事務的是劉少奇同誌: 「我一離開北京,都是他(劉少奇同誌)代理我的工作。」

此外毛主席還特別提到,重慶談判期間也是由劉少奇同誌主持中央工作。

而且朱老總也極力推辭由自己接任國家主席,他還專門給時任總書記鄧小平同誌寫信,建議由劉少奇同誌接任國家主席。

最終經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劉少奇同誌成為了新中國第二任國家主席。

多年以後,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說到: 「他當選那時候壓力很大,世界時局緊張,國家還處於困難時期,所以他收到任命才一直沒有笑容。」

出任國家主席,讓劉少奇同誌深感責任重大,當時國家已經進入困難時期,中蘇關系也開始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

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局勢,作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怎能不憂心忡忡。

「人民信任你,你就絕不能辜負人民」 是劉少奇同誌的信念,國家主席的職務帶給他的不是喜悅,而是應對時艱的深思。

所以他回到家沒有笑容,獨自來到辦公室一支接一支抽煙。

當年的國慶日,【 人民日報 】頭版要刊發毛主席和劉少奇同誌的標準照,劉少奇同誌知道後馬上制止,要【人民日報】只刊發毛主席的照片。

他告訴【人民日報】的領導,新中國是黨領導一切,毛主席是黨中央主席,頭版應該只刊發毛主席的照片。

可是【人民日報】的領導卻提出,因為存在對外的問題,不刊發國家主席的照片不合適。

毛主席知道這件事後,當即指示不刊發國家主席的照片不好,一定要刊發。

有人提出可以把劉少奇同誌的照片縮小一點,毛主席不同意,說必須一樣大。

從這年開始到1966年,每逢國慶都會刊發毛主席和劉少奇同誌的標準照。

劉少奇同誌當上國家主席後,國內的經濟形勢仍在不斷惡化。

1959年的財政赤字為56億多元,到1960年就擴大到71億3千9百萬元,各種生活物資緊缺,糧食不足更是到了性命悠關的地步。

心急如焚的劉少奇同誌在北京坐不住了,他首先去了情況最為嚴重的農村調查,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1976年的歷史轉折後,小平同誌曾和陳永貴探討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是什麽。

小平同誌認為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是兩點:一個是實事求是,一個是群眾路線。

最先提出毛澤東思想的劉少奇同誌,深入基層就是為了聯系群眾,實事求是地去尋找恢復經濟的出路。

劉少奇同誌在農村考察期間,拒絕地方提供嚴密安保,輕車簡從親自下到田間地頭,走進農戶家和農民直接對話,品嘗農民充饑的野菜、糠餅。

在湖南考察的四十四天中,劉少奇同誌和夫人王光美行程達四千公裏,走訪了湘潭、長沙、寧鄉等地的很多生產隊。

和農民座談時,劉少奇同誌首先要大家解放思想,什麽話都可以說,說錯了不批評、不辯論,更不會扣帽子。

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劉少奇同誌回到北京制定了一系列調整措施。

這些措施對走出困難時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有的措施的影響甚至延續到改革開放時期。

在東北調查時,劉少奇同誌看著林場高聳入雲的紅松表達了長遠的憂慮,認為現在采光了,百年之後也許就看不到這樣的參天大樹了。

他的環保意識在當時屬於超前的少數人,不過歷史證明了他卓越的遠見。

毛主席對劉少奇同誌的調查研究給予了充分肯定,還說要學習劉少奇同誌到基層去調查。

中央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的調整方針很快就取得了成效,到1961年財政赤字已經縮小到三百萬元,1962年實作財政盈余18億6千7百萬元,大面積饑荒也基本上結束。

1962年經濟形勢的好轉,也為中印自衛反擊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1962年1月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同誌重點提出了民生艱難的問題,並拿出了下馬、減人、增加農業產量的解決方案。

經過進一步的調整,中國的產業結構趨於合理,農業總產值在工農業中的占例上升到37.3%,而輕工業占比上升到32.3%,重工業占比則下降到30.4%。

產業結構的最佳化促進了工農業發展也改善了民生。

到1965年,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相較於經濟下滑前的1957年增長了59.9%,鋼產量比1957年增加了兩倍。

劉少奇同誌擔任國家主席是受命於危難之際,他沒有辜負肩上的職責,他的歷史功績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