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聯解體後,德國為何不要求收回東普魯士

2024-05-09歷史

蘇聯解體後,大量加盟國和地區趁機脫離蘇聯,新生的俄羅斯虛弱無比,那麽當時的德國為何不趁此機會要求收回二戰後被割走的東普魯士地區呢?

對於這個問題,網上有很多種解釋,比如有人說德國之所以沒有收回東普魯士這個龍興之地,是為了避免世界大戰再次發生,同時東普魯士被割走,也是二戰戰勝國們對於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懲罰,因此從國際上來講,德國就無法收回東普魯士這個極具有歷史意義的地區。

而此外還有一種解釋,也很有道理,這裏分享給大家:

因為如果從文化上講,實際上有兩個德國。我們熟悉的那個德國其實是「舊普魯士王國」。除了這個德國之外,還有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但是對德國影響更大,文化更主流的德國,也就是「萊茵蘭的德國」。

而另外一個「萊茵蘭的德國」對東普魯士的態度並不是欣喜,反而是有點厭惡排斥的態度。

我們熟悉的德國文化,比如普魯士正步,軍隊紀律嚴明,漂亮的軍裝。這其實都是東部德國的文化,更具體的說是易北河以東,信仰路德宗基督教的那一小部份東部德國人的文化。這種文化被西部萊茵蘭的德國人嘲笑是「奴性深重,路德宗是最適合易北河以東的人的宗教」。

三十年戰爭後德國宗教分布圖,西部以天主教(紅色)和加爾文教(藍色)為主和普魯士地區路德宗(灰色)完全不同。而西部萊茵蘭和下薩克森地區的德國,在文化上思想上完全又是另一幅光景。這個地方雖然有新教,但是主流文化是天主教。就民風而言其實並不像我們熟悉的刻板印象裏面的德國人,反而更像我們刻板印象裏面的法國人或者義大利人。

而在歷史上,西部德國也像北義大利一樣城邦林立,而且該地居民熱愛自由厭惡君主專制統治。比如萊茵蘭的波昂地區,也就是後來西德的首都,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波昂大主教國的首府。但是波昂百姓竟然驅逐了波昂大主教,自己選舉市長和議會自治。每年只是給一筆錢打發給大主教,波昂大主教最後只能另選他地駐紮。而下薩克森的不來梅和漢堡,自古以來就是「漢薩自由城市」。由富裕的市民選舉議會統治,並且組織軍隊。

和東部普魯士王國長期統一局面相比,西部德國更分裂細碎。

而無論是德意誌第二帝國還是第三帝國,都是東部舊普魯士的軍官集團當家。對於西部德國人實際上是一種打壓和排斥的態度。德意誌第二帝國時期德國天主教徒大概能有德國總人口的一半,但是軍隊裏面竟然只有8%的軍官是天主教徒。而到了德三時期,希特勒對西部德國打壓更甚,著名的漢薩自由城市盧貝克因為曾經不歡迎希特勒演講,結果希特勒上台後盧貝克被剝奪漢薩自由城市身份,降為普通政府管轄城市。

而二戰德國戰敗,實際上就德國內部而言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舊普魯士地區的幾乎一半,東波美拉尼亞,西裏西亞和東普魯士都被割讓給了波蘭和蘇聯。這就導致了易北河以東的舊普魯士王國地區實力大大削弱,雖然核心區勃蘭登堡還在。但是在德國的話語權和人口占比已經大大不同於以往。

因此二戰之後新的西德也就是西德,最後不可避免的變成了一個萊茵蘭為主導的國家。雖然西德早期因為有不少東部德國的難民逃難到萊茵蘭。西德政府為了這些人選票曾經主張收復東普魯士,還管東德地區叫「德國中部地區」,東普魯士叫「德國東部地區」。

但是隨著這一代難民的老去和後代融入萊茵蘭地區,西德不可避免的變成了一個萊茵蘭國家。這個新的萊茵蘭的德國在思想意識上親近文化更接近的法國和義大利,對普魯士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別扭的態度。一方面萊茵蘭人還是承認普魯士統一德意誌的功績,尊敬腓特烈和俾斯麥。而且對柏林還有一種認同感。而另一方面萊茵蘭人對舊普魯士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厭惡和疏遠的態度。不少人認為東普魯士分離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隨著東部領土的分離,那種路德宗普魯士的專制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力變低了聲音變微弱了。

西德倒也不是完全不在乎收復國土,1955年西德就透過談判從法國手裏收復了薩爾州。並且後來還花錢贖回了大部份荷蘭占領的德國領土。但是西德如此重視西部失地,卻對東部失地是一種漠然的態度。這不能不說是有一種東西文化隔離對立的因素在裏面。

因此德國不關心收復東普魯士並不奇怪,當今的德國並不是普魯士,本質上是萊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