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最後的國軍!默默保衛邊疆4年,被發現後讓人肅然起敬

2024-01-18歷史

1950年,賽圖拉哨所開始駐紮我軍的首批守衛者。這裏地處偏遠,距離鎮子有15公裏,高海拔加上無人問津的環境,使得哨所的生活異常艱苦。

盡管如此,這些守衛者依然堅守崗位,毫不退縮。他們深知這裏是國界線的一部份,每一寸土地都關乎國家的安全。

他們的付出和堅守,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

盡管賽圖拉哨所位於新疆和田地區,海拔高達3800公尺,地理環境十分險要,由一個簡單的四合院建築構成,四周是大河灘。

在蔣介石撤離後,這裏的國民黨士兵為何依然駐守?他們與世人熟知的國民黨形象有何不同?這些士兵面色黝黑,衣衫襤褸,甚至親切地向我軍士兵打招呼,詢問發生了什麽。

哨所中的大量馬樁表明,過去的交通閉塞使得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無法進入,只能依賴騎馬或駱駝上山。作為中國最高海拔的駐兵點,賽圖拉哨所是中國最西邊境的防禦大本營,是中國西部邊境的天然屏障。

賽圖拉哨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那時,西方列強將中國的國門強行轟開,中國成為眾多侵略者眼中的「肥肉」。

彼時大量腐朽不堪的清朝官員認為新疆等地並不重要,無需過多管理。但左宗棠對此提出了獨到見解:「新疆是中國西部的重要屏障,保護新疆等於保護了蒙古和京師。

新疆、蒙古和中國的西北部地區緊密相連,如果新疆不穩固,那麽蒙古和中國的西北部地區就會受到威脅,不僅陜甘、山西等邊境地區會受到侵襲,難以防範,甚至直北的關山也會不得安寧。

中國的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如果放棄了西部,就是放棄了中國。」左宗棠的論點說服了當時的清朝政府,最終決定加強新疆的管理。

在西征過程中,左宗棠因為資金問題而犯愁。盡管恭親王多次向洋人舉債,但都被拒之門外。最後,胡雪巖先後6次以中國富饒地區收入作擔保,才勉強湊齊西征的軍費。

收到這筆來之不易的軍費後,左宗棠痛哭流涕。雖然軍費和糧草十分緊缺,新疆地域遼闊,行軍困難,但左宗棠仍然制定了計劃。

經過一年多的征戰,他成功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失地。在回朝復命的途中,他帶領大軍經過賽圖拉鎮。在這個期間,他發現賽圖拉鎮地理位置險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南方交通線,通往印度,是南亞次大陸的橋頭堡,也是當時許多國家渴望的重要戰略要地。

因此,他特意派人在這裏修築了一個軍事哨所,並以此為據點,依次在喀喇昆侖山脈建立起了清朝在新疆地區的防禦據點,守護祖國邊境。

在清朝覆滅17年後,國民政府於1928年接管了這片土地。不久後,賽圖拉邊防局成立,邊防隊也組建起來,人數達到了200人。

相較於清朝時期,這時期的防禦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然而,進駐賽圖拉後,惡劣的環境使將士們的生活條件十分艱難。

補給跟不上,他們只能依靠收集幹牛糞取暖,晚上也只能依靠昏暗的煤油燈照明。平時的夥食最好的就是玉米面糊糊,甚至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

每當大雪封山,賽圖拉的冬季就會來臨,那是一段寒冷的季節,士兵們只能緊緊地擠在一起,相互取暖,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物資度過這個漫長的冬天。

然而,1946年,一批新的哨兵騎著駱駝進駐了賽圖拉,盡管那裏的氣候惡劣,不適合長期駐守,但他們仍然懷揣著希望,一天天數著日子等待換防的人來替換。

日復一日的等待,只有眼前茫茫一片的雪山,他們一直等到新中國的成立。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師第十五團的一個加強連,歷經艱難險阻,終於進駐了賽圖拉。

看到我軍的到來,國民黨軍官喜極而泣,哽咽著說:「已經4年了,4年了!終於有人來換防了。」然而,當他們發現我軍的著裝與他們所認知的不一樣時,又問道:「唉,怎麽又換裝了啊?」

在偏遠之地,由於交通不便,訊息無法傳達,時常有猛獸出沒,因此人煙稀少。而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將大量兵力投入戰場,對這些身處苦寒之地的國民黨士兵不聞不問。

在這種訊息閉塞的情況下,他們無法了解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已經成立,結束了國民黨統治,實作了人人平等。

解放軍看到這些又臟又破,嘴唇皸裂的士兵,心中充滿敬意和同情,向他們解釋了自己的身份,並表示...

接過國民黨哨兵的接力棒後,我軍對賽圖拉地區進行了偵查。在那裏,我們發現了多個大小不一的土包,其中近30個尤為明顯。

根據之前的國民黨哨兵描述,這些土包下都是當年在這裏戍邊之時,因為生病去世的戍邊官兵。此外,我軍在賽圖拉工作巡邏時,還發現了一具身著國民黨軍服的木乃伊。

盡管年代已久,這具木乃伊已經被風幹,連臉都被鳥類啄得坑坑窪窪無法辨認,但我軍還是將他安葬,並對著他默默行了個軍禮,以表達對他的敬意。

在維吾爾語中,賽圖拉的意思為「殉道者」。在中國的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中國男兒在這裏冒著生命危險,守衛著祖國的安寧,看著哨所周邊四處蒼涼的山石灑下思鄉淚水。

現在,當年由左宗棠下令修建的賽圖拉哨所已經被廢棄。但是,解放軍將其向東邊移到了30公裏外的另一個地方,並在5380公尺之處設立了一個新的哨所,以繼續守護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在正式移居新的哨所之前,戍邊的戰士們都飽含熱淚,莊重肅穆地安葬了無數為戍邊英勇犧牲的哨兵。在他們之中,有清代被派遣守關的清兵,也有國民黨的士兵,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兒女。

現在的我們能夠站在這片和平的土地上,過上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全都是因為從古至今,總有一群人,他們不求名利,默默堅守在大海之中,高山之巔,守護著我們的家園,守護著他們深愛的中國。